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珍
(深圳市尚格實業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00)
共享經濟不斷發展客觀上為靈活就業人員提供了非全天上班的工作機會,同時共享經濟平臺化發展還為企業與靈活就業人員信息互通有無給予支持,消除“找崗位”“找人才”之間的壁壘,為人才盡快上崗提供條件。然而,有些企業因靈活就業人員管理欠佳,出現靈活就業人員流失率高、穩定性差、管理成本高等消極現象,與人力資源開發及工作團隊優化建設的初衷相悖。基于此,為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綜合管理有效性,研究共享經濟平臺下靈活就業人員的人力資源管理方略顯得尤為重要。
共享經濟從本質上講是線下服務者或閑散物品通過整合拿到線上進行交易并獲取效益的一種經濟模式。該經濟模式具有去中介化的特點,商業組織與勞動者的依附屬性隨之降低,勞動者可直接面向用戶提供產品或專業服務,同時靈活就業人員為更多的接觸有需求的目標受眾需借助共享經濟平臺發布消息,吸引更多潛在受眾關注這些消息,為雙方促成交易給予支持。在共享經濟平臺上企業可同時與諸多靈活就業人員溝通,對其工作能力、薪資要求等方面有所了解,可在單位時間內做出更為高效的用人決定,節約招聘人力成本、時間成本,繼而使企業靈活就業人員的管理成本得以降低。
共享經濟平臺疏通企業招募靈活就業人員的渠道,對靈活就業人員來講企業是諸多辦公場地其中之一,因為不用全天上班,所以并不需要完全按照企業的規定要求自己,如考勤制度、績效標準等。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靈活就業人員到崗后亦需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這就需要企業圍繞靈活就業人員創設配套的人力資源管理章程,根據其能力、崗位職責、工作時長等因素制定培訓、考評、獎懲等管理規定,使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更具人本性,滿足共享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開挖利用需求。
相較于簽訂合約較長的工作人員相比,靈活就業人員招聘與辭退流程簡單,對企業來講損失可降至最低,同時可根據企業發展實況及時解決人力資源配置問題。這對于規模小、業務量彈性大、人力資源管理精力有限的企業來講更有利,可將人力資源配置與共享經濟平臺關聯在一起,在此前提下及時網羅符合臨時崗位要求的靈活就業人員,與之簽訂短期的用人合約,使企業人力資源配置更為靈活,還無須在培訓、管理等環節多做投入,繼而凸顯共享經濟平臺下的靈活就業人員的人力資源管理價值。
當前有些企業較為排斥推行“共享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主要源于固有人才培訓機制健全,認為靈活就業人員占比上漲容易擾亂工作秩序,尤其是兼職較多的就業人員還可能泄露企業重要信息,對企業營運的穩定性、安全性帶來負面影響。2016年澳門召開世界分享經濟高峰論壇,針對國際分享經濟人才交流、運營、投資合作等方面進行探討,這足以印證企業發展共享經濟及利用共享經濟平臺謀求發展已經成為了大趨勢。基于此,企業要改進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為在共享經濟平臺上加強靈活就業人員管理奠定基礎。
在漫長的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活動中企業不斷積累經驗并調整管理舉措,為的是有效利用人力資源并為戰略性發展助力。管理原則是人力資源開發、聚合、利用經驗的升華,為企業有條理、有方向的應用人力資源給予支持。因為部分企業缺少立足共享經濟平臺針對靈活就業人員進行管理的經驗,加之對“共享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不夠認可,所以存在管理原則缺位的問題,很難將共享經濟理念滲入人力資源管理的范疇。
通過對部分企業的靈活就業人員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進行分析可知,面試、培訓、考核等環節一個不少,雖說崗位靈活,但硬性要求較多,如每天必須上夠6個小時、每周一參加部門例會等,這對靈活就業人員來講容易喪失吸引力。剛性過強的管理模式經實踐證明并不能挖掘靈活就業人員的潛能,相反會加大這部分人才的流失率。為避免出現上述現象要企業在共享經濟平臺支撐下改進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
