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
在所有腦血管疾病中,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占很大比重,其病理生理過程復雜,治愈難度大,死亡率和殘疾率高。急性腦梗死的核心病理生理為中心壞死及周圍缺血半暗帶形成,現代治療急性腦梗死的基礎是盡早挽救缺血半暗帶[1,2]。重建側支循環能夠有效縮小梗死灶容積[3]。依達拉奉是一種自由基清除劑,目前已廣泛用于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治療中,能夠有效阻止腦水腫進展[4],從而為側支循環的建立提供良好條件。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總皂苷,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環、抑制氧自由基、保護神經細胞等藥理作用[5,6]。本研究探討了血栓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4 月~2020 年3 月本院收治的144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為首次發病,且發病時間至入院時間不超過48 h,排除腦出血、周圍血管栓塞疾病、既往有顱腦手術史、認知功能障礙、癡呆等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各72 例。研究組:男40 例,女32 例;年齡45~81 歲,平均年齡(68.53±9.44)歲。對照組:男42 例,女30 例,年齡47~79 歲,平均年齡(69.21±10.4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積極進行常規對癥治療,包括降血壓、降顱壓、降糖、降脂、防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營養神經、改善微循環等。對照組靜脈滴注依達拉奉30 mg,2 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靜脈滴注血栓通500 mg,1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采用NIHSS 評分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估,評分越高患者的神經功能越好。②采用MoCA 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數評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其中MoCA 滿分為30 分,得分越高則認知功能越好;改良Barthel 指數量表的滿分100 分,得分越高則日常生活能力越好。③行經顱多普勒超聲檢查,記錄雙側大腦中動脈Vp、Vm、PI、RI 等腦血流動力學參數。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的NIHSS 評分比較 研究組治療前的NIHSS 評分為(19.25±4.27)分,治療后的NIHSS評分為(11.18±2.05)分;對照組治療前的NIHSS 評分為(20.42±3.79)分,治療后的NIHSS 評分為(14.22±2.81)分。治療前,兩組的NIH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NIHSS 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7.416,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的MoCA 評分與Barthel 指數比較 研究組治療前的MoCA 評分為(13.92±5.33)分,Barthel 指數為(41.29±8.20)分,治療后的MoCA 評分為(16.52±4.01) 分,Barthel指數為(54.38±7.26) 分;對照組治療前的MoCA 評分為(13.77±3.96)分,Barthel指 數 為(40.37±10.87) 分,治 療 后 的MoCA 評 分 為(15.82±5.38) 分,Barthel 指數為(50.37±9.19)分。治療前,兩組的MoCA 評分與Barthel 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MoCA 評分與Barthel指數均較治療前升高,且研究組的Barthel 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MoCA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的腦血流動力學比較 研究組治療前的Vp 為(37.64±6.59)cm/s,Vm 為(23.40±3.94)cm/s,RI為(0.55±0.05),PI為(0.61±0.09);治療后Vp為(42.05±7.41)cm/s,Vm 為(27.57±2.50)cm/s,RI 為(0.44±0.06),PI 為(0.51±0.08)。對照組治療前的Vp 為(37.20±8.33)cm/s,Vm為(24.38±4.70)cm/s,RI為(0.55±0.07),PI為(0.60±0.06);治療后的Vp 為(39.52±5.88)cm/s,Vm 為(25.37±3.61)cm/s,RI 為(0.49±0.09),PI 為(0.57±0.09)。治療前,兩組的Vp、Vm、RI、PI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Vp、Vm、RI、PI 均較治療前改善,且研究組的Vp、Vm 明顯高于對照組,RI、PI 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269、4.251、10.124、4.228,P<0.05)。
急性腦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見的腦血管疾病,通常由高血脂、高血壓、頸動脈粥樣硬化等因素直接或間接使血管腔狹窄或閉塞,致使腦部血液供應障礙,引起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最終出現局部神經功能缺損或死亡。挽救缺血半暗帶區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關鍵,這是由于缺血半暗帶區中仍存在側支循環,盡早恢復再灌注時間窗中的血流,能夠較好地逆轉神經細胞損傷。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溶栓治療,但時間窗嚴格,僅少部分患者能滿足條件。對于大部分患者來說,主要采取擴張腦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使用腦保護劑等治療措施。腦保護劑治療的時間窗寬,依達拉奉便是一種腦保護劑,能有效抑制氧自由基產生,改善細胞的過氧化,減輕腦組織損傷,以及抑制遲發型神經元死亡。
血栓通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血栓通能夠舒張末梢血管,改善血管痙攣,減輕循環障礙,減輕腦水腫,提高腦組織缺氧耐受力,抑制腦梗死進展[7]。三七總皂苷可通過作用于血管緊張素Ⅱ,抑制人臍靜脈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與內皮素1,發揮對血管內皮的保護作用[8]。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的NIHSS 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研究組NIHSS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Barthel 指數均較治療前升高,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的Vp、Vm、RI、PI 均較治療前改善,且研究組的Vp、Vm 明顯高于對照組,RI、PI 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血栓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能夠進一步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腦血流動力學,改善神經功能損傷,減輕殘障程度。據報道,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生率達48.3%~61.0%[9]。急性腦梗死后認知功能障礙是腦血管損害、血管性危險因素及遺傳因素等多方面之間共同作用的結果[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的MoCA 評分均較治療前提高,但兩組的MoCA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血栓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與依達拉奉單藥治療相比,對認知功能損害的作用不明顯。
綜上所述,在依達拉奉的基礎上聯合血栓通治療急性腦梗死,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腦血流動力學參數,改善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但無法進一步改善認知功能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