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實驗發展經濟學:理論、方法和困局*

2021-01-03 16:41:10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機制實驗方法

2019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項公布后,質疑聲隨即相伴而來,有人質疑隨機實地實驗方法 (簡稱RCT 法)本身,也有人質疑實驗研究與反貧困實踐的兼容性,還有人質疑這種研究的意義和高度。質疑者中不乏鼎鼎大名的學者,比如同樣長期研究貧困問題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A.Deaton)①Deaton,A.“Instruments,Randomization,and Learning about Development”.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10,48 (2):424-455.,不過即便迪頓對RCT 法提出了尖銳的批評,但也承認這是一種有價值的研究方法②Deaton,A.,and N.Cartwright.“Understand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Social Science&Medicine,2018,210:2-21.。實際上,專業性的質疑主要還是集中在RCT 法本身,且這類質疑并不僅僅局限在經濟學領域。自從1925年費希爾(R.Fisher)提出隨機實地實驗方法的基本思想和理論③巴納吉、迪弗洛和克雷默在其文章中強調了費希爾的貢獻。參見Banerjee,A.,Duflo,E.,and M.Kremer.“The Influence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Research and on Development Policy”.The State of Economics,The State of the World Conference,2016.,它相繼在農業、醫學、工業工程等領域大放異彩,比如它成為醫學中的黃金標準④Bothwell,L.,Greene,J.,Podolsky,S.,and D.Jones.“Assessing the Gold Standard—Lessons from the History of RCT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6,374 (22):2175-2181.。而經濟學領域雖然在此期間也逐步引入RCT 法,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巴納吉 (A.Banerjee)、迪弗洛 (E.Duflo)和克雷默(M.Kremer)為代表的經濟學家在發展經濟學領域廣泛使用該法,并使得發展經濟學重新煥發生機,RCT 法才真正得到經濟學家的重視。

一、實驗經濟學引入發展經濟學的背景和歷程

發展經濟學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缺乏理論和科學研究方法所致。早期的發展經濟學更多地從地方實踐中提煉理論和經驗,并據此上升到政策設計。由于這種地方實踐僅僅是局部觀察,缺乏一般性,導致后來出現普遍的政策失靈,使得發展經濟學備受質疑。盡管后來一些發展經濟學家試圖把地方發展經驗和主流理論與方法結合起來,進而形成了所謂的發展微觀經濟學、發展宏觀經濟學等分支①普蘭納布·巴德漢、克里斯托夫·尤迪:《發展微觀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皮埃爾·理查德·阿根諾、彼得·蒙蒂爾:《發展宏觀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但這樣做的一個直接后果就是,發展經濟學作為一個獨立學科慢慢消失了,其研究的問題則分別轉化為主流的微觀和宏觀經濟問題的一部分,以至于發展問題只是主流經濟學在特定局限條件下的應用。

研究發展問題所面臨的最大困難在于地方實踐的獨特性。如何從特定局限條件下的實踐中推斷出具有一般性的理論見解和政策思路? 這需要借助科學的方法對實踐的效果本身做出評估。發展經濟學走入低谷,就是因為缺乏科學評估地方實踐的研究方法。就實踐談實踐,不講局限條件地將某種特定實踐經驗輕易推廣到其他情景,常常會陷入外部有效性的困境,從而讓發展政策備受質疑。在實驗方法興起之前,盡管很多研究者努力采用傾向得分匹配、雙重差分和斷點回歸等技術來控制地方實踐評估中的偏誤②比如貝特蘭等對雙重差分方法的檢驗和質疑。參見Bertrand,M.,Duflo,E.,and S.Mullainathan.“How Much Should We Trust Differences-in-Differences Estimat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4,119 (1):249-275.,但正如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弗洛和克雷默所指出的,即便采用這些技術,仍然可能存在各種未知的偏誤,從而錯誤估計政策效果③Duflo,E.,and M.Kremer.“Use of Randomiz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Development Effectiveness”.In Pitman,G.K.,Feinstein,O.N.,and G.K.Ingram (eds.).Evaluating Development Effectiveness,Vol.7.New Brunswick,NJand London,UK:Transaction Publishers,2005,pp.205231.。而隨機實地實驗方法以及后來興起的其他實地實驗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過去舊有方法的不足,有效降低政策評估的偏誤,從而有助于人們尋找更準確的政策設計路徑。如巴納吉和迪弗洛指出的,實地實驗在理論檢驗、數據采集、評估和改善政策的外部有效性、可復制、細致干預及尋找政策的局限條件等方面都具有較大的優勢④Banerjee,A.,and E.Duflo.“An Introduction to the‘Handbook of Field Experiments’”.In Banerjee,A.,and E.Duflo(eds.).Handbook of Field Experiments,Vol.1.Amsterdam:Elsevier,2017,pp.124.。

