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文英 張麗耘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三基工作是強化基層基礎的有力舉措,是中國石油的“傳家寶”,是大慶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基本功訓練”到“基層建設、基礎工作、基本素質”,三基工作的內涵、載體、方法都在實踐中不斷創新發展。同時,三基工作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內在規律,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這個規律,對于確?;鶎邮腿ぷ鞣较蛘_、方法科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從石油基層高質量發展視角出發,深刻理解和認識加強新時代三基工作的重要性,提出如何加強三基工作的舉措。
三基工作是石油工業的優良傳統,是石油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石油的獨特優勢。四川油氣田在60 余年的勘探開發實踐中,形成了以“艱苦奮斗、求實創新”為主要內涵的川油精神,與“我為祖國獻石油”“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的石油精神一脈相承、互為呼應。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三基工作的靈魂,勇擔政治、經濟與社會三大責任是企業包括基層企業的使命。
西南油氣田以高質量效益發展為主題,全面開啟上產500 億發展新征程。在公司產量達到500 億后,要想站穩主力位置,川西北氣礦也必須努力達到50 億規模。要完成這個任務,氣礦的安全管控、工作節奏、建產周期、規模效益、開發生產模式轉型,實現“4251”發展目標都面臨巨大的挑戰。這就需要從員工能力與快速提升的自動化、數字化管理轉型匹配上,從規模建產與現有風險管控力量匹配上,從防范井控風險、油氣泄漏風險、承包商風險、改革轉型的過程風險、環保違規風險等方面,進一步強化三基工作。
川西北氣礦是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下屬的一個綜合性氣礦,有著67 年的勘探開發歷史。2018 年,氣礦審時度勢,科學提出“4251”高質量發展目標,明確了前進方向,凝聚了全礦共識。與此同時,規模與速度,質量與效益,新老問題交織積聚、疊加演化也帶來不小的挑戰。員工隊伍面臨業務素質、管理能力雙提升的挑戰,大局和諧穩定面臨離退休與特殊群體、在職員工雙重挑戰,信息化建設起步很早但推進情況尚未達到預期效果……化解這些困境與不適應,突破安全、運行、效益、素質等多重挑戰,就必須抓牢發展根本,全力鞏固“穩”的態勢,把三基工作抓得更實。
川西北氣礦走過半個多世紀發展歷程,靠的是“堅韌執著”,靠的是“實干穩健”,靠的是有一支用石油精神和川油精神武裝起來的,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員工隊伍。在當下環境和條件比過去優越得多的情況下,一些同志的進取精神、責任意識反倒不如從前了,個別人員作風漂浮、工作拈輕怕重、拖沓應付,敢于擔當負責、勇于攻堅啃硬的精神不足,加之人員流動過快,團隊整體能力滿足新形勢下的管理需求還有差距。前進道路上,風險和挑戰始終一路相隨,只有進一步強化三基工作,靠優良傳統來哺育員工,靠先進文化來滋養隊伍,才能夠更好地承擔起歷史賦予的神圣使命。
當前,正值“瘦身健體”、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壓縮管理層級、精簡管理部門和人員是深化改革的大趨勢。員工總量只減不增,涉及利益調整的相關群體從離退休、特殊群體向在職員工拓展,各種矛盾疊加可能會通過更多的渠道反映出來,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工作難度。企業對員工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員工對企業的期望值也在增長,需要各級管理者進一步把重心放在一線,把功夫下在現場,把心思用在員工,剛柔并濟抓管理,上下聯動強執行,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進一步鞏固和維護和諧穩定大局。
