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躍偉
(中再資源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52)
2008年中國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推出了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試行,促進居民家電、轎車等消費品的更新,為國內拆解行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契機。202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加大國內家電消費、拆解處理等。2021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表態要鼓勵汽車消費等。作為家電消費升級、汽車消費升級的配套行業,拆解行業發展將迎來一個爆發式增長階段,同時也是激烈競爭的局面,資金矛盾變得更加凸顯,現金流管理決定了拆解企業的生死存亡。
GLM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LM公司”)為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總股本47.84億股,凈資產104.58億元,是國內從事電子廢棄物處理、報廢汽車綜合利用的領先企業之一。對于拆解企業來說GLM公司具有代表性,因此下面以其為例進行分析。
企業的經營利潤是資金的重要來源,是實現股東利潤分配的基礎。在企業管理過程中,現金流管理不到位,形成大量賬面利潤,現金支付能力嚴重不足,給企業后續發展造成嚴重障礙,甚至出現“技術性倒閉”的風險。
(1)應收賬款規模持續擴大,缺少實際資金流入。拆解企業通過對報廢電子設備、機械設備、汽車等交通工具的拆解獲得大量拆解物,如廢鋼鐵、廢塑料、廢有色金屬等,對外銷售取得收入。在產品銷售過程中,拆解企業面對的是大型鋼鐵廠、銅廠、化纖廠等企業,下游企業實力雄厚,單個拆解企業在談判過程中話語權欠缺,被動接受1~6個月的應收賬款賬期,接受銀行承兌匯票結算等嚴格條件,不能及時收回資金。同時在管理工作中存在制度執行、人員變動、架構調整等原因導致應收賬款收回不及時,占用大量流動資金,易于形成壞賬。
從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的拆解企業,根據《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享受國家給與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專項基金(以下簡稱“基金”),用于彌補經營過程的各項費用成本。受政策審批的影響,審核嚴格、回款周期長,一般為兩年以上。付款過程涉及行政部門較多,企業實際經營過程中收款時間跨度大,導致公司經營過程中資金需求難以得到滿足,為持續生產需要墊付大量資金。GLM公司截至2019年年底應收基金補貼款為10.33億元。
(2)供應商結構不合理,及時付款壓力大。拆解企業的原材料為企業、居民生產生活產生的報廢電器、汽車、設備等,主要消費群體為個人,少部分為企業,導致拆解行業的供應商以個人為主體,占到采購金額的90%。在采購環節以現金、銀行轉賬為主要支付方式,即時付款、錢貨兩清。供應商性質使拆解企業無法利用商業信用、貿易融資緩解采購環節資金需求壓力。
(3)存貨管理不到位,擠占大量流動資金。以GLM公司為例2019年年末存貨金額為57.32億元,較年初的50.3億元上升了13.8%,其中原材料年末金額為33.75億元,較年初26.42億元上升了27.74%,產成品年末金額為11.11億元,較年初10.26億元上升了8.28%。從大趨勢看,2015年~2019年GLM公司存貨呈大幅上升趨勢,從2015年27.78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57.32億元,增加幅度為106.33%。GLM公司屬于管理比較規范的企業,尚存在存貨大幅上升的情況,其他拆解企業存貨管理能力更加薄弱,其存貨情況可想而知。