實驗方法和發展經濟學的結合可謂天作之合。20世紀90年代初,印度為改進女性的基層政治參與,立法要求各邦必須為女性提供三分之一的行政村負責人席位,村莊的選擇采取隨機方法。這相當于構造了一個天然的隨機實地實驗。查托帕迪 (R.Chattopadhyay)和迪弗洛抓住這一難得的研究機會,運用隨機實地實驗方法研究女性領導人對政治決策的影響。⑤Chattopadhyay,R.,and E.Duflo.“Women as Policy Makers: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Policy Experiment in India”.Econometrica,2004,72 (5):1409-1443.這項研究的成功令一些新銳經濟學家備受激勵,這些學者開始構思并嘗試在欠發達地區開展類似的實地實驗,以評估某些地方實踐的績效,以期為政策設計提供更好的依據。與此同時,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也試圖科學評估已有的社會服務實踐,并在此基礎上改進設計,以提高社會服務的績效。特別是在反貧困方面,一些機制在各地區地方實踐中取得了成功,而另一些機制則缺乏效果,因此實踐者迫切需要經濟學家給出解答。正是在這種大背景下,包括巴納吉、迪弗洛和克雷默等在內的新銳經濟學家與相關地區的地方政府及NGO 合作,開展了一系列隨機實地實驗研究,內容遍及反貧困、教育、健康等多個公共領域,并發現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助推機制,切切實實改進了當地老百姓的福利。

正因為隨機實地實驗及其他實地實驗方法在政策評估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針對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地方實踐的研究開始廣泛運用這類方法,并由此形成一股新的發展經濟學的研究潮流。克雷默等用“行為發展經濟學”一詞概括了這些研究進展①Kremer,M.,Rao,G.,and F.Schilbach.“Behavioral Development Economics”.In Bernheim,B.D.,Della Vigna,S.,and D.Laibson (eds.).Handbook of Behavioral Economics: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1.Vol.2.Amsterdam:Elsevier,2019,pp.345-458.,宣告新的發展經濟學的復活,并意味著作為一個學科的發展經濟學的新分支的誕生。如果把近三十年發展經濟學的實驗研究和傳統發展經濟學做一個對比,新的發展經濟學具有如下五個鮮明特點:第一,研究對象不再局限于地方實踐的經驗總結,而是針對地方實踐的一般性研究,并且更強調隨機性和可復制性,從而可以顯著改進相關研究的外部有效性。第二,研究方法不再局限于地方實踐的既定數據采集和計量分析,而是通過實驗方法生成相關數據,并基于這些數據對特定的政策和機制進行評估,從而使相關研究避免了地方特色的影響。第三,研究的意圖不再是被動地提煉理論,或者說不再依據具體的地方實踐來形成地方特色的理論,而是從某些理論邏輯出發,進行實驗設計。這樣既可以有效證偽理論,也可以主動發現新的理論。第四,研究的多樣性大大提高。實驗方法本身并不局限于隨機實地實驗,其他實地實驗方法同樣可以運用,甚至可以結合實驗室實驗進行特定的機制研究。這就可以根據實際問題匹配相應的方法,不僅可以讓研究更具有針對性,大大提高研究的內部有效性,而且還能大幅度增進研究的靈活性。第五,在政策設計上,擺脫了傳統發展政策的空洞化和盲目性,尋求干預政策和助推政策的有效組合,更有針對性地矯正政府、市場、其他中間組織以及參與人的行為。

二、近三十年實驗發展經濟學的主要理論貢獻

與傳統的發展經濟學關注宏大主題不同,實驗發展經濟學更關心一個具體領域中的一些具體機制的可實施性及其效果。近三十年來,實驗發展經濟學家在教育、衛生健康、收入和儲蓄等領域進行深度耕耘,做出了卓有成效的研究。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發展經濟學的固有思維,揭示了一些新的視角和新的因果關系,發現了一些新機制。事實上,有些新的研究成果已經改變了相關領域的政策設計,并正在發揮積極作用。

