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垚
(馬鞍山學院 安徽·馬鞍山 243000)
當今社會,經濟越來越發達,生活方式越來越快捷,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不少的年輕人身體上和心理上都出現問題,原因大多都是因為不規律的作息時間,生活壓力過大,飲食的不健康,缺少運動。因此,加強高校的運動的體育課程必不可少的,運動給我們身體健康所帶來的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健康是學生在學校受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前提,健康是青少年努力奮斗和實現中華偉大復興的重要保證,健康又是國家經濟平穩發展的基石。所以健康對我們每個人都至關重要,因此高校在運動課上要更加豐富“健康”這個中心,讓同學們深切的體會到運動對我們身體學習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1.1.1 學業壓力過大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社會競爭越來越大,孩子們學習壓力是越來越大,很多孩子從幼兒園、小學就開始上各種補習班,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在班級,在學校都名列前茅,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是每個父母對自己孩子最大的期望,因此孩子的負擔也越來越重。周末、寒暑假的時間基本上都在形形色色的補習班里度過,此外,學校里各科老師對學生的期許和一套又一套的習題訓練,對于孩子的閑暇時間更是雪上加霜,長期以來,運動對于他們來說都是奢望。
1.1.2 電子設備的普及
電子技術高速發展,改變了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以及作息時間,讓他們更多地沉溺于游戲世界,而不是實際的身體運動。比如以前小孩放假回家就會出去和小朋友一起出去捉迷藏,堆沙子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而現在,如果沒有WiFi,他們的快樂就消失了,就只剩痛苦了。抖音、快手、吃雞、王者等產品已悄然成為他們生活當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他們把人生當中最重要的學習時間都給了游戲,用來運動的時間卻少之又少。
1.1.3 意識上不夠重視
有些學校和老師只追求升學率,學生的學業負擔太重,很多老師甚至同學都認為體育課是對學習時間的浪費。長期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很多學生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就主動請假在教室里學習,久而久之,老師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是學生一直處于這種狀態,體育課對于他們來說也是可有可無,那么運動對于他們來說也可以是可有可無。
1.1.4 體育課的選擇太單一,缺少個性化,多樣化
很多學生上了大學之后,體育課太過于單調,沒有過多的體育項目選,只能被迫上著自己不愿上的課,接受著傳統、嚴格的考核方式,這樣又有何積極性可言。其次,在大學的體育課上,學生逃課的現象時常發生,而上體育的同學也不見得是真正來運動的,課堂氣氛不活躍,松散。長期以此,學生對于上體育也不再期待。有些學生對于課外運動實在不感興趣,他們更喜歡充實精神世界的一些東西,比如畫畫、寫寫字、拍拍照、看看書。還有一些學生是后天養成的一種惰性,心中只想躺在床上吃著零食,玩著游戲,刷著抖音。何必出去運動,出一身臭汗呢?其實每個人都想天天擁有這種生活,只是有些人的追求和目標都不一樣,有些人只追求當前的舒服,而有些人確實每天有著目標和計劃的人,那么這兩種人在未來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從生理學角度。體育鍛煉,比如跑步有利于增加的腿部的力量;引體向上,羽毛球有利于增強我們手臂的力量,加強這些體育設施的鍛煉可以使得我們的動作靈敏,身體靈活。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可以減少你過早進入衰老期的危險,有利增強呼吸系統。在我們跑步的過程中,會吸入的大量氧氣,排出體內的二氧化碳,有利于增強我們的呼吸功能。此外,在我們運動的過程當中,我們的肌肉也會消耗大量的氧氣并排出二氧化碳,我們呼吸頻率會大幅度增加,肺活量增大,呼吸器官功能增強,有助提高我們的呼吸道抵抗力,減少疾病產生。
每天一定的運動能夠舒緩學生的學習壓力,生活壓力,從而提高我們的睡眠質量。運動可以放松身心,如果每天生活在緊張學習和工作,不論是從精神層面還是身體層面,都有很大的影響,往往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需要通過運動來緩解這種緊張的心理狀態,但如果不解決,那么我們的工作效率,學習效率以及我們的身體狀態也會大幅度下降。長期堅持運動增加心肺功能,可以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消除多余的脂肪和熱量,運動鍛煉能夠緩解人體緊張情緒,是讓人迅速冷靜下來的有效方法之一,也能改善人們的急躁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人們的體力和精力;體育鍛煉能增進身體健康,改善睡眠質量幫助減輕精神壓力及緩和煩躁的情緒,使人精神煥發,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
運動能夠放松身心,讓身體處在一個放松的狀態,也有助于我們睡眠狀態和減輕生活、工作、學習給我們帶來的壓力,同時也可以加快我們新陳代謝,增加肌肉量;減輕我們的疲勞感、讓我們頭腦保持在一種清醒的狀態當中。運動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我們的見識,讓我們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創造性,從而增加自信心。體育鍛煉中的集體競賽項目和個人比賽活動可以培養大學生的團結意識以及協作還可以增加同學們的集體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運動能讓學生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機能和一種積極健康健的心態,提高自信心和活躍度。