立足發展定位,著眼新時期所要擔負的責任使命,在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方面,需要準確把握三基工作的基本特點和內在規律,以三基工作新成效檢驗各項工作。
基層建設的核心在崗位,龍頭在機關,關鍵在領導,重點在基層,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落實崗位責任制。崗位責任制是把全部生產任務和管理工作,具體落實到每個崗位和每個人身上,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辦事有標準,工作有檢查。
推動基礎管理上臺階,是穩健發展的重要保障。創一流樹品牌,就是要堅持將所有的基礎工作抓實、再抓實,做細、再做細。聚焦頂層設計,高度重視制度、標準、流程的優化完善;聚焦管理界面清理,進一步清理機關和基層的管理職責和權限,建立更加有效的管控流程;聚焦基層減負,從統籌安排、業務主導、應用整合、數據共享、質量管控等方面入手,提升基礎管理工作水平,讓基層單位的主要精力放到帶好隊伍、抓好生產、確保安全上去。
“三老四嚴”“四個一樣”是石油優良傳統作風,氣礦這些年來的快速發展,從根本上講靠的是苦干、實干。當前,勘探開發箭頭一路上揚,對員工業務素質能力要求會越來越高,思想觀念必須同步更新,專業技能必須同步提升,這就需要讓員工愿意學,愿意干,敢擔當。養成抓具體、具體抓的工作作風,養成敢于負責、勇于擔當的精神品質,養成實事求是的工作態度。
再好的決策和部署,如果沒有具體的措施做保證,最終將淪為空話,見不到效果。大道至簡、實干為要?;仡櫼酝墓ぷ鳎S多差距的產生,往往不是在思路上,也不是在客觀條件上,而是在抓落實的力度上。
優秀企業非常提倡目標管理,認為目標管理讓決策層有更多創造性,基層有更多可控性。結合生產經營管理實際,目標管理既要體現特色,又要具體實在,具有可操作性。要將管理目標層層分解,把總目標劃分為階段目標,把階段目標融入年度工作計劃之中,精心謀劃、穩步推進,形成長效工作機制。目標明確后,機關部門、作業區、基層班組要三級聯動,樹立整體思維,加強統籌協調,上級部門加強指導,同級部門加強溝通,確保各項工作上下對接、相互銜接,確保工作更加有序。
各級領導干部和機關部門要自覺踐行“三個面向、五到現場”的優良傳統,緊扣推進三基工作新的重大工程這個主題,積極開展基層調研,把握客觀規律,突出分類指導。要通過實地調研摸清家底,發揮好“指揮棒”的作用,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幫助基層解決工作中出現的重點難點問題。三基工作內容多,涉及面廣,要根據自身實際,以突出問題為抓手,在薄弱環節上下功夫,推動各項工作上水平。要強調各級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的重要性,既要成為本專業的能手,也要增強大局觀,強化合作意識,成為協作工作、管理工作的能手。要針對業務領域和經營范圍發生的新變化,立足工作職能,選好切入點,把握好結合點,發揮自身優勢,以服務發展來體現三基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緊跟深化改革的步伐還需加快,對相應的體制、機制作出優化和調整,把重點放在突出業績、貢獻導向上,落實績效掛鉤政策,進一步建立責權相適、績酬相應、能勞相當的工作機制,把各層級、各方面的潛能都激發出來。各單位、各部門之間加強學習交流、取長補短,以對標為抓手,以先進為榜樣,把經驗變成制度,使標桿成為引領,找準差距、強化措施,形成推動自我提升的強大動力,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努力爭創一流。
半個多世紀來,在“我為祖國獻石油”光榮使命指引下,氣礦從“四上”海棠鋪、“三上”厚壩、“二上”龍泉山到“南北開花”;從淺層轉深層,陸相轉海相;從探明儲量100 億方到近1000 億方,從天然氣年產量200 萬方到15 億方;從7175 米關基井國內最深到8600 米雙魚001-X3 國內陸上最深水平井,每一個腳步、每一個成績、每一個轉變,都是我們“再出發,再攀高”的真實寫照。川西北氣礦正在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上行進,面對新時代、新征程,必須立足新起點,堅定三基工作再出發的信心和決心,一以貫之,以三基工作新成效推動氣礦建設,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