(一)教育領域的發現

對欠發達經濟體而言,人力資本水平低是一個普遍存在的關鍵問題,如何通過教育來提高人力資本水平? 傳統發展經濟學給出了部分政策設計思路,但并沒有起到合意的效果。究其原因,是相關教育政策要么受限于特定的地方實踐的局限條件,要么為了滿足普適性,而過于原則化,缺乏制度的適應性。實驗發展經濟學家通過實驗方法研究發現,教育領域的一些細節因素被忽略了,而恰恰是這些細節決定了政策的成敗。具體來說,這些細節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降低上學成本。教育有助于提高收入水平,這是個共識性觀點②Duflo,E.“Schooling and Labor Market Consequences of School Construction in Indonesia:Evidence from an Unusual Policy Experi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91 (4):795-813.,但欠發達經濟體所面臨的一個難題在于,即便教育得到重視,當地低收入家庭也很難負擔高昂的上學費用,從而導致這些家庭的孩子很少接受教育,這是造成欠發達經濟體人力資本水平低的重要原因。除了依靠政府推進義務教育外,一些旨在降低上學成本的助推機制被廣泛采用,“現金轉移項目”是其中之一。比如,舒爾茨(T.P.Schultz)的實地實驗研究發現,通過為墨西哥貧困家庭的母親提供教育補助,能夠有效改善孩子的受教育機會。①Schultz,T.P.“School Subsidies for the Poor:Evaluating the Mexican Progresa Poverty Program”.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74 (1):199-250.在此基礎上,巴里 (J.Berry)進一步發現,當父母認知能力較強時,對父母提供激勵能使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反之,當孩子的父母認知能力較差時,直接對孩子提供激勵的效果更好。②Berry,J.“Child Control in Education Decisions:An Evaluation of Targeted Incentives to Learn in India”.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2015,50 (4):1051-1080.另一些機制包括向貧困地區的孩子提供免費的教科書、知識彩圖繪本和校服等學習和生活用品,但這些助推機制效果各異。一些研究發現,免費提供教科書或者繪本有效提高了學生和老師的課堂參與率,但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只有短期影響。③Glewwe,P.,Kremer,M.,and S.Moulin.“Many Children Left Behind?Textbooks and Test Scores in Kenya”.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2009,1 (1):112-135;Glewwe,P.,Kremer,M.,Moulin,S.,and E.Zitzewitz.“Retrospective vs.Prospective Analyses of School Inputs:The Case of Flip Charts in Kenya”.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74 (1):251-268.同樣,免費提供校服在短期內可以使最初不擁有校服的學生缺勤率降低55%,但從八年的時間線來看,該措施并沒有明顯地延長學生的受教育年限。④Evans,D.,and M.Ngatia.“School Costs,Short-Run Participation,and Long-Run Outcomes:Evidence from Kenya”.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8421,2018.

(2)合理激勵學生和教師。盡管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通過義務教育制度和一些助推機制大幅度降低了上學成本,但仍然存在數量眾多的輟學兒童。學者們認為這可能和有效激勵的缺失有關,并由此推測獎學金制度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比如,克雷默等的實驗研究發現,給學習好的女生發放獎學金,會持續提高這些女生的學習成績,并且會同時提高這些女生的男同學們的學習成績。而后者可以看作是獎學金制度產生的政策溢出效應。⑤Kremer,M.,Miguel,E.,and R.Thornton.“Incentives to Lear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9,91(3):437-456.

由于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及學習成績還取決于教師的能力和努力,有效激勵教師的行為就顯得非常重要。一些地方把教師作為公務員類型來激勵,通常的做法是采取工資加獎金制度,把教師獎金與學生的培養狀況和成績掛鉤。然而,格萊維(P.Glewwe)等的實地實驗研究發現,獎金制度不僅沒有顯著提升教師的到課率,而且更麻煩的是,這種做法激勵教師設法快速提高學生成績,而不是提升知識水平。⑥Glewwe,P.,Ilias,N.,and M.Kremer.“Teacher Incentives”.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2010,2(3):205-227.另一些地方則采取了合同制的做法。迪弗洛、迪帕 (P.Dupas)和克雷默的研究發現,與公務員教師相比,合同制教師面臨續約壓力,其教學努力程度會更高,教學綜合績效會更好。⑦Duflo,E.,Dupas,P.,and M.Kremer.“Peer Effects,Teacher Incentives,and the Impact of Tracking: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Evaluation in Keny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1,101 (5):1739-1774.此外,有些研究還發現引入家長的監督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⑧Duflo,E.,Dupas,P.,and M.Kremer.“School Governance,Teacher Incentives,and Pupil-Teacher Ratios: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Kenyan Primary Schools”.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15,123 (C):92110.

(3)完善教學服務。學校的基礎設施投入、制度安排以及教學服務等對教育質量的改進至關重要。⑨Kremer,M.,and A.Holla.“Improving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ing World: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Randomized Evaluations?”.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2009,1 (1):513-542.迄今的研究發現,教學服務的助推機制設計可以顯著提升教育質量,例如,教學中增設一個環節,為學生提供明確的教育回報率信息,這一助推機制可以有效降低輟學率10Jensen,R.“The(Perceived)Returns to Educ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Schooling”.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0,125 (2):515-548.;為學生提供計算機,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計算能力訓練,從而可以持續提高學生的成績。①Banerjee,A.,Cole,S.,Duflo,E.,and L.Linden.“Remedying Education:Evidence from Two Randomized Experiments in Indi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7,122 (3):1235-1264.另外,研究也發現學校參與提供一些公共衛生服務可以有效改善教育狀況。比如,學校有組織地為學生提供藥物治療可以有效避免腸道蠕蟲病的大規模傳播,可以有效減少學生因病曠課的情況②Miguel,E.,and M.Kremer.“Worms:Identifying Impacts on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the Presence of Treatment Externalities”.Econometrica,2004,72 (1):159-217.,進而有效提高學生入學率,改善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衛生健康領域的發現

