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近幾年的發展,社會對于企業的文化建設越來越重視,特別是其中的思政工作?;谄髽I文化建設,思政工作和它之間有著交叉與重合,因而是不能被取代的,但是它又能同企業文化有機融合。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推動思政工作發展,而且還能充分實現思政教育的作用,為其奠定夯實基礎?;诖耍瑢烧邊f調融合起來,將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將兩者有機融合將會取得較多效益,但是兩者結合的可行性是未知的,這就要求我們對其仔細分析和討論。根據企業文化層面,再加上思政工作的含義,將二者有機融合的基礎為:第一,兩者的工作對象是一致的。無論是對于企業的文化進行建設,還是開展思政工作,其工作對象都為人,都是對人開展工作。因而他們工作宗旨比較重視人的集體意識,要求其應關心人以及理解人,以此來強化人的思想素質,并且要極大地增加員工的積極性以及創造性。第二,兩者的工作目標是相同的。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員工的素質與其有著密切的聯系。無論是企業開展思政工作,還是進行企業文化建設,其最終目標都是為了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第三,兩者工作方向是統一的。因為兩者都是為了我國的經濟建設,這就要求其應當堅持黨的領導,并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前進方向。對于我國企業文化建設而言,都是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等的引導下實現的,這樣才能確保其發展方向的正確性,這也是我國企業文化同外國企業文化的差異。第四,兩者的工作方式以及采取手段也是相對一致的。比如開展寓教于樂活動以及職工代表大會等。
不管是企業文化還是思政工作,都有其獨特性,但是兩者的工作還是比較一致的,因而兩者之間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谄髽I文明建設,企業文化建設是其中最佳融合形式。在進行思政工作時,大多數情況都是利用企業文化的獨特性去完成,這樣將有利于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企業建設過程中,這兩者是比較統一的有機整體。將二者進行有機融合,也是為了滿足當前思政工作以及經濟發展的需要。開展思政工作的前提應為借助群眾的力量,將思政理論同實際工作進行聯系,關心員工并真正為其解決問題,與此同時可以把經濟工作同其他工作融合,從而推動各項工作的完成。通過潛移默化的思政工作,刺激員工的精神發展,幫助其在企業內部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以此來增強員工的積極性,實現其創造價值,將思政工作全面落實到員工的生產過程中,擺脫其“兩張皮”的問題,進而真正將思政工作同現代管理進行結合。促使思政工作變得更加具有活力,拓展其工作范圍,并讓其工作內容同企業的經營活動有機結合,促使思政工作的目標變得更加具體和明確,以便更好地發揮思政工作的作用,實現企業經營服務的高效發展,推動企業的變革,并為其奠定夯實的思想基礎,為其經營活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將兩者有機融合是目前經濟發展以及全球化發展的必然需求。
現階段,人類已經進入知識經濟社會,在該背景下,企業的經濟發展將直接取決于人類的知識體系,基于此,如今的知識經濟發展應取決于人類的智慧,這和傳統的經濟發展有著本質區別,過去的經濟發展主要是取決于土地以及自然資源。知識是深藏于人腦中,只有在員工積極配合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智慧價值。基于此,這就要求企業充分重視人的價值以及作用,應不斷提高員工的能動性,鼓勵員工自主發揮以及自我實現,并為其創造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氛圍,滿足其自我實現的需要,促使其主動將自己的智慧用于企業的發展,從而發揮他們的最大價值,簡而言之,就是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以此來實現思政工作的目的。若是企業想要進入市場,同樣要將思政工作放入市場;若是經濟同國際對接,其思政工作也應同國際對接,對于企業的思政工作而言,企業文化是其國際化語言,它能夠促使思政工作變得更加豐富,對其內容進行延伸,能夠有效提升思政工作的轉換力量。伴隨經濟全球化發展,國際上企業之間的溝通和合作越來越密切,因為各國的國情有所區別,想要同外企討論思政工作,會使他們產生困惑,但是只要和其討論企業文化,就能夠和其進行有效溝通。
基于思政工作的開展,有人說它是依賴于市場經濟的發展,然而思政工作對于市場經濟而言,是無所作為的。有人說它取決于社會的價值取向,由于社會對物質利益發展的調節越來越明顯,導致思政工作的作用逐漸衰退。還有人說企業的黨組織發生了轉變,由原來的直接決策轉變為現在的參與決策,對此思政工作也由原來的主導地位轉變成現在的服從地位,另外還有政工部門的簡化以及人員降低等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都給目前的思政工作進程帶來了挑戰。對于企業內部而言,經濟因素對企業員工的影響往往比政治因素對其影響較大。從其工作手段角度來看,思政工作比較重視非權力性的作用,通常都是對員工進行思想引導,而對于那些較為實際的問題,單純依靠說教是根本沒有辦法解決的,但是行政領導能夠擁有一定的權力,比如對于企業員工以及企業財產的使用權等,對于員工物質生活層面上的問題,還是具有相應的解決能力的,也有解決問題的條件?;诖?,若是員工將其建議反饋給有關部門,但卻不能幫其解決,或者延遲解決,這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給員工帶來消極影響,使其喪失對思政部門的信心。
首先應當解放自身思想,轉變其思想觀念,并明確其寓管理于服務的工作理念,使其全力為企業服務,通過顯著的工作成果來取得企業以及職工的信任,使其樹立權威,更好地為企業進行服務。評估思政工作的成效時,最重要的應是目前開展的思政工作能否滿足企業職工的實際思想,能否幫助其解決存在的問題。其次應主動改變思政工作的載體,有效實現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伴隨市場經濟制度的確立,再加上企業改制工作的推進,促使思政工作的載體難以發揮作用,這就要求其應當大力拓展新領域,積極尋找新載體。基于此,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做好這項工作:一方面企業可以大力組織文化建設活動,可以豐富其活動內容,并將其作為新載體,可以開展寓教于樂以及寓教于育等活動,以便更加完善地將思政工作同企業文化建設進行融合;另一方面,應當將物質激勵同精神鼓勵進行結合,將較為嚴格的企業管理當作進行思政工作的新載體,并努力將二者融合。
對于企業文化建設以及思政工作而言,應有效發揮黨組織作用,這是其開展工作的基礎。對企業進行文化建設就意味著要對企業的精神文明進行建設,這同黨的思政工作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開展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黨組織不但可以確立權威,轉變領導方式和內容,提升其在員工心中地位,還可以幫助企業確立社會主義方向,從而為企業發展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礎,促使思政工作更能貼近生活,以使其被職工群眾所接受。
基于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企業應明確員工的主體地位,并有效發揮其作用。具體來講,就是立足于所有員工的利益,并在此基礎上對企業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要重視員工專業能力以及特點,有效提高其主觀能動性,這將會推動企業以及員工一同進步?;诮洕蚧谋尘?,想要強化我國企業在國際中的地位,就應該堅持社會主義經濟體制,雖然正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但是也應不斷創新其發展模式。首先要求思政工作者應轉變其工作理念,要正確認識市場經濟發展,明確其工作職責,以便擴大其思政建設范圍,將員工的自身的發展同企業的穩定發展進行融合,實現共同進步,增強企業凝聚力。其次要不斷創新思政工作的方法,要轉變傳統的一味灌輸模式,要充分重視人文價值以及經濟價值,可以采取多種文化活動來拓展企業思政教育,實施人性化管理手段。最后,還可以引入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延伸思政工作的空間,增強其時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