原材料和產成品是存貨的主要組成部分,原材料是組織生產的基礎,但數量過大的原材料會增加生產管理的難度和占用資金。原材料規模的增加主要為生產安排計劃性不足,導致為保證正常生產提前儲存大量貨物;也存在運營管理和投資銜接問題,受諸多因素影響導致新建立生產線無法投產形成閑置。產成品的增加主要原因是銷售工作推進不暢,與企業銷售策略相關。部分拆解企業不能根據公司整體資金情況及時調整銷售策略,如產成品市場價格低于計劃價格則暫停銷售,傾向于賭市場價格變動。在市場價格巨幅波動時,企業無法及時形成回款補充流動資金。
流轉稅方面,拆解行業供應商多為居民個人,分布面廣、單體金額小。以國內更新數量最大的手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腦、小轎車為例,居民更新報廢占絕大多數,供貨量占到市場的90%以上。根據現行稅收政策,拆解企業采購環節無法取得增值稅進項稅,日常經營中取得進項稅非常有限,部分拆解企業流轉稅稅負達到13%以上。所得稅方面,企業當期確認銷售收入即要按季度繳納25%的企業所得稅。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拆解的企業享受國家補貼,占到總收入的50%以上,受周期較長影響形成較大資金時間性錯配,拆解企業需要使用緊張的流動資金繳納稅款。綜上,拆解企業面臨比一般企業更高的納稅資金負擔。
拆解企業在投資建設生產線過程中,生產線與公司發展戰略不匹配,建設完成后形成閑置資產或者產能使用不充分,或者運行成本過高限制使用;部分項目投資調研不到位,未充分考慮屬地環保、運輸等行政管理要求,導致機械設備無法安裝而閑置,形成額外經營風險、法律風險。
同時拆解企業為增加利潤增長點,進行了大量資產擴張,從投資效果看出現了企業發展戰略不清晰、投資遠離主業、后期跟蹤不足等問題,對行業發展前景、市場需求變動及目標企業分析不扎實,盲目進入一些偏離企業發展戰略的行業,同時受專業人員欠缺的制約導致管理不到位,形成沉重包袱。投資資金很多來自企業的對外負債,嚴重拖累企業經營資金的正常周轉。
拆解企業受困于經營資金緊張,生產過程頻頻出現顧此失彼、捉襟見肘的情形,沒有建立有效的統一資金管理體系。在實際工作中,各部門以自身利益為重,資金優先滿足自身需求;分子公司易出現多囤積資金的情況,占用資金遠大于實際需求,更有公司隱瞞新取得的銀行授信,擅自提取貸款,為公司埋下信貸風險。在各公司管理中,沒有明確財務部門在公司資金調配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被動與其他部門協作開展工作,無制度保障,實質上削弱了財務部門對資金的監管力度,造成企業整體資金風險。
在資金調動過程中,存在對下屬公司經營情況不了解,真實資金需求量不精確掌握,導致有限資金未被充分利用,無法高效轉化為企業利潤,反而增加公司整體財務負擔,降低管理效果。此外,隨著公司管理層級的增加,管理力度呈現遞減的情況,可能出現部分資金以預付款方式流出企業,甚至出現“小金庫”等違法、違規行為。
2021是實施“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全球經濟恢復和政策轉向節奏仍不明朗,為更好發展企業第一要保證生存,要樹立“現金為王”的管理理念,確保充足的資金是企業正常經營的根本。
(1)建立嚴格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拆解企業應當建立應收賬款責任劃分制度,明確應收賬款主管部門、每筆應收賬款的負責人,并將應收賬款回款時間、月末余額等指標作為季度、年度考核依據,與相關人員績效獎金等直接掛鉤;建立審慎的應收賬款信用額度,完善調查、走訪,通過工商、稅務、征信等渠道獲得最新信息,避免與有買賣糾紛訴訟歷史的企業、被列為被執行人或者失信企業合作;建立法務-銷售聯動機制,一旦發現客戶應收賬款逾期盡快啟動法務程序,維護企業合法利益,并建立“黑名單”避免后期合作。
(2)擴大法人客戶比例,合理使用商業信用。隨著國家多項環保政策的落地,大中城市垃圾分類、新農村環境治理不斷推進,大環衛與回收網絡的深度融合,拆解企業可積極參與相關項目公司加強合作獲得穩定貨源;還應當主動和家電銷售(平臺)公司、互聯網回收企業合作關系,完善回收網絡。通過建立穩定和合作關系,逐步擴大法人客戶供貨比例,適當延長賬期,保證合理應付賬款規模。