一般來說,發展中國家和地區普遍存在衛生條件差、疾病防范意識不足、生活習慣落后及特殊的地理環境因素等問題,眾多低收入人口飽受疾病的困擾。疾病的大規模傳播極大地損害了人們的身體健康,不僅大幅降低人力資本水平,而且耗費大量的醫療資源,嚴重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阻礙了當地居民福利水平的改善。實驗經濟學家研究發現,這些地方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衛生健康支出結構扭曲,高昂的醫療衛生支出和低水平的預防保健支出并存,此時,稍微增加預防性健康投資就可能大幅度改善衛生健康現狀。③Dupas,P.“Health Behavi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nual Review of Economics,2011,3 (1):425-449.具體而言,調整衛生健康支出結構的助推機制主要有:

(1)推廣預防性健康用品。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機構往往通過補貼的方式激勵貧困地區的家庭購買預防性健康用品。然而,這類補貼支出很高,但效果有限。一個原因在于這些物品的微觀價格機制的作用被忽視了。預防性健康用品的定價很重要。科恩 (J.Cohen)等就此問題,分別對長效抗瘧疾驅蟲蚊帳和家庭飲用水消毒劑的定價策略進行了實驗研究。④Cohen,J.,and P.Dupas.“Free Distribution or Cost-Sharing? 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Malaria Prevention Experiment”.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0,125 (1):1-45;Ashraf,N.,Berry,J.,and J.M.Shapiro.“Can Higher Prices Stimulate Product Use?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in Zambi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0,100 (5):2383-2413.在肯尼亞和贊比亞的兩項實地實驗中,這些研究者將預防性健康用品分別按照不同的價格向人們出售。實驗結果發現,當這類物品定價較高時,價格可以把那些更傾向于使用這類產品的人篩選出來,但這些產品的使用概率變化很小。與之不同,通過向貧困家庭提供免費的預防性健康用品,則可以有效提高這類物品的使用概率,同時產生顯著的正外部性。也就是說,這類產品的定價策略應著眼于提高產品的使用率。此外,其他相關的研究還發現,預防性健康投資存在家庭結構差異。比如,母親更愿意為孩子的健康進行投資⑤Meredith,J.,Robinson,J.,Walker,S.,and B.Wydick.“Keeping the Doctor Away: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Investment in Preventative Health Products”.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3,105:196210.;提供與疾病相關的信息或要求家庭做出購買承諾都不會顯著增加預防性產品的購買⑥Dupas,P.“What Matters(and What Does Not)in Households'Decision to Invest in Malaria Preven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9,99 (2):224230.。這意味著助推機制的設計應更有針對性。

(2)重視公共衛生服務。欠發達地區通常更重視經濟發展,而對公共衛生服務的投入不夠。實際上,現有的實地實驗研究表明,在預防各種流行病方面,公共衛生服務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例如,克雷默等在肯尼亞的研究發現,采用管道引流源頭水技術,可以有效保護飲用水的水質,使得飲用水受到糞便污染的概率下降66%,兒童腹瀉的患病率下降近四分之一。⑦Kremer,M.,Leino,J.,Miguel,E.,and A.P.Zwane.“Spring Cleaning:Rural Water Impacts,Valuation,and Property Rights Institu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126 (1):145-205.其他一些研究同樣發現了公共衛生服務的巨大作用。例如,為個人提供HIV 檢測結果可以增加HIV 陽性患者購買避孕套的概率①Thornton,R.“The Demand for,and Impact of,Learning HIV Statu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98 (5):1829-1863.;定期定點提供疫苗接種服務可以使貧困地區的幼兒疫苗接種率由6%上升至18%,并且發放小型實物激勵和依靠社區中心人物傳遞信息都對進一步提高接種率有促進作用。②Banerjee,A.,Duflo,E.,Glennerster,R.,and D.Kothari.“Improving Immunisation Coverage in Rural India:Cluster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Evaluation of Immunisation Campaigns with and without Incentives”.BMJ: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10,340:1291;Banerjee,A.,Chandrasekhar,A.G.,Duflo,E.,and M.O.Jackson.“Using Gossips to Spread Information: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Two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19,86 (6):2453-2490.不僅如此,公共衛生服務還具有顯著的正溢出效應。一些研究發現,給一所學校的學生發放驅蟲藥物治療相關疾病時,不僅該學校學生的寄生蟲患病率顯著下降,而且所在區域相鄰學校的學生的寄生蟲患病率也顯著下降了。③Miguel,E.,and M.Kremer.“Worms:Identifying Impacts on Education and Health in the Presence of Treatment Externalities”.Econometrica,2004,72 (1):159-217.另外,公共衛生宣傳活動的作用也不容小覷。比如,在學校開設HIV/AIDS的教育課程可以有效減少性傳播疾病的風險。④Duflo,E.,Dupas,P.,and M.Kremer.“Education,HIV,and Early Fertility: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Keny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5,105 (9):2757-2797.

