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勇
(福建福諾移動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3)
作為一種市場經濟體制結構下最為常見的管理專業,工商管理又稱工商企業管理,是研究工商企業經濟管理基本理論及一般方法的學科,其中含括了經營戰略制定和內部行為管理兩項宏觀構成,從細項目分類上則包括了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財務管理、企業投資等,并且呈現出了很強的應用性特點。從歷史發展的脈絡來看,工商管理產生于企業和企業管理實踐中,并決定了其之于企業發展的價值。我國知名學者梁家強認為,科學技術與管理是驅動社會發展的兩個輪子,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正是基于此,早從上世紀中期開始,工商管理學科就誘發了學術研究的潮流,并顯露出多極化的發展趨勢,至今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知識體系,大致可分為四個子學科群,即職能管理領域、基礎性領域、綜合性領域和應用領域。其中:職能管理領域包括市場營銷、財務管理、運作管理、技術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基礎性領域包括組織行為學和管理經濟學;綜合性領域包括戰略管理;應用領域包括項目管理、電子商務、風險管理等。事實上,工商管理在我國的發展亦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為了迎合時代需求,立足國際市場,出臺了系列工商管理創新改革政策,形成了獨有的工商管理機制,并對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正是基于工商管理學科構成的豐富性,決定了其在企業中的職能多樣性,主要體現為控制職能、服務職能和導向職能。具體而言,控制職能是工商管理的題中之義。在企業發展實踐中,工商管理人員需精準切入企業運行全程,保證內部安排的合理性,為系列業務決策的有效落地鋪墊基礎。例如,針對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充分行使工商管理的控制職能,理清內部財務狀況,督導員工認真執行各項決策。服務職能是工商管理的基本屬性。某種維度意義上講,工商管理所面向和解決根本性問題是企業生產經營實踐中的問題,為了保證其能夠在激烈的經濟市場競爭生態下實現穩定、持續發展,需通過成本管理、營銷管理等系列手段,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水平,達到利益最大化的根本追求。導向職能是工商管理的關鍵所在。工商管理是國家依照法律法規規范管理市場經濟活動主體及其行為,保持市場經濟秩序和諧發展的有效手段。對于企業而言,工商管理的執行亦需在合法合規的框架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經濟環境等影響因素,制定科學的決策,從而導引企業發展方向。從這個維度上講,工商管理就是為了企業隨時應對危機變化,保持與市場經濟一致步調的工作。對工商管理職能定位的梳理,有助于更深層次揭露其對于企業的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所謂經濟新常態,孕載著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深層含義,解釋了我國今后經濟發展速度將由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的趨勢。但是現實語境下,很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面對經濟新常態而無法適從,自身預見性不足,未有實現有效的轉變,成熟且具有很強指導性和實踐性的工商管理機制缺失,導致了發展方向及采取經濟手段的滯后性,甚至有時違背了市場經濟運行規律,嚴重挫敗了其發展活性,錯失了經濟新常態下的發展機遇。事實上,經濟新常態下,雖然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是在黨中央強有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下,形成了日益成熟、穩固的市場經濟環境,個中布滿了機遇。同時,2021年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標準升級,并供給了越發完善的配套政策。在這樣的時代格局下,為了適應經濟新常態,增強自身發展活力,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尤為必要。
綜合來講,管理模式的科學性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經營效率和發展前景。對此,依托高級培訓活動指導與支持的工商管理創新,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管理模式優化注入了活力,有助于解除一些復雜因素的影響,從而增強監管效能。如上對工商管理職能的分析,其創新能夠帶來直接的運營成本效益。尤其對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而言,其生產運營中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通過工商管理創新,有助于減少不必要的耗費和浪費,繼而更加高效地完成內部多項作業活動,實現經濟效益水平的提升。同時,經濟全球化視角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建設日益深化,積極對標國際一流水平,對高新技術企業亦是發起了嚴峻的挑戰,對其相關工作組織優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受此時代背景的影響,國家高校技術企業必須加緊工商管理創新,推動管理模式深層次改革,包括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等,從而提高整體發展質量,躋身國際市場,并尋求更大的機遇,筑牢可持續發展基礎。
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的路徑上,首要清晰自身工商管理實際,并以問題為導向,明確企業未來發展走向,提供明確的思路支持,對推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長遠化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意義??茖W技術與管理是驅動社會發展之雙輪。知識經濟時代,科技涌動著無限的創新活力。對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而言,唯有不斷追求創新才能穩固自己的核心競爭資本,工商管理創新亦是其題中之義。伴隨著我國經濟環境的日益開發,除了國家政策扶持之外,高新技術企業更多需要依賴自身能力獲得更多的市場資源,從而有效籌劃可持續發展。科技強國戰略視角下,不斷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涌現,相互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包括人才、技術等的影響作用日益出,究其根本就在于管理。因此,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是其在新時代語境下尋求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要不斷調整經營模式,才能更好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從而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該項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的戰略價值地位日臻突出,是現代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核心資本。尤其對于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而言,發展對人才資源的依賴性更強,是驅動創新的不竭動力。高素質水平的管理團隊配置,不僅能夠有效支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各項業務活動的順利展開,同時還是適應企業整體發展的客觀需要,實現綜合競爭實力的攀升。現階段而言,對中國企業管理機制的監督在很大程度上基于團隊建設的傳統觀念,使得管理團隊成員的素質成為本組織工作質量的核心。強有力的培訓機制支持管理團隊建設,有助于推動人力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并促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從另一個維度視角上講,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亦是基于人的載體發生,對從業人員提出了更多、更高素質要求,反向倒逼管理人員自主學習和成長,從而提升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科學的管理結構下,通過工商管理創新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將員工從繁忙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導引他們把更多時間、經歷放置于有意義的工作上,提升了他們的從業素質水平,繼而助力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經濟效益得到較好的強化提升。
