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國際管道公司是中國石油旗下的海外油氣管道專業化公司,下轄11 家公司,業務范圍覆蓋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緬甸、中國六國。管理運營6 條天然氣管道和3 條原油管道,建有一座30 萬噸級原油碼頭,管道里程逾1.1 萬公里,年油氣輸送能力1.05 億噸油當量。為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和建設美麗中國發揮著重要作用,深化了我國與中亞、東南亞地區的能源合作,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先行者和踐行者。公司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積累了豐富的對外合資合作經驗,形成了具有海外油氣管道業務特色的“智慧+實干”企業文化精神。2020 年,公司經受住了疫情和低油價雙重大考,奪取了疫情防控、提質增效、世界先進水平國際化管道公司(以下簡稱“世先”)建設三大攻堅戰的勝利,企業文化激發了全員干事創業強大正能量,成為推動公司戰略發展的有力引擎。
公司企業文化在不斷積淀豐富、發揮內生動力的同時,相較于“世先”建設,還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從公司整體來看,具有國際管道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指導性不足,員工還不能全面理解或主動接受,特色文化構成元素仍需持續有效總結、提煉,經歷過疫情和油價斷崖式下跌的雙重大考,還未將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風險意識和危機意識融入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建設影響力仍需提升;公司一直重視制度文化建設,但是制度文化的具體貫徹執行還不到位,對企業文化還缺乏一套科學合理的考核方案,貫徹落實企業文化的行動力度不夠;公司對企業文化建設以及跨文化融合建設進行了有益嘗試和探索,但企業文化效能不足,還不能轉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文化培育途徑仍需加大創新力度,且尚未形成一套規范、完善、系統、嚴密、科學的企業文化體系。面對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公司將進一步從豐富企業文化內涵、做實做細企業文化建設工作、助力“智慧+實干”企業文化體系升級三個方面進行探索:
(1)豐富企業精神文化,加強特色文化建設。以公司企業文化綱要為引領,進一步豐富企業精神文化,搭建具有國際管道公司特色的企業精神文化框架,以“智慧+實干”為總線、各所在國項目精神為分支,加強特色文化建設,同時融入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QHSE 文化、人本文化、廉潔文化、“家”文化等子文化建設,形成總部——各合資公司——站隊的企業文化建設體系格局,務實建設基層文化,引導各站隊在現有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煉文化構成元素,總結典型案例、工作方法,鼓勵員工自我總結和提煉,形成通俗易懂、樸實親切的格言口號,讓企業文化覆蓋到公司每一個角落,追本溯源,夯實企業精神文化基礎。
(2)加強企業制度文化,將企業文化融入公司管理制度。將企業文化建設管理融入績效管理機制和企業公平競爭機制中,發揮績效管理指揮棒作用,激勵各合資公司和中方項目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將企業文化建設管理融入溝通和協調機制,通過一套溝通機制來解決企業內部矛盾,企業內部具有合理的團隊觀念和團隊精神,有合理的申訴途徑和對違背企業利益行為的懲罰機制,以及矛盾沖突的理性溝通和組織溝通機制。
(3)提煉企業行為文化,打造“智慧+實干”的典型。企業行為文化是企業經營作風、精神面貌、人際關系的動態體現,也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折射。企業行為又包括企業家的行為、企業模范人物的行為和企業員工的行為等。要打造符合、具備“智慧+實干”精神的人物和集體的典型,在中外方員工中間都要叫得響、立得住,引導廣大干部員工發揚勞模精神,扎根一線,愛崗敬業,發揮榜樣示范引領作用,使以“智慧+實干”為引領的一系列國際管道企業精神能夠真正豐滿、立體,讓員工能夠“知、信、行、創”。
(4)推進企業物質文化,形成具有國際管道IP 的有形產品與活動。使企業文化體化于物,通過企業形象設計、視覺識別系統以及企業文化傳播,不斷提高企業社會美譽度,努力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和良好的人文環境。對外部,推進跨文化融合示范基地,樹立可持續性的示范公益項目、加強當地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等,通過強化當地教育支持、社區服務、文化交流活動等方式,與當地民眾形成良好的對話機制和文化交流模式;對內部,溫暖人情、服務于民,開展各項員工關愛工作,結合線上線下,創新組織開展系列群眾性文體活動等,都將有助于打造良好的企業形象,使和諧實化于效。
(1)全方位展現“世先”成果,提升員工隊伍形象。組織專業拍攝隊伍和媒體到管道全線進行拍攝、采訪,制作精品宣傳產品,制作出版《黨建故事集》,制作體現“世先”特性、體現文化融合的國際管道刊物,促進中外員工相互了解與支持,全方位展現“世先”成果。圍繞“世先”建設,全面深入解讀“世先”,組織短視頻大賽,選擇精品在抖音、今日頭條、騰訊視頻、優酷等熱門視頻網站發布,以更新、更快的形式達到更好的傳播效果。
(2)培養宣傳骨干隊伍,構建專兼職相結合的融媒體傳播團隊。創新傳播手段,主動策劃自有宣傳和外媒宣傳,在內容上以重點主題發布立威立信,以日常發布和信息推送提升口碑,以應急發布保持輿論關注正向,在形式上主動適應分眾化、差異化的傳播趨勢,推動媒體平臺深度融合,以短視頻、動態圖片、數說故事等形式,做好融媒體團隊的組織培養,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宣傳隊伍。
(3)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企業精神文化,開展文化沙龍活動。面對新形勢下黨建工作要求,把石油精神和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教育作為干部員工思想教育的主線,開展文化沙龍活動,講述典型文化故事,挖掘各合資公司典型人物,促進股東與合資公司之間,以及各合資公司之間企業文化交流,加強跨文化融合,激發廣大員工積極投身石油合作事業的高漲熱情,為管道安全平穩運行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撐;同時,從企業視角出發,穩妥有效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不斷增進理解、擴大認同。找準切入點,講好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故事、中國人民奮斗圓夢的故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血肉聯系的故事、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故事。
(1)加強企業文化陣地建設,管好用好公司企業展廳。做好統籌規劃,持續完善好公司“總部+項目公司”兩級展廳展示平臺,將展廳打造成為最直觀的企業形象代言人,有效發揮展廳“培訓基地”和“文化窗口”的重要作用。
(2)打造一批有品位、有特色、有影響力的企業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是參與精神教育基地的創建和申報,挖掘亮點,將展廳創建成為具有傳統和現實意義的企業精神教育場所。二是邀請知名作家、攝影家等深入公司,進行文化創作,形成文化精品,進行社會發布,用文化形象傳遞企業的輻射力和影響力。三是將跨文化融合自評機制等相關內容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組織所屬海外項目就跨文化融合工作進行自評。
(3)持續提升企業形象,開展對公司品牌形象的廣泛推廣。組織對企業形象和品牌傳播進行定位研討,制定企業形象和品牌推廣方案,利用多種傳媒平臺,在國內外進行企業形象宣傳,樹立有誠信、有實力、有責任的世界先進水平國際化管道公司的立體形象。
(4)加強跨文化融合體系建設,強化探索“后疫情時代”跨文化融合工作方式。繼續總結“云開放”活動經驗,提升圖片、短視頻等海外網絡傳播手段,組織國際論壇等研討活動,推動跨文化融合示范基地建設工作;組織課題研究工作,進一步深化國際管道公司品牌形象與海外項目形象在國際傳播中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