(3)避免不良生活習慣。避免某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尤其是抽煙、酗酒等成癮行為,能夠顯著改善人們的健康水平。實驗發展經濟學的研究發現,自我控制機制的設計有助于人們戒除不良生活習慣。比如,吉內(X.Giné)等和席爾巴赫 (F.Schilbach)就發現,承諾機制能幫助貧困人口顯著改變抽煙和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⑤Giné,X.,Karlan,D.,and J.Zinman.“Put Your Money Where Your Butt Is:A Commitment Contract for Smoking Cessation”.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2010,2 (4):213-235;Schilbach,F.“Alcohol and Selfcontrol:A Field Experiment in Indi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9,109 (4):1290-1322.值得注意的是,承諾機制有其局限性,因為其作用依賴一定的條件,以至于在特定情況下這種機制反而可能會使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更糟。⑥Bai,L.,Handel,B.,Miguel,E.,and G.Rao.“Self-control and Demand for Preventive Health:Evidence from Hypertension in India”.NBER Working Paper No.23727,2017.

(三)收入和儲蓄領域的發現

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和儲蓄是欠發達經濟體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實驗發展經濟學在這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貢獻。

(1)提高收入的助推機制設計。與發達經濟體不同,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非正式就業現象比較普遍,自我雇傭崗位占比較高,流動性較大,崗位的附加值較低。⑦Kremer,M.,Rao,G.,and F.Schilbach.“Behavioral Development Economics”.In Bernheim,B.D.,Della Vigna,S.,and D.Laibson (eds.).Handbook of Behavioral Economics: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1,Vol.2.Amsterdam:Elsevier,2019,pp.345-458.同時,農民、農民工和普通服務業從業人員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貧困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這些人口的抗風險能力差,所在行業的生產率水平低,價值創造能力弱,這就導致了貧困人口收支兩難的窘迫局面。迪弗洛、克雷默和羅賓遜(J.Robinson)利用實地實驗研究了肯尼亞西部農村的農業生產,發現如果農民能夠合理地使用化肥,農業產出收入將非常可觀。⑧Duflo,E.,Kremer,M.,and J.Robinson.“How High Are Rates of Return to Fertilizer? Evidence from Field Experiments in Keny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98 (2):482-488.他們進一步設計了一個助推機制,要求在臨近施肥時,給購買化肥的農民提供一個限時折扣。結果這個機制顯著優化了農民購買和使用化肥的行為,使得農業產出和農民的農業收入得到了顯著提高⑨Duflo,E.,Kremer,M.,and J.Robinson.“Nudging Farmers to Use Fertilizer:Theory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Kenya”.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1,101 (6):2350-2390.,而且其效果優于當地政府此前采取的提前出售化肥代金券、承諾免費送貨上門等方法。此外,針對貧困地區靈活用工崗位勞動供給不足的問題,實驗發展經濟學家也發現了一些有效的助推機制。比如,與用工單位簽訂承諾工作量合同,會顯著提高勞動者的工作努力水平和工資收入①Kaur,S.,Kremer,M.,and S.Mullainathan.“Self-control at Work”.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15,123 (6):1227-1277.;或者,給定一個收入的參照目標,有助于將勞動者的勞動供給和收入維持在參照水平上②Dupas,P.,Robinson,J.,and S.Saavedra.“The Daily Grind:Cash Needs and Labor Supply”.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2020,177:399-414.。

(2)提高家庭儲蓄水平的助推機制設計。貧困人口收入不穩定,抗風險能力差,有計劃的儲蓄就顯得至關重要。實驗發展經濟學的研究發現,承諾機制的設計可以有效幫助認知能力較差的貧困人口提高儲蓄水平③Thaler,R.,and S.Benartzi.“Save More Tomorrow:Using Behavioral Economics to Increase Employee Savi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4,112 (S1):164;Ashraf,N.,Karlan,D.,and W.Yin.“Tying Odysseus to the Mast:Evidence from a Commitment Savings Product in the Philippin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6,121 (2):635-672.,特別是可以幫助貧困人口更合理地支配儲蓄。比如,迪帕和羅賓遜設計了專用于健康的承諾儲蓄賬戶,能幫助貧困地區增加至少66%的預防性健康投資。④Dupas,P.,and J.Robinson.“Why Don't the Poor Save More? Evidence from Health Savings Experimen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3,103 (4):1138-1171.相關研究還發現,給銀行儲戶發送提醒儲蓄的短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增加儲蓄的目的。⑤Akbas,M.,Ariely,D.,Robalino,D.,and M.Weber.“How to Help the Poor Informal Workers to Save a Bit: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in Kenya”.IZA Discussion Paper No.10024,2016.