1.3.1 教學語言要科學合理具有趣味性
由于體育課上的時間有限、場所有限、任務繁重,所以老師在講課時務必力求簡要精練。在講解動作要領時,要條理清楚,突出重點。講解還要準確,一字之差,差之千里。同時,老師們要把枯燥無味的教學語言表達得生動有趣。這樣容易引起學生們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注意,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記憶。因此,要想學生更好的吸收課堂知識,提高教學質量,那么課堂不可缺少趣味性,老師們著力研究如何把枯燥的文字講得生動活潑,新鮮有趣,以增加教學的吸引力。
1.3.2 老師要學生建立起朋友的關系
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實現教學相長。英國的菲貝利說過:“對人尊重,他就能不斷向上,光譴責,社會是不會進步的。”課堂上老師尊重學生建議和選擇,建立和諧共處、互相交流的師生關系,這樣體現課堂上只有朋友關系,沒有絕對的師生關系,在這樣的課堂里,只有輕松的氛圍,這樣能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也能提高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增強對彼此的了解,拉近了彼此的關系,也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求得新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發展,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老師們只會自己的經驗出發,忽視了每一屆學生的接受程度的不同這一問題,只是讓學生接受這種模式,這樣的方式讓他們更加反感老師,反感體育,甚至是對運動熱愛。因為每位學生對于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接受知識。而不是傳統教學當中的一種注灌式的教學方式。我們不能因為學生的練習方式與教學要求有所偏差就全面否定,而應該鼓勵其身上的優點,對其身上的不足之處加以指導,并及時根據學生情況做出調整,讓學生發揮他們最大的潛能。例如:學生在練習立定跳遠時,首先,不要學生如何去跳,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身體特點去嘗試有哪些方法可以跳得更遠,最后老師加以指導。這樣,我們即發揮學生潛能,又鼓勵學生大膽主動展示自己的動作,這樣,又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不斷提高自己課堂上的活躍性,塑造良好的形象,鉆研教材,讓教材的知識活躍起來,要更加關心愛護學生,充分讓學生廣泛地參與教學活動,慢慢地給他們樹立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愛上運動。
1.3.3 組織教學方式要創新并多樣化。
課堂教學模式創新的總體目標是:以教材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要方式,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體現課堂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老師要時時關注學生的興趣、動機、情感和態度,突出學生的思維開發和能力培養。
(1)直觀示范法。體育課上動作示范是必不可少的,而教師的示范永遠是一種最直觀、最近距離、最清楚,也是最能讓學生最能接受的動作展示,是其他先進技術代替不了的。所以教師動作的分解教學,動作的連貫性,動作的熟練程度以及動作的優美性,這些都是影響學生興趣的主要因素。例如立定跳遠教學中的手臂向前擺動的頻率,次數,教師可以進行直觀規范的動作示范;可以請有經驗的學生進行演示。無論他們正不正確,老師給予他們鼓勵,也是他們下次主動展示的動力。
(2)成功教學法。學生在成功欲的基礎上,努力參與并取得成功時,他對成功會產生強烈欲望并對此項體育活動更加關心,更加的努力。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只要讓每個學生看到成功的希望,體驗成功的樂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的學習方式,“學有目標,學有收獲”學生就愿意學,也會主動去學習,也樂意學。因此,要想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并且有興趣,就必須使他們看到會成功的苗頭。在學生的眼中并不是獲得第一的名次,而是做一件事得到老師的認可,例如學生做示范動作:做完之后得到老師及學生的鼓勵。這往往也會使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此外,成功不一定動作優美,比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所以,在課程中要設置一些學生示范,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的內容,這都能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以生動有趣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加有目的去學習和了解運動,探索運動中所蘊含的奧秘。
綜上所述想要高校學生通過運動增強體質就需要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進行創新,在原有的基礎上課堂更有目的性針對性個性化,趣味性以及多樣性,同時結合學生的自身的身體素質和狀況,體育特長合理安排學生的教學時間,讓課堂更加活躍更加輕松。同時,也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的身體素質和狀況,體育特長合理安排學生的教學時間,讓課堂更加活躍更加輕松。同時,也要打破原有的考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