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潤
(山東省煙臺市奇山中學,山東 煙臺 264001)
所謂的情景教學法,指的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所創設的特定情景,讓學生能夠快速融入教學中,深刻體會文章中的情感與思想。然而,通過對實際教學情況的調查發現,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景設置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和不足。
首先,部分教師在應用情景教學法的時候,只注重了外在情景的創設,卻忽視了內在情感的體悟,導致學生與文章作者之間無法產生情感上的有效共鳴,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部分教師在創設情景的時候,明顯太過隨意,雖然也借助了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但所創設的教學情景與文章內容和背景缺乏有效聯系,導致學生無法在情景中產生代入感,使其教學作用和價值得不到充分發揮。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教師需要從文章的內容出發,整合教學目標,創設合理的教學情景,拓展教學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語文教學中。而想要實現情景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教師就必須加深自身對情景教學法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明確情景教學法的重要性。
首先,情景教學法的有效應用,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改革與創新。一方面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加深教師與學生對彼此的了解,培養師生之間的默契;另一方面還可以幫助教師以生動形象的教學情景,提高語文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可以更加輕松地進行學習、理解與探究,發揮出情景教學法的真正作用。
其次,情景教學法還能夠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明確掌握學習語文的技巧和方法,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同時,為學生今后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成長階段,對于萬事萬物都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尤其是一些新鮮事物?;诖?,初中語文教師在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可以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技術,以生動形象的圖片、動畫或視頻等方式,為學生創設視覺性的教學情景,加強對學生視覺感官的刺激,觸發學生的聯想與想象,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對教學內容有一個深刻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教學《觀滄?!愤@首古詩的時候,由于其內容用詞簡練,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有一定難度。此時,教師就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對古詩所描述的場景進行直觀形象的展示,加強對學生的視覺沖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并在學生觀看的過程中,向學生普及古詩作者的生平簡介,以及該首詩的創作背景,讓學生能夠對古詩詞中作者的情感思想,有一個更加全面、正確的理解與認知,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朗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一種基本方式,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新課改教學模式下,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綜合發展的重要動力。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蓖ㄟ^對課文內容的有感情朗讀,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與體會,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文化的熏陶,推動自身的健康發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都張不開口,或者是張開口之后不帶任何情感,只是對文章內容進行機械的復述,根本無法滿足初中語文的教學需求。基于此,教師可以在組織學生進行朗讀的過程中,為學生播放合適的背景音樂,將優美的文章和音樂交融到一起,為學生創設一個聽覺情景,讓學生可以結合文章內容,充分感受到其中的韻律美感和真摯情感,尤其是對于詩詞歌賦等體裁,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夜雨寄北》這篇古詩的時候,教師可以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為學生配上一段優美又感傷的樂曲,讓學生不知不覺在腦海中勾勒出古詩所描繪的畫面,深刻感受其中的意境,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與情感。
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是不可避免的,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成長環境、性格特點,以及小學階段的受教育程度不同,在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僅要注重教學效率的提升,還要傳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為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內容與策略。其中,教師可以結合文章的人文思想和文化內涵,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下,對教學問題進行獨立思考與自主探索,通過解答這些問題,逐步加深對文本內涵的理解與掌握,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果。
例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故鄉》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對文本內涵的理解與體悟,教師可以從作者的角度切入,向學生進行簡單提問,如:“在之前的教學中,我們都學過魯迅先生的哪些文章?總結過魯迅先生的哪些寫作風格?”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調動學生思維的活躍度。然后結合文章的內容,再次向學生進行提問,如:“故鄉”一文中作者一共描繪了幾個畫面?從哪些場景中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故鄉的真摯情感?”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更深一步的分析與探討。此外,教師還可以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組織學生聊一聊自己對于故鄉的印象和情感,打開學生記憶的閘門,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教學中。
初中階段的學生精力比較旺盛,很難能夠沉下心來對一篇文章進行仔細的閱讀、分析與探究,但同時他們也具有非常強烈的表現欲望。基于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好奇心強、愛表現的年齡特點,在語文教學中通過串聯文章的人物關系、創作背景、故事情節等,為學生創設趣味性的表演情景,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將自己代入相應的角色中,加深對于故事內涵的理解與掌握。
例如,在教學《皇帝的新裝》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的方式,將文章內容改編成課本劇,并自行安排每一位角色,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角色表演活動中,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讓學生能夠通過對所扮演人物的分析與揣摩,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文章整體的理解與把握。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體裁非常豐富,除了一些適合朗讀的散文、古詩、小說、記敘文、童話故事等體裁之外,還有很多適合討論的說明文和議論文等體裁,而在開展此類文章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文章的內容,為學生創設合作討論的教學情景,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啟發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為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創造有利條件。
例如,在教學《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曾經出現過的模糊問題進行舉例分析,鼓勵學生對一件事物的正反兩面進行分析與判斷,自主選擇所有支持的陣營,并積極收集相關的理論依據進行驗證,讓學生在充分了解事物的過程中,加強自身的發展性思維,體會到現代教育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兼容性,促進自身的綜合發展。
綜上所述,情景教學法之所以能夠受到教師與學生的廣泛認可與喜愛,主要是由于其實踐性和趣味性等不同于傳統灌輸式教學的特點。雖然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依然存在情景分離、設置隨意等問題,需要教師進一步地完善與改進,但不可否認,其仍然是眾多新型教學模式中,最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之一。在當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視覺、朗讀、問題、表演和討論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情景,充分發揮情景教學法的優勢和作用,讓學生能夠深度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提高自身的學習質量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