三、關于實驗發展經濟學的爭議

實驗發展經濟學在近三十年迅速崛起,成為一個熱門的經濟學分支,巴納吉、迪弗洛和克雷默三位領軍人物功不可沒,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是遲早的事。海克曼 (J.Heckman)充分肯定了隨機實地實驗為經濟學帶來的巨大影響,但也指出,早期隨機實地實驗研究并未涉及參數估計、實驗結果的經濟解釋和政策相關性等深層次問題。⑥Heckman,J.“Randomization and Social Policy Evaluation”.In Manski,C.,and I.Garfinkel (eds.).Evaluating Welfare and Training Program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pp.201-230.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新一代實驗發展經濟學家努力改善隨機實地實驗方法,試圖解決海克曼等所指出的問題。雖然隨機實地實驗方法逐步得到了經濟學界的廣泛認可,但伴隨著實驗發展經濟學的成功,更大的爭議隨之而來。這些爭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隨機實地實驗方法究竟可靠與否? 二是實驗發展經濟學有一套統一的理論體系嗎?

對隨機實地實驗方法的質疑主要集中在外部有效性問題上。質疑者普遍認為,隨機實地實驗研究所得出的結論缺乏外部有效性,因而即便發展經濟學引入了隨機實地實驗方法,也無法擺脫地方特征的命運。事實上,傳統發展經濟學就是因為基于地方經驗的總結導致相關的研究結論缺乏一般性,從而被人詬病。現在,實驗發展經濟學試圖通過隨機實地實驗來解決地方經驗的局限,從而獲得外部有效性的大幅改善。然而,質疑者依舊認為這遠遠不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質疑來自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迪頓。在他看來,盡管隨機實地實驗是一種可行的研究方法,但和主流研究方法相比,其樣本還是過于特殊,以至于外部有效性的缺失使得實驗研究成果不具備推廣意義和應用價值。⑦Deaton,A.“Randomization in the Tropics Revisited:A Theme and Eleven Variations”.NBER Working Paper No.27600,2020.迪頓承認隨機實地實驗假設最少,能避免主觀偏見,但堅持認為隨機實地實驗很難準確估計樣本的平均處理效果,估計結果也僅適用于被試,很難推廣到非被試群體。隨機實地實驗不應該僅僅追求什么東西有用,而是應該追求“為什么這些東西有用”。①Deaton,A.,and N.Cartwright.“Understanding and Misunderstanding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018,210:2-21.實際上,迪頓正確指出了隨機實地實驗在因果推斷和機制識別方面的一些不足,而實驗發展經濟學家自身也越來越重視尋求融入更多的理論和方法,以解決這些不足。

隨機實地實驗的外部有效性備受質疑的另一個原因是它同樣可能依賴本地的各項特定條件,一旦這些條件發生變化,實驗結果就可能不顯著。這與傳統發展經濟學有類似之處。例如,實驗研究的確發現,免費發放教科書改變了肯尼亞農村兒童的課堂學習行為。②Glewwe,P.,Kremer,M.,and S.Moulin.“Many Children Left Behind?Textbooks and Test Scores in Kenya”.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Applied Economics,2009,1 (1):112-135.但對教科書資源不怎么匱乏的地區,免費發放教科書似乎就沒什么作用了。針對這一問題,實驗發展經濟學家試圖在不同地區進行可復制實驗,如果不同地區的可復制實驗的結果類似,就能夠說明所研究的機制具有一般性,也就解決了外部有效性難題。比如巴納吉等選取孟買和巴羅達兩個地點同時開展相同的教學助推實驗,得到了類似的實驗結果,這說明該研究是有外部有效性的。③Banerjee,A.,Cole,S.,Duflo,E.,and L.Linden.“Remedying Education:Evidence from Two Randomized Experiments in India”.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7,122 (3):1235-1264.問題在于,可復制實驗會面臨歸納謬誤。兩個地區實驗結果類似,不等于第三個地區的實驗結果也類似。這依然沒有徹底回答外部有效性質疑。

