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底爆發的新冠疫情迅速席卷全國,給人民的生命健康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給公立醫院的安全應急機制帶來了嚴峻挑戰,同時也是擺在黨面前的一個巨大的考驗。在中共共產黨的領導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及時應對,采取了各項應急措施,展現了堅定的政治理念,針對疫情防控,自上而下地制定了戰略部署,迅速遏制了疫情的傳播與擴散。醫者仁心,醫療部門在這次抗疫戰中是中堅力量,尤其公立醫院在黨的領導下,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建了一支又一支“沖得上、頂得住、贏得穩”的優秀黨員隊伍,始終沖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筑起了一座又一座牢不可破的堅固堡壘。
2019 年底爆發新冠疫情后,在人人自危的背景下,各種帶有防護功能的口罩、帽子、隔離衣等物資緊缺,許多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難以得到有效而全面的防護,“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加大了病毒感染和傳播的風險。
首先,在醫院感染防控上,公立醫院的感染防控部門首當其沖,必須展開應急培訓管理,進一步加強院內感染控制,降低傳播風險。其次,相關醫務人才資源緊缺,各大省市醫院開展一對一幫扶湖北的項目,一些重點人才被借調出去,導致人員緊缺。而疫情使得醫院發熱門診、門急診分診臺預檢、影像科、呼吸科等部門工作量大幅增加,帶來了巨大的工作負荷。最后,醫院醫療模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因人群聚集易造成疫情感染和擴散,互聯網+的新型醫療模式開始得到重視,網上就診、網上治療、網上開藥的就醫模式成為患者的首要選擇,公立醫院由傳統醫療模式向新型醫療模式轉型勢在必行。
新冠肺炎的高傳染性讓患者們就醫行為發生變化,為避免感染尤其對于新冠肺炎定點醫院來說,患者趨向于選擇網上問診,病情較輕的偏向于就近問診或者不問診,導致患者就診量急劇下降,抑制了醫療消費。從院方感染管理的角度來看,醫院住院手術需要在保證核酸檢測的條件下進行,導致手術等待的時間變長,長遠來看手術量大幅減少。這兩個方面都對醫院績效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新型病毒的未知性、易傳染性,人與人之間的高速傳播造成了“人人自?!钡木o張環境。各類媒體的報道、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的不斷增長都是滋生恐懼的導火索。與此同時,醫院物資的緊缺造成了醫護人員的焦慮,即防護裝置能否成功地對這種新型的病毒進行有效的防控,工作壓力和工作強度的增加、外界對病毒恐怖性的渲染、工作崗位的專業性導致對疫情的過度關注,造成心理的壓力,無法保障正常的工作與生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優質的特征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而黨的最大優勢就是密切聯系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面對突發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展示出了堅定的決心、強大的決斷能力和科學的決策實力,迅速部署、嚴防嚴控。各級黨組織嚴格落實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廣泛動員群眾,將疫情擴展的態勢遏制在一定范圍內,搶救了無數生命。
中國共產黨更是起著戰斗堡壘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黨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對黨員進行思想境界的拔高、政治意識的提純,從而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定思想信念,構筑起堅不可摧的新冠疫情防控治理體系。黨的思想文化成為精神依靠,引領著大家團結在一起,將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及時做好檢查和防控、救治工作,爭取早日獲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
互聯網的發展促使新媒體成為輿情傳播的主要媒介,各種矛盾的對立、信息的暴風式傳播、民眾的緊張心理,使得輿情環境陷入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水缸。各類官方、非官方信息甚至謠言裹挾在一起,讓人難以分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某些謠言、消極信息的傳播對社會情緒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性。黨建文化作為社會輿情的領導者,應引導發布一些權威性、針對性的信息,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的各類輿論,聯合多方力量合作,將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結合起來,營造良好、健康、規范的輿情格局。
作為蘇州市公立醫院、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我院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在抗擊疫情上取得了一定成果,在這一過程中,黨建文化的智慧和內涵得到了彰顯。在此基礎上,對黨所發揮的作用進行以下總結:
疫情發生以來,我院第一時間響應黨中央和政府的號召,先后派出六批次共46 人奔赴湖北和蘇州五院,助力抗疫第一線,援助委內瑞拉,這些最美逆行者們用行動證明了共產黨員的無私奉獻精神,積極應對、統一戰線,醫務人員積極投身一線,涌現了一批又一批的抗疫英雄。
這場抗疫戰爭中,醫務工作者們“大愛無疆、甘于奉獻”的崇高形象深入人心,各種感人事跡層出不窮,表現了萬眾一心、黨員一體的堅定信念,這種面對疫情的擔當和責任感、這樣的無私大愛值得推崇和學習。
以黨支部為政治核心,將黨建文化精神與業務工作將融合,我們建立起了一座又一座戰斗堡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院各支部都迸發出蓬勃力量,各支部書記、黨員們踴躍請戰,成立了黨員突擊隊、黨員攻堅隊、黨員志愿宣傳隊,眾多黨員同志放棄休假,自愿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醫院成立了疫情防控專業宣傳小組,作了“共同戰疫特別報道”“抗擊新冠肺炎專題”欄目,在宣傳普及黨和政府相關政策文件的基礎上對奮戰在前線的一線醫務工作者們進行了細致的報道:第一次進入隔離病房、火車站全天15 小時測量體溫、錯過與家人相聚只為奔赴武漢、對感染患者近距離治療、在復雜的政治局勢下奔赴異國他鄉展開國際援助……讓他們生動而又感人的故事在院內外廣泛傳播,起著榜樣引領的作用。
借用新媒體等新型平臺,各部門通過網絡直播、線上教育等模式開展政治思想學習,構筑于中華民族公民精神之上的法治精神,加強政治思維、強化責任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
1.智慧門診服務
隨著新冠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門診部門聯合信息部門一起行動,積極貫徹黨建引領帶動本職工作,把“健康中國”的理念貫徹到日常的行動中,努力推進智慧門診服務模式的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我院開設了“發熱門診”線上咨詢,共產黨員、民主黨派成員紛紛響應,積極加入線上咨詢志愿者專家團隊,為市民提供免費的問診服務。
2.成立應急工作組
為貫徹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強化醫院感染防控的各項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內感染發生風險,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和安全,我院緊密圍繞黨中央政府的相關政策部署,不斷更新優化防控措施,持續做好精準防控。主要表現在:門診預檢分揀臺、放射科專業小組的CT 篩查、發熱門診的設置與分流、病歷線上預約服務。
3.志愿測溫服務
黨員志愿者在總院、十梓街院區入口對所有入院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就診引導、防護提醒,以加強發熱病人排查,把好入院的第一關。
通過探討不難發現,醫院黨建文化在抗擊新冠疫情下起著統領全局的關鍵作用。不但能夠以點帶面、共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合力對抗疫情帶來的一些危機,更是發揮了黨在危急情況下的引領性和核心作用,使得醫院能夠有序、規范地運行,從根本上保衛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