共享經濟發展是大勢所趨,是公眾模式的延展,可有效利用公共資源,這其中包括人力資源,對于靈活就業人員來講可打破了解企業用人信息的壁壘,人員與企業交流免受時空限制,使人員可與用人崗位高效對接。然而,當前共享經濟平臺監管不嚴是客觀事實,許多共享經濟項目的曇花一現說明處于“野蠻生長”狀態的經濟活動需要制度加以約束,以免讓企業、靈活就業人員及其他參與經濟活動的一方利益受損。
共享經濟平臺在我國處于初步形成與發展階段,為使該平臺能滿足企業管理靈活就業人員的需求,需賦予基于共享經濟平臺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性,為共享經濟理念多角度滲入企業管理靈活就業人員的工作中給予支持。受企業不重視共享經濟以及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單一等因素影響,有些企業的“共享經濟+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性較差,有礙企業高效管理靈活就業人員。
重慶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自2006年成立以來專注于創建服務眾包交易平臺,使專業技術人員可通過該平臺流入企業。對于規模小、資金壓力大、人力資源管理機制并不成熟的中小微企業來講服務眾包交易平臺可替其承擔人力資源開發的壓力,還可享受頂級的專業服務,根據企業需要定制服務方案,有效化解靈活就業人員缺乏勞動機會與市場上的就業崗位閑置之間的矛盾,使企業可在服務眾包交易平臺的幫助下充分利用當今社會上的閑置資源。重慶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服務范圍較廣,包含營銷推廣、平面設計、軟件開發、動畫視頻等類目,雇主、服務商及人才規模均較大,可分享專業人員的技術、經驗、能力及智慧,依托共享經濟平臺與需要外包服務的一方創建合作關系,達到共享人力資源的目的。重慶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的成功說明新時代的企業需要通過共享經濟平臺網羅人力資源,通過專業服務解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難題。這就需要企業能樹立“共享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意識,在人力資源開發中重視共享經濟,為招募更多優秀的靈活就業人員給予支持。
第一,管理泛化原則。在共享經濟平臺下的企業需改變“員工”這一定義,要用分享技術、經驗、能力、智慧的個人替代與企業簽署勞動協議的員工,在此基礎上從共享經濟平臺吸引更多的靈活就業人員,為更多有能力身兼數職的人才提供就業機會,還可利用靈活就業人員的多維技能助力企業創造更高效益。第二,人力資本優先原則。在企業中的人力資本主要是指在勞動者經驗、技能、知識、智慧等綜合素質加持下所創造的價值,企業管理經驗表明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動力之一。當前企業通過創新探索資源消耗的新途徑,而“人”即人力資本是創新實踐的重中之重,這表明質量較高的人力資本將成為企業獲取高收益的核心,尤其是邊際報酬遞增的靈活就業人員在企業發展中起到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基于此,企業在共享經濟平臺下要推行人力資本優先原則,在該原則指引下網羅更多利于企業持續發展的靈活就業人員。第三,用工外部性原則。企業改革是21世紀競爭發展的主旋律,針對人力資源管理來講強調以人為本柔性管理的重要性,同時核心競爭依舊是人才,企業渴求優秀員工,期許工作團隊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共享經濟平臺為企業招聘靈活就業人員提供良機,這些人員可依據企業要求提供非標服務,依托網絡與企業靈活對接,使企業有能力超越時空選聘優質人才。
共享經濟平臺成功幫助企業選聘靈活就業人員說明IT技術可為人力資源管理賦能,為使企業科學高效地應用人力資源其要使用IT技術豐富靈活就業人員管理模式。與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相比,基于共享經濟平臺的管理對大數據、物聯網、云存儲、虛擬現實、5G通信等技術更為依賴。在移動互聯時代辦公軟件不斷增多,如有道云筆記、QQ、釘釘等,移動辦公用“PC+CP”模式代替“PC”模式,同時共享經濟企業開發App,為企業享受優質的共享經濟服務提供了條件。基于此,新時代企業可通過移動辦公軟件、平臺App等媒介達到了解靈活就業人員信息并預約線上面試、在線培訓的人力資源管理目的。靈活就業人員可借助網絡與企業負責人對接,在此基礎上匯報工作進度、上傳工作資料、工資結算,使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更加高效。企業還可與第三方服務平臺合作,通過第三方對靈活就業人員進行管理,減輕企業管理靈活就業人員的壓力,同時第三方服務平臺因為掌握靈活就業人員更多的信息,所以管理起來能更加的得心應手。