經濟全球化、新常態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的重要性日益顯現,是跟隨時代發展腳步的必然選擇。但就客觀事實而言,受多重因素影響,我國不少高新技術企業經營模式滯后性明顯,對經濟市場的認知不到位,缺乏深入的市場運行規律了解,進而阻礙了其前進步伐。在長期的發展實踐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積累了豐富的工商管理經驗,并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運營模式,但是整體創新意識薄弱,未有將之有機地與戰略發展籌劃關聯在一起,過度沉溺于既往的經驗所得,富有時代性色彩的改革滯后,無法找準未來的前行方向,導致成本投入方面面臨著較大的損失,甚至得不到相應的收益回報,最終弱化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在發展的道路上開始走下坡路。
市場經濟環境下,企業發展的本質是尋求最大化利益,但這是需要一定前提條件支撐的。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鏈路進程中,部分企業本末倒置,過度追求經濟利益,將關注點著落在業務增長上,忽視了內部控制建設,相應的運行機制殘缺不全,管理制度配套存在漏洞,包括績效考核制度、獎懲制度等,無法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出現了較大的人員流動性,弱化了其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同時,亦有部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監管不力,沉浸在既往取得的成就之后,管理層的創新能動意識薄弱,實施工作中濫用職權的現象資深,打擊了基層員工工作熱情,整個企業陷入低迷不振的氛圍。除此之外,有些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風險意識薄弱,雖然推出了系列工商管理創新舉措,但未有進行充分的論證,執行層次建設薄弱,淪為一種表層化現象。
歸根結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就是依托人才的創新。高素質水平的管理人才隊伍配備,是企業發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能效。目前來講,有些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內部組織結構混亂,關系網絡復雜,其中不少關系戶擔任管理崗,但其本身并不具備相應條件的崗位能力,受制于有限的眼界,無法支持企業長遠化發展籌劃,影響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進程。同時,往往各類人員還容易在管理工作中徇私舞弊、濫用職權,阻礙了其他有能力的職工的晉升通道,無法形成內部良性競爭機制,加重了員工的懈怠心理,這無疑會對企業穩定持續發展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
科學的經營戰略規劃亦是企業工商管理的重要職責。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的進程中,經營戰略的籌劃要精準對接國家政策形勢,緊密貼合社會宏觀經濟實際,善于應用各種科學的評估方法,基于對內外部發展環境的綜合考量,明確自身未來一定時期的發展方向、目標及任務,從而穩固內部經營環境,并針對性地調整組織結構和人員管理,力求最大限度地切合企業發展需求。在具體實踐過程中,以工商管理創新為抓手,為了保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經濟效益目標順利達成,形成穩定的經營狀態,應當通過組織管理網絡架構的方式建立科學的工商管理機制?;诖?,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管理層建立緊密的聯動關系,結合與過去發展水平、行業發展水平的橫縱向比較,制定科學的經營戰略目標,提高其可操作性。同時,基于完善的工商管理規制,實時動態審查各階段經營戰略目標的落實情況,及時糾察其中存在問題及產生因由,并進行適當的調整優化,采取必要的針對性補救措施。
基于對工商管理控制職能的考量,其在國家高新企業中的創新,應當重點著落于加強內部治理,妥善安排各項工作。內部控制視角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包括組織架構調整、預算安排、文化建設、人力資源管理等內容。在此過程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應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則,凈化內部競爭風氣,籌建并完善內部管理職能部門,由符合崗位能力要求的人才負責,進行整個運行管理模式及體制的規范,確保各項業務活動順利推進。同時,針對組織結構和生產經營兩個層面完善內部控制,并配置相應的績效考核機制,推進缺陷評估、控制測試等工作,及時有效地處置運行問題,保證工商管理工作高效、高質完成。在此基礎上,結合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需求的全方位考量,對即有的制度層建設進行審查,給予必要的補充和挑戰,實現對人才招聘、培訓管理、績效考核、預算執行等各項工作的全面覆蓋,并形成文字,以員工手冊的方式下發,為各項管理工作及其他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導引支持,實現工商管理創新常態化機制。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對從業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其專業化水平建設是推動該項工作持續進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應當樹立高度的人才戰略意識,基于對自身工商管理創新需求的全方位、立體化考量,細化崗位責任要求,配合完善的績效考核結果反饋,總結梳理不足,針對性地加強建設。在此過程中,首先,面向高度開放的市場經濟環境,按照公平競爭原則,積極引入高素質工商管理專業人才,認真考察他們的綜合素質素養水平表現,擇優錄取,優化從業隊伍結構;其次,依托產學研一體化戰略部署,深入校企合作內涵建設,輔助高校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必要的案例、資金等支持,保證源源不斷的創新型人才涌入;最后,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內部培訓活動,以工商管理創新為主題,及時更新從業人員思想理念,豐富他們的知識涵養結構,共享有效工作經驗,強化其創新意識、服務意識,不斷提高他們的崗位適應能力,從而更好服務企業發展。
綜上所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工商管理創新十分重要,是適應經濟新常態的必然選擇,對優化經營管理、增強競爭實力、提升人才素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影響作用。作為一項龐雜的系統化工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應當從各個維度視角切入,結合實際情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能動意識、優化經營戰略、加強內部治理、提升從業素質,從而實現工商管理職能的最大發揮。希望學術界大家持續關注此類課題研究,從不同維度視角切入,提出更多有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