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昭
(甘肅省慶陽市合水縣何家畔九年制學校,甘肅 慶陽 745414)
對很多小學生來說,初中一開始就很難學習。這主要是因為初中內容與小學內容差異較大,難度加大,許多學生會感到學習比較吃力。為了改善這種狀況,必須搞好中小學教學的銜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把握小學語文教學和中學語文教學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有效的方法把兩者聯系起來,使學生在中學階段更好地學習語文。
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該緊密融合學生實際的特點,針對一些實際的問題進行挖掘和總結,正確地引導學生,促使學生能夠學會傾聽,在實際的傾聽當中尋找到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指導和訓練學生能夠學會聽課,在傾聽中獲得感悟,學生針對自身原本的傾聽思維和態度進行有效的轉化。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多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朗讀訓練,在明確課文內容的同時,還能夠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在實際的教學活動當中,讓傾聽能夠成為學生與學習之間的橋梁,而并不僅僅是一種學習的體驗,促使學生能夠對于生活產生一種感受,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真正地走進課文當中,加深對于課文的理解,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針對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方法進行深刻的領悟,并且對其進行適當的使用,激發學生語文思維能力,指導和培養學生能夠學會傾聽,在這過程中尋找到學生對于生活的感悟,在實際的閱讀當中尋找到對于人生的特殊情感。
學習與生活之間是不能夠分割的,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起學生在情感方面的共鳴,進而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針對自己的看法進行充分的表達,進而能夠促使學生在實際的學習當中去感悟生活。
生活化的教學理念重視在教學中滲透生活元素,促使學生應該在學習中體會生活,在生活中積極學習,教師也應該在教學中滲透生活實際,真正地回歸生活,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在實際的生活體驗當中為學生創設一個高效、有趣、生動的學習過程。將生活與學習進行結合,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中尋找生活,在實際的生活當中促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多組織學生進行課文朗讀訓練,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促使學生對于課文內容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這樣,課文中的每個文字不再是一種抽象的存在,而是變得更加的立體化,比較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習中體會自己的情感,在較為恰當的時間與教師、與同學進行討論和交流,促使思想之花獲得完美綻放。同時,還能夠促使學生將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想法滲透于自己的創造當中,進而能夠促使情感獲得有效的升華。
通常情況下學生意識不到自己可以使用寫作的方法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在開展寫作教學的過程當中,學生通常都不知道自己應該寫些什么,不能夠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將自己的真實情感寫出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引導和啟發學生,促使學生能夠有意識地進行寫作,并不是進行簡單的硬性要求,促使學生寫作欲望的產生,這同樣也是語文教學當中極為重要的環節之一。
學生只有產生表達的欲望,才能夠積極主動地將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將寫作作為自己表達情緒的重要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促使學生熱愛寫作。
在開展實際的語文教學工作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將課程標準以及教材內容等作為重要的依據,針對中小學語文教學本身所具有的特點進行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比如,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重視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在開展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重點掌握教材當中內容,還應該針對其所具有的特點進行總結和整理,尤其是針對初中階段的教材內容、學生閱讀水平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掌握。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緊密聯系新舊知識之間存在的關聯性,還能夠更好地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實做好相關的中小學語文銜接教學工作,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針對傳統教材內容的靈活使用,應該緊密融合學生實際的心理以及生理特點,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針對教材適當、靈活地使用,這些對于更好地銜接中小學語文教學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語文知識的學習當中,積累一些重點的詞句段,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針對人物的思想感情進行理解和感悟。學習語文的基礎就是詞句段,并且這些都是需要學生進行日常積累的。這樣就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的學習當中針對好詞佳句等進行不斷的積累,進而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語言修養與閱讀能力。同時,在對詞句段進行積累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不能看見什么就積累什么,應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有的學生雖然積累了很多的素材,但是,在實際的學習和考試當中,卻不能很好用到。不僅讀不懂閱讀材料,還寫不出來作文,這主要就是因為雖然學生“有米”,但是卻做不出“可口的飯菜”。學生對于知識進行儲備的主要原因就是能夠進行實際運用,因此,在實際的語文學習當中,學生應該做到對于語文知識學以致用,將自己積累的內容滲透于實際的學習當中進行靈活運用,而并非盲目照搬,促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的積累當中學習,在學習當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在中國璀璨的歷史文化長河發展過程中誕生了很多的思想家,通過這些思想家對于當時社會時代以及背景下人與物的看法,能夠充分地體現出當時社會的利與弊。多去閱讀古代思想家的一些名篇名句,針對其體驗和心境進行深刻的感悟,并且針對其為人處世的方法進行了解,還能夠從中學習這些思想家的道德品質和思想內涵等。因此,學生應該通過不斷地學習、積累,針對自身的文化水平進行全面的提升,進而能夠深刻地體會漢語文化所具有的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特點,深刻體會其中的魅力與高雅。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提升自身的能力,進而能夠促使學生在未來的學習當中,在解決問題時更加得心應手。
很多文學作品都能夠將作者當時所處實際環境以及背景等充分地反映出來,能夠充分地體現出當時時代背景下的思想潮流和意識形態等,這主要是因為這些關于時代特點的內容,才能夠成就具有當時時代背景以及風格的文學作品以及文學家。針對這些相關的現代文學知識進行了解和掌握,不僅僅能夠豐富學生在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在實際的課文內容學習當中提升學生的思想高度,針對問題的分析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以及了解,特別是很多現代和當代文學家,比如沈從文、巴金、冰心、老舍、魯迅等,深刻領略這些文學家進行文學作品創設的實際特點,針對不同的藝術風格進行體會和探究,針對其文章當中想要表達的思想內容進行深刻的了解和掌握,進而能夠更好地促使學生在實際的課文學習過程當中加深對于作者的印象,通過這樣方式了解更多與課文內容歷史背景相同的知識,這樣,在對課文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輕松許多。實際上,能夠在教材中出現的文學作品,一定都是一些比較經典、值得學習的內容。因此,在針對這些內容進行學習和掌握的過程當中,學生不僅僅能夠深刻地體會文學藝術,還能夠從學習中獲得相應的生活經驗以及對于人生的感悟。
綜上所述,由于小學語文教學與初中語文教學在教材選擇和教學方法上存在差異,為了避免教學脫節,小學語文教師應有效地將中小學語文教學聯系起來,緩解學生對初中初期學習的不適應,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銜接期,更好地適應艱苦奮斗、快節奏的初中語文學習,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