文|高 超
當今世界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經濟全球化愈發深刻,知識經濟迅猛發展。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國企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現了新形勢,也有了新問題。本文將立足當前國有企業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概況,分析在現階段培育職工思想政治素養的挑戰以及提出培養職工能力調動職工積極性與創造性的建議。
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有生產力發展狀況決定,其所有制結構必然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所以,國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也是中國共產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所以,必須推進國有企業的穩步發展,要求抓緊國有企業職工教育這一重要環節,內容不僅包括開展教育活動,提高職工全面素養,更不可或缺的是抓住思想政治教育不放松。國企中的黨組織更是要起到模范帶頭作用,積極開展教育工作,堅持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企業職工扎根實際工作,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伴隨著我國新經濟形勢的不斷發展,經濟增速緩步回穩,產業結構調整勉勵這重大改革,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的常態化發展模式。國有企業作為國家發展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不僅要考慮如何完成高質量、高效率的生產,更要考量如何向“新常態”轉化,在這一轉型過程中,如何加強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與國企能否鞏固核心地位、維持鮮活生命力的重要環節,同時,隨著國有企業的經營壓力變化,為了保障其科學可持續發展,保證國有企業職工的先進性和可靠性,就必須堅定不移的做好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當前國有企業中,年齡分布情況大致如下,五六十年代參與工作的廣大職工逐漸步入了退休年齡,七十年代的中堅力量也相繼進入干部領導層,八零九零后的青年職工逐步進入國企的大家庭也逐漸占據了主要舞臺,承起了國企事業的重擔,企業干部的逐步青年化,使得新技術、新觀念、新想法會更容易被接納以及開發,年輕職工更加敢于嘗試新事物,打破舊壁壘的束縛,端正自己在對于企業的價值所在,能夠更加激勵自己更好的開闊視野,培養超前的意識觀念以及不斷追求探索創新的時代精神。隨著電子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優化便捷,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利用網絡以及成為個人或是集體工作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媒介。有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在工作之余,干部職工多數選擇利用網絡來進行實踐安排。只有充分了解新時期國有企業職工的特點和能力,才能有的放矢地去進行調整,有效的開展呢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穩固他們的政治立場,端正思想觀念,提升工作能力。
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多途徑向職工傳遞信息,摒棄了傳統單一的傳授方式,不僅能高效率的引導職工選擇正確的思想信息,促使思想教育方式現代化,但同時在教育的準備和過程期間,也給國有企業開展全面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挑戰。
1.對國有企業固有觀念的挑戰
網絡社會,體系龐大、魚龍混雜,是反映社會熱點問題與企業問題的謠言謬論的滋生地,目前對網絡世界的監管與限制并不完善,反映和宣傳西方價值觀念與社會陰暗事件的信息難以遏制,不同程度的會影響企業和職工思想觀念,產生嚴重的信息污染。在這一大環境下,有害信息難以避免會入侵到干部職工的思想中去,引發職工在工作生活中錯誤的認識,產生錯誤的反映與訴求,映射至企業,更是會引來更大的負面影響。
2.對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的挑戰
當前,受疫情影響世界經濟發展受到了全面的打擊,國內外經濟形勢十分緊張。諸多企業面臨著經營難題與生存難題,企業內經濟效益較差,職工人心浮動的情況層出不窮。諸多問題的累積,會造成職工怨聲載道,產生不滿情緒,最終產生逆反心理,又由于國有企業內集體形式的工作環境,必然會出現諸多職工的從眾心理,沖擊著國有企業內部的管理環境,無疑也增加了企業經驗管理的難度。
3.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挑戰
網絡信息的高更迭性,是對中高年齡段的干部職工能否適應極大的挑戰、信息量之大、更新速度之快,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難以兼備的能力,也同時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戰。在紛繁復雜的信息時代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傾向、政治意識形態、價值觀的認同度不同,這對教育者怎樣能夠因材施教、兼顧各職工的特點提出了挑戰。
目前我國國有企業的蓬勃發展直接保證了我國經濟保持正增長,促進了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國有企業內部,干部職工既是促進企業能夠健康發展的決定力量,同時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建設者,在這個“兩個一百年”的重大歷史交匯期,各企業仍能保持積極向上的工作作風、高效有效的產出,但在職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教育理念問題
在現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為本,從個體出發是教育的根本立足點。一些企業對于干部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不斷擴充教育內容上,并沒有從以人為本出發,深入研究這一理念的重要性,沒有把握好個體之間的差別一味地進行統一教育;或是將這一理念停留在書面上,并未應用到實際的教育活動中去,不重視受教育者與施教者之間的互動,固守老舊、教條的教育方式。
2.受教育者復雜性問題
當前國內外經濟和信息的互動頻繁,企業職工所接收到的信息和觀念也日趨復雜;同時,受教育對象不同的受教育水平、職位高低都使得受教育者這一群體不斷復雜化,所以在施教過程中,就不能用既定統一的要求和標準去約束所有人,否則教育成果也會嚴重的良莠不齊。
3.運行機制問題
國企內部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缺乏保障。大多數國企會將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對于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視程度不足,其所需配備的教育人員、設施等資金支持安排難、周轉難。缺乏對相應的獎勵與激勵機制,思想教育工作者長期工作在國有企業這一環境中,待遇水平普通、工作環境單一,很快就會迫使教育工作者缺乏熱情、情緒低落,進而影響整個集體的教育效果。最后,反饋與監督評估機制不夠完善,同樣的原因,因為把工作重心落在了搞經濟建設上,忽略了建設教育后臺的反饋和監督機制,受教育者受教育期間大多數依靠自身約束,也就造成了施教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缺乏良性的溝通,難以進一步開展高效的學習階段。
黨政軍民學,黨領導一切的原則要始終堅持,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加之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傳遞和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方針、理念和政策,就更加決定了黨組織對國企內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地位,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去指引人民落實黨的政策的落實,從而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如果拋棄了這一基點,何談內涵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
對于基層黨組織的建設,首先要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教育,利用其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指導實踐。其次,要不斷加強黨建教育,提升黨組織工作人員的黨性修養,樹立牢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早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中,中國共產黨就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在施教過程中,要注重受教育者個體的特殊性,肯定受教育者的存在感,對其特殊的困難和問題給予幫助和解決,避免指令性、冷漠的不對等關系教育,建立良好的互聯互通、頗有人情的師生關系。只有在這一基礎上,師生之間相互尊重,才能使得教育過程最終取得一個較好的結果。
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人的觀念和素質也在不斷提升。老舊刻板的教育內容固然不適合現階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要摒棄這些空洞、教條的教育內容、積極與時俱進,拓展教育內容,深入研究將教育內容聯系實際,符合時代特色,抓住時代發展的命脈,同時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開展教育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克服和解決,時代發展帶來的新問題、新困難。
加強黨組織建設、落實以人為本觀念、完善教育內容以及加強教育隊伍建設都是解決當今國企內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有效方法,但實施起來必定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各企業要聯系自身實際情況,量力而行,打腫臉充胖子的事堅決不做。不斷地完善,循序漸進的去加強自身的施教能力才是正路。開創新局面、迎來新發展離不開國有企業的貢獻,更離不開企業中干部職工的努力,加強職工思想政治教育,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