(3)提高生產計劃性,降低不必要庫存。拆解企業應統籌年度生產計劃,并按季度、月度進行分解,采購部門依據需求組織原材料,減少非必要庫存。要提升企業內部各部門間協作效率、建立信息化溝通平臺,使公司管理層、業務部門了解公司整體運行情況,按照市場供求關系調整采購、銷售策略,降低風險儲備整體規模。同時,利用期貨市場套期保值功能,對含銅、鋁、塑料等產品進行套期,規避價格波動風險,做到產成品有序銷售,提高資金周轉效率。
(1)通過系統設計降低稅收綜合負擔。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為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個重點工作推進,政府部門出臺了大量的優惠政策,因政策制定部門管轄范圍、調整重點各異,形成了個別行業、個別地區甚至個別產品的優惠政策疊加效應。拆解行業應當結合自身經營特點,利用優惠政策組合使用,達到1+1>2的效果。例如國家西部大開發企業所得稅減免優惠政策,資源綜合利用所得稅優惠政策、綜合資源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機械設備一次性扣除政策等,從而降低企業實際稅負。
(2)合理延遲稅收繳納時間。企業各項稅款的繳納是企業承擔的法定義務,對企業意味著資金的直接流出。在嚴格遵守國家相關稅收政策的前提下,若可以將稅收繳納的時間合理推遲,則意味著企業獲得了國家給予的無息貸款,可直接減輕拆解企業的資金需求。在簽訂合同過程中,要對責任和業務作出明確約定,例如銷售業務的完成則納稅義務同時產生,企業可以將銷售業務分拆,達到延后確認收入的目的。
(1)嚴格控制新增投資項目,嚴把投資規模。拆解企業面臨后疫情時代的復雜經濟形勢、金融和資金的扶持政策逐步退出的現狀,企業應明確表明收緊投資、最低限度投資的態度。一是審慎制定年度投資計劃及預算,不予審批未納入預算的項目;二是企業結合自身經營和資金情況,量入為出,杜絕沖動決定;三是制定系統投資管理和考核辦法,規范各項投資決策,避免資源浪費或者資金鏈高度緊張的風險;四是強化后評估機制,與相關責任人績效薪酬直接掛鉤,落實獎懲制度。
(2)財務管理工作要貫穿投資項目全過程。拆解企業計劃新的投資項目時,新增項目要選擇利潤大的公司或業務,能短時間對整體帶來增量現金流入;新增項目要規避高風險的領域、處于風口的項目,充分考慮國有企業投資決策流程等因素,防止成為“接盤俠”。投資項目實施過程中財務部門要重點關注市場變化,及時更新項目盈利預測等數據。投資項目竣工后財務、審計要參與工程量、造價決算等審計,降低整體費用。項目投入運營后財務管理要重點關注實際運營與計劃執行的差異,及時提出改進意見等,確保項目事項盈利水平,有效增加企業經營資金。
(1)明確資金集中管理,總部統籌安排。下屬公司閑置資金要上繳總部,撥付給有資金缺口的公司,充分發揮資源協同優勢,降低外部負債規模,降低財務成本;向下屬公司派駐財務總監、財務經理,加強財務管控,提供政策執行力,明確財務負責人的職責,建立定期工作匯報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建設供應鏈系統、核算一體化系統,通過信息化手段如手機App及時掌控集團資金、產供銷等數據。
(2)完善制度建設,規范資金調撥。要制定資金調動審批流程,明確資金用途,強化全過程監管責任。主要措施如下:監管借款資金使用的責任落實到人,下屬公司借款由總部財務部負責監督。下屬公司新取得金融機構授信需向總部財務部報備,總部財務部統籌提款時間、提款金額,子公司負責執行。下屬公司需定期報送資金使用情況分析,總部財務部發揮會計稽核作用。通過用友供應鏈、預算等系統,監控子公司的業務流、資金流,做到資金全程、動態、可視化管理。明確應收款項管理責任人,一般由下屬公司法人為第一責任人,納入年度考核,考核結果與子公司領導班子績效掛鉤。公司整體資金供需堅持年度預算管理,剛性控制;下屬公司按照審定后資金預算安排資金使用。明確財務部門在公司資金調撥中的核心作用,各職能部門協助財務系統保證公司資金運行的穩定。借助外部中介機構的年審、專項審計發現管理漏洞。
拆解行業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投身到國家資源循環體系建設中,借助國家經濟發展快速成長,提高自身實力和科技含量,同時加強自身資金管理的精細化程度,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為推進“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