隨機實地實驗的核心在于良好的隨機化,這樣可以幫助研究者排除非實驗處理因素的干擾。但現實的實驗設計可能因為受到各種條件制約,無法做到良好的隨機化。比如,受制于當地的社會網絡、技術條件、語言、習俗、權威、官僚體系以及其他干擾因素等等,無法真正隨機獲取樣本。因此,一些研究者認為,研究者應該詳細報告針對防范估計偏誤的研究設計細節。不過,雖然RCT法存在很多估計偏誤,但這不意味著實驗結果不可靠。④Eble,A.,Boone,P.,and D.Elbourne.“On Minimizing the Risk of Bias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in Economics”.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No.7746,2016.隨機實地實驗的估計偏誤也可以通過特定的技術方法來解決。⑤Molina Millán,T.,and K.Macours.“Attrition in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s:Using Tracking Information to Correct Bias”.IZA Discussion Paper No.10711,2017.還有一些學者進行了不同估計方法的對比研究。比如,德赫加 (R.Dehejia)將六種常用的非實驗估計方法(工具變量、斷點回歸、直接匹配、傾向得分匹配、線性回歸和非參數方法)與隨機實地實驗方法進行對比,發現隨機實地實驗的內部有效性占優。假如實地實驗的被試范圍擴大,估計效果的外部有效性會接近非實驗估計方法。因此,這些方法各有優缺點,應該互補使用,而不是替代關系。⑥Dehejia,R.“Experimental and Non-Experimental Methods in Development Economics:A Porous Dialectic”.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2015,6 (1):47-69.隨機實地實驗還可能面臨一般均衡效應和溢出效應的質疑。研究者正試圖通過模型推演和優化實驗設計來捕捉這類效應。⑦Banerjee,A.,Banerji,R.,Berry,J.,Duflo,E.,Kannan,H.,Mukherji,S.,Shotland,M.,and M.Walton.“From Proof of Concept to Scalable Policies:Challenges and Solutions,with an Applic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17,31 (4):73-102.總之,和其他研究方法類似,隨機實地實驗方法有利有弊,實驗發展經濟學家正不斷努力,通過發展相關的理論,優化實驗方法,來更好地回應各方的質疑。

實驗發展經濟學的另一個問題是缺乏一個統一的理論體系。克雷默等用行為發展經濟學來概括近三十年實驗發展經濟學的貢獻⑧Kremer,M.,Rao,G.,and F.Schilbach.“Behavioral Development Economics”.In Bernheim,B.D.,Della Vigna,S.,and D.Laibson (eds.).Handbook of Behavioral Economics: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1,Vol.2.Amsterdam:Elsevier,2019,pp.345-458.,但似乎不是很確切。隨機實地實驗是方法,不是理論,克雷默等的定義僅僅適用于研究發展問題的行為因素,而不適用于研究非行為部分。例如,貧困地區的兒童輟學難題,從行為經濟學的視角考慮,可能是父母的短視或者其他認知偏見所致;相應的助推機制設計就是針對這些認知偏見進行行為干預,以圖解決子女教育激勵。而從非行為經濟學的視角看,兒童輟學恰恰是父母在給定約束下的理性決策,因為無法承擔上學成本,或者教育的預期回報率過低。這種情況下,機制設計就不是著眼于行為干預,而是基于成本收益和信息約束的機制設計,這意味著通行的補貼等政策是很重要的。

本文認為,發展經濟學近三十年最有影響的研究主要還是體現在隨機實地實驗的應用上,把這些領域中的新進展和新趨勢概括為“實驗發展經濟學”可能更為合理,因為這些研究是通過實驗方法來研究發展問題,可以基于行為經濟學的理論,也可以基于非行為經濟學的理論。實驗發展經濟學在理論上亟須解決兩大問題:一是理論內核。迄今實驗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和傳統發展經濟學在理論上并無實質性的關聯,只是都在關注發展問題。這就導致實驗發展經濟學更像是實驗經濟學在發展領域的一個應用,而不是推進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構建。而傳統發展經濟學自身也存在理論內核不清的難題。實際上,近三十年的實驗發展經濟學研究得到了很多有趣的結論,這些結論將有助于重構傳統發展經濟學的理論。從這個角度講,克雷默等提出行為發展經濟學的說法也許是一個好的方向,通過行為經濟學理論來重構傳統發展經濟學理論,可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探索。二是實驗發展經濟學擺脫不了實驗經濟學的固有弊端,即研究的問題過于細碎,而發展問題恰恰都是大問題、綜合性問題。細碎問題的深入研究從科學研究的視角是合適的,但從發展問題的解決視角是不合適的。用普里切特(L.Pritchett)的話來說,現有RCT 法研究的成果都構不成發展問題的重大因素①蘭特·普里切特在許多學術文章、公開講座和網絡平臺上表達過對于RCT 法的質疑。參見Pritchett,L.,and J.Sandefur.“Context Matters for Size:Why External Validity Claims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Do Not Mix”.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2014,4 (2):161-197;Pritchett,L.,and J.Sandefur.“Learning from Experiments When Context Matter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5,105 (5):471-475;Pritchett,L.“Using‘Random’Right:New Insights from IDinsight Team”.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Commentary and Analysis,December 10,2015;Pritchett,L.“Is Your Impact Evaluation Asking Questions That Matter? A Four Part Smell Test”.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Commentary and Analysis,November 6,2014.,很多時候實驗發展經濟學家提出的助推機制看起來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并沒有對既存的各種重要發展問題給出有效的整體性解決方案。這也是這些研究飽受詬病的地方。要避免這類不足,就需要將實驗方法和其他研究方法結合起來。即便是實驗方法本身,也需要考慮將隨機實地實驗和其他實地實驗及實驗室實驗方法有機結合起來,而不是僅僅強調隨機實地實驗本身。