第一,在健全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優化管理制度,部分靈活就業人員并未選擇從共享經濟平臺與企業對接的原因在于擔心薪資無法如期發放,認為企業存在虛報信息的可能,為了“眼見為實”選擇跳過共享經濟平臺,這不僅浪費企業與靈活就業人員的時間成本,還降低了人力資源的共享性。為打消靈活就業人員對企業招聘意圖、綜合實力等方面的顧慮,我國應立足共享經濟領域加大法治監督力度,以免共享經濟平臺為從用戶端賺取收益登發虛假信息并泄露用戶信息,通過法治性管理助推該平臺健康發展。第二,企業需將靈活就業人員與常規工作人員的管理制度區別開來,突出相關制度的靈活性與針對性,以追求更高效益為導向規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過多限制靈活就業人員的自由,為吸引更多有智慧、技術、經驗的靈活就業人員來到企業給予支持。第三,共享經濟平臺需協助企業管理靈活就業人員,從行業規范化發展角度切入頒布制度性文件,使接受共享經濟平臺服務的對象可與之劃清責權邊界,維系平等的合作關系,對共享經濟平臺服務領域相關專業術語(業務數據、靈活就業人員等)、管理服務范圍、制度要求、功能作用等方面做出明確規定,使企業可減輕靈活就業人員的管理壓力。
第一,針對新時代共享經濟平臺下的靈活就業人員人力資源管理實況進行分析,從企業用人需求、戰略發展等角度切入制定“共享經濟+人力資源管理”計劃,為企業逐步涌入共享經濟時代鋪平道路。第二,在與共享經濟平臺建立合作關系的過程中針對實踐計劃靈活予以調整。其目的是根據企業競爭發展實際情況聚合靈活就業人力資源,使該平臺可更好地配合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第三,在企業與共享經濟平臺階段性合作到期后反思自省,剖析“共享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優劣,發現管理問題,如共享經濟平臺功能性欠佳、企業與該平臺互動低效等,為該模式進一步調試提供依據,同時為共享經濟平臺優化改良指明方向,繼而不斷提升共享經濟平臺管理靈活就業人員的水平。
與企業相比共享經濟平臺作為第三方服務機構所掌握的用人信息更充分、靈活就業人員管理經驗更多、對相關法規的研究更加深入,這就需要企業積極與之創建合作關系,確保第三方服務機構可為企業定制靈活就業人員管理方案,包含線上技能培訓、周期性薪資結算、績效考核等,使企業可提高靈活就業人員管理質量。
信息技術為企業管理靈活就業人員賦能,在與共享經濟平臺合作的前提下助其挖掘服務潛能,幫助企業開發、利用、保持人力資源。例如,共享經濟平臺可在靈活就業人員管理模塊下規設權限管理、要素認證管理、審批管理、消息管理等子模塊,針對企業用戶、個人用戶、代理商進行管理,確保登發在該平臺上的信息均真實有效。為做到這一點并提升服務水平該平臺還可規設風險控制子模塊,提供風險數據分析、風險調單管理、業務風險管理、風控檔案管理等服務,同時與信用機制掛鉤,加大靈活就業人員、代理商、企業信用等級考核及披露力度,為企業選聘優質靈活就業人員給予支持。
在“共享經濟+人力資源管理”下管理人員不僅需掌握專業技能,還需能在網絡時代探索人力資源管理新路徑,能接受共享經濟理念,自覺在靈活就業人員管理中滲入該理念。基于此,企業要培養共享經濟時代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定期組織其研究靈活就業人員管理案例,學習前沿理論及管理舉措,有效增強駕馭“共享經濟+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能力。當前企業管理人才培養方法單一并有礙人才的成長,建議企業能與共享經濟平臺合作選聘善于培訓的靈活就業人員,每月定期給管理人員上4節~6節課,彌補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培養專業性不足的缺陷,充分利用源自共享經濟平臺的管理資源。
綜上所述,企業與共享經濟平臺合作針對靈活就業人員進行管理具有節約企業靈活就業人員管理成本、推動企業調整人力資源管理對策、利于企業增強人力資源配置能力的必要性。基于此,企業要在樹立與共享經濟合作的人力資源管理意識的前提下改進靈活就業人員管理理念,還需明確管理原則、豐富管理模式、完善管理體系及制度,同時建議企業積極與第三方專業平臺合作,挖掘共享經濟平臺管理潛能,注重在共享經濟時代培養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繼而提升企業管理靈活就業人員的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