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海龍
1996 年以來,浙江省很多企業,結合自身改革和文化建設的需要,把“楓橋經驗”引入企業管理,將多年來圍繞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所確定的規章制度進行系統的總結、分析、歸納和整理,融入實際管理中,形成了更為科學的管理思想,與企業的經營系統同步運作,并在實踐中,與時俱進地進行,為企業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石。
“楓橋經驗”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是充分發揮政治優勢,相信依靠群眾,加強基層基礎,面對矛盾和糾紛,當場解決問題,減少負面因素,實現和諧與和平。“楓橋體驗”的發源地是浙江省諸暨市。在1990 年代,在國有企業改革和救濟的背景下,許多企業在改革中引入了“楓橋經驗”,并取得了成功。“楓橋經驗”不僅是政法戰線的旗幟,而且適用于公司治理,是企業和諧發展的法寶。
“企業楓橋體驗”是利用“楓橋體驗”的精神和基本原則,建立和諧的企業關系和安全的企業運作。它采用調解,仲裁和其他多元矛盾解決機制來解決內部和企業相關的沖突和糾紛。“楓橋體驗”的新時代。“楓橋經驗”成立之初主要著眼于解決農村矛盾糾紛。隨著新時代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總結和完善“豐橋體驗”的升級版本以滿足城市生產和生活發展的需求非常重要。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正在穩步推進。隨著改革的深入,企業內部的矛盾糾紛屢見不鮮。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的探索日益深入,許多公司明確提出了“企業楓橋體驗”的主張,并將其納入新時代的“楓橋體驗”的內涵。
以安全建設為目標,確保企業平穩運行,建立企業安全運行防控網絡,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防控能力。建立政企聯動的安全防控機制,結合“安全企業”的建設,以維護企業安全和企業穩定為目標,積極與公安局等有關政府部門建立聯系。建立聯系,聯合保護和聯合防御協調機制,引導企業加強內部公共安全防范,調查,協調和處置公共安全風險,防止違法犯罪活動的發生。建立企業治安保衛辦公室,依法查處破壞、盜竊生產設施、產品、物資等違法犯罪行為,指導企業做好治安保衛工作。
今年以來,企業開展“平安企業”建設年活動,加強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作,在企業治安聯防、重點工作推進、治安突出問題整治、基層平安創建、矛盾糾紛調處等方面建立協作配合機制。通過多種方式、手段和方法,積極開展化解了企業改革各類矛盾。
首先,建立評估沖突和糾紛的類型化處理機制。公司應實施差異化的風險管理策略,對潛在的風險危害進行分類,并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和計劃。也就是說,公司風險可分為四種類型:意識不足,技能不足,利益沖突和違反法律法規。加強現場教育,指導員工參與生產過程危險行為監督。對于缺乏技能的人員,應建立對接機制,并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風險防范培訓,以確保施工作業的安全。對于利益沖突,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個人經濟收入的變化,這需要對人力資源,公司管理,法律事務等部門進行深入調查,以評估改革計劃,減少因政策制定和實施而引起的沖突。在違法違規方面,依托“安全建設”審議機構,加強與政府部門的合作,共同管理威脅企業安全生產的違法違規行為,實現了從被動防御向主動預防的轉變。
其次,暢通沖突和爭端主體之間的溝通渠道。盡量減少因溝通不暢和信息不對稱而引起的矛盾和糾紛。例如,通過民主聯席會議和領導郵箱,員工可以直接向領導報告他們的建議,聲音,要求或工作,生活或思想問題。企業負責人必須及時處理員工的來信,來信和電話,并及時進行登記和存檔。通過及時,詳細的溝通和工作解釋,員工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他們想知道的信息,消除情緒,贏得員工的信任和支持。
第三,建立沖突和糾紛的聯系調解機制,涵蓋員工工作,生活管理,家訪和慰問,勞動管理,民主管理等。對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作出了具體規定,保證員工的生活品質,例如勞動合同,醫療保險和獎金分配。建立基層矛盾糾紛調解組織,建立“公平調解人”,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公正,公正地調解各種沖突。
“楓橋經驗”歷久彌新是源于現實的需要。自中共十八大以來,基層黨組織在領導基層治理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一些地方基層黨組織卻被軟化,削弱和邊緣化,基層戰斗堡壘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發揮作用。一些基層干部不善于運用法治思想和方法來處理問題,沒有及時依法回應和解決群眾的合法合理要求,引起矛盾激化。在某些地方,一再禁止濫用宴會,高價禮物和不照顧老人的行為,并挑戰了當地的習俗和文明。
只有從“楓橋經驗”中吸取教訓,突出基層黨組織在基層車間的核心領導作用,完善自治,法治,道德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才能不斷提高幸福感和群眾的滿意度。
黨的建設領導和鞏固了要塞。習近平同志強調,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身體的“神經末梢”,必須發揮戰斗堡壘的作用。實踐證明,只有始終把黨的領導與“楓橋經驗”的基本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把黨的基層組織作為創新企業治理的“支柱”,為黨的所有分支機構的工作確定明確的方向,更好地指導黨員只有通過組織和聚集群眾,才能把握推進基層治理的“牛鼻”,為基層治理奠定基礎。
多元化的調解和自主權來消化矛盾。建立調查調解機制,突出對矛盾糾紛早期掌握,努力建立“一線防線”,維護企業穩定。落實重大糾紛領導包案,實現“一個問題,一個領導,一個團隊”,以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從新時代基層治理的需求出發,“楓橋經驗”對新時代的國家和企業治理具有悠久的啟示和借鑒,并提供了基本的根基和重要的推動力。當前,脫貧已進入沖刺階段,改革已進入深水,經濟振興蓄勢待發,國際形勢變幻莫測,我們黨面臨的“四大風險”和“四大考驗”愈演愈烈,各種各樣。矛盾將加劇,尤其是關鍵時刻,需要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基層的和諧與穩定是一個國家繁榮的基礎。如果不注意化解基層矛盾,將不可避免地破壞發展環境,影響企業穩定和國家發展大局。當前,在廣大基層,特別是企業改革過程中,有必要深刻認識基層管理形勢的重要性,充分學習和推廣“楓橋經驗”的實踐,并堅持以黨的建設為主導的政治取向,堅持以人民的核心價值觀為主體,堅持“三權合一”的主要途徑,堅持“四防”的重要手段,共建共享的工作模式,有效解決企業矛盾,不斷加強企業管理,大力促進企業和諧,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增強新時代的基層治理能力,建立新時代的基層治理體系,注入新的活力。
“楓橋經驗”經歷了55 周年,但它依然年輕,特別在我國企業主要矛盾發生變化的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發展仍然面臨著很多課題,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楓橋經驗”始于浙江,但不是一時一地的經驗,也是全國人民的精神財富。“楓橋經驗”的產生、發展跨越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已經成為公認的中國經驗,半個世紀以來仍然具有普遍意義和持久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