四、實驗經濟學的本土化意義

實驗發展經濟學對我國尤其重要。我國改革開放的過程實際上是各種試驗的過程,但這種試驗不是實驗經濟學所講的實驗,因為通常試驗都是基于試點獲取經驗,并不考慮隨機性,不考慮干預機制的設計,沒有對照組和實驗組,也沒有數據的系統采集和深度挖掘。如果把試驗上升到實驗經濟學的實驗,將有助于降低試錯成本,改進政策調節的精準性。所幸,近年來隨機實地實驗研究開始在我國生根發芽,以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陸方文教授等為代表的學者做了一系列的實地實驗研究,相關研究成果令人關注。陸方文和羅俊等對實地實驗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系統的評述②陸方文:《隨機實地實驗:方法、趨勢和展望》,載 《經濟評論》,2017 (4);羅俊、汪丁丁、葉航、陳葉烽:《走向真實世界的實驗經濟學——田野實驗研究綜述》,載 《經濟學 (季刊)》,2015 (3)。。在實驗發展經濟學方面,研究者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反貧困兩大領域。教育領域的研究側重同群效應的檢驗。例如,陸方文等在一所中學中進行了隨機排座實驗,發現班級內的不同組群之間同樣存在同群效應,且該效應的強弱與女性鄰座學生的數量有關,這意味著可以通過合理的分組來改進教育績效①Lu,F.,and M.L.Anderson.“Peer Effects in Microenvironments:The Benefits of Homogeneous Classroom Groups”.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15,31 (1):91-122.;王春超和鐘錦鵬通過對小學生的隨機排座研究同樣發現了同群效應對學生非認知能力的影響②王春超、鐘錦鵬:《同群效應與非認知能力——基于兒童的隨機實地實驗研究》,載 《經濟研究》,2018 (12)。。反貧困研究方面,董志強和趙俊首次使用實地實驗方法研究了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行為,發現留守兒童更傾向于規避競爭,競爭偏好較弱,這勢必對其未來的成長產生負面影響。③董志強、趙俊:《“留守”與兒童競爭偏好:一項實地實驗研究》,載 《經濟學動態》,2019 (4)。莫(D.Mo)等研究了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行為,通過實地實驗研究發現,向這些孩子提供計算機輔助教學會顯著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④Mo,D.,Swinnen,J.,Zhang,L.,Yi,H.,Qu,Q.,Boswell,M.,and S.Rozelle.“Can One-to-One Computing Narrow the Digital Divide and the Educational Gap in China? The Case of Beijing Migrant Schools”.World Development,2013,46:14-29.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而實驗發展經濟學研究能夠為政策設計提供良好的理論支撐。正如陸方文教授所言,我國層出不窮的政策試點為實驗研究者們提供了一個“天然的大實驗場”⑤陸方文:《隨機實地實驗:方法、趨勢和展望》,載 《經濟評論》,2017 (4);陸方文:《隨機實地實驗:理論、方法和在中國的運用》,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可以預見,實驗發展經濟學在我國的普及和推廣,將有助于我國的治理現代化目標更好地實現。

猜你喜歡
機制實驗方法
記一次有趣的實驗
做個怪怪長實驗
自制力是一種很好的篩選機制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09 01:23:06
NO與NO2相互轉化實驗的改進
實踐十號上的19項實驗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
用對方法才能瘦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02:42:52
破除舊機制要分步推進
中國衛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12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47:34
捕魚
注重機制的相互配合
中國衛生(2014年3期)2014-11-12 13:18: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欧美gif| 国产天天射|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不卡无码网| 精品亚洲国产成人AV|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中文亚洲高清在线| 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色婷婷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AⅤ片青青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网色|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五月婷婷综合网| 激情综合图区|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好吊日免费视频| 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热门精品| 四虎永久免费网站| 欧美一级夜夜爽|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欧美亚洲国产视频| 欧美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伊人激情综合网|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 黄网站欧美内射| 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6|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 青草精品视频| 亚洲视频三级| 日韩无码真实干出血视频|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高清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88av在线| 国产91蝌蚪窝| 性视频一区| 91精品网站|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午夜老司机永久免费看片| 欧美h在线观看|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亚洲第一成年免费网站| 国产自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五月天久久综合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自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无码AV永久免费网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亚洲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 久久久91人妻无码精品蜜桃HD|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va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免费|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午夜毛片福利| 在线观看免费黄色网址|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日本国产精品|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日韩毛片免费| 制服丝袜 91视频| 国产理论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超碰免费91|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