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蘋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豐臺實驗學校,北京 100071)
初中時期語文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主要就是因為語文學科所包含的內容,能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也能夠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的改善和優化。所以本文也在核心素養這一全新教育背景導向下,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育工作具體的開展策略,目的就是真正地發揮出教育所具有的特色,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在掌握眾多知識內容的同時,融入閱讀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分析文章的核心思想,優化和完善自身的核心素養,以便于保證學生得到健康的成長和進步。
初中階段語文課堂教學工作開展和實施的過程中,想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就需要教師能夠真正地意識到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點核心內容,以此掌握正確的課堂方法,提高學生的素質。
在這其中,核心素養指的就是,學生所需要具備的良好的品格,學生能力角度出發,使學生的個人修養、家國情懷、創新實踐、合作參與意識得到提升,這樣才能夠實現個人終身的良好發展。在初中階段,閱讀課堂教學中,教師還需要結合相關閱讀的材料,以及課程講解的需求,從終身適應的角度出發,突出學生個人的修養、社會的關愛,以及自主發展的能力等各方面的水平,這些都能夠在一個全新的視角,實現學生個人素養的有效提升,為學生日后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除此之外,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工作在實施和構建的過程中,核心素養的培養也需要以學生為視角,開展綜合性多元化、長遠性的教學模式,把最新課程的思想理念融入到閱讀課堂之中,這樣才能夠對初中生的未來發展,起到全方位、多層次的推動性效果。
在我國教育的大環境和背景下,素質教育已經被提出了多年時間,但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學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絕大多數教師所采取的依然是傳統應試教育的模式,沿用的也是填鴨式教學的方法,只能夠把語文學科的知識內容強行灌輸和傳授給學生,導致學生被動地在語文課堂上接受知識,久而久之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果,也阻礙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難以在語文閱讀中感受到語文這門學科的魅力。
最新課程標準中也明確地提出,語文課堂并不是單單地把知識內容傳授給學生,更主要的就是引導學生能夠體會和感悟文章中所包含的核心思想,在學生能夠形成豐富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所以也能夠看出,在核心素養的大背景下,初中階段語文閱讀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實施,還需要向著全新的方向發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更新教師的思想意識,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保證教師在語文閱讀課堂上,能夠真正地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樣才能夠為學生呈現出一個嶄新的課堂教學環境,以便于給學生更好的發展和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
教學工作開展的方法是教學最終效果直接影響的一個因素,良好教學方法是成功的一半,為了能夠真正地實現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初中課堂上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提高閱讀課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因此,教師可以采取探究式、合作式、自主學習等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設出科學合理的課堂學習方案,組織引導學生通過恰當有效的學習方法,在真正的文章閱讀過程中獲取更多的知識內容,通過生生之間的互動,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保證語文學科的知識點能夠全方面地傳遞和滲透給學生,也能夠讓學生以動手動腦的方式,自主地獲取語文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語文問題發現解決和分析的能力。
例如:在講解《唐詩五首》這一部分知識時,教師就需要把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善,讓學生首先對古詩內容有所了解,在閱讀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出一篇古詩自行地進行賞析。其中很大一部分學生都選擇了《錢塘湖春行》這首詩,教師詢問其中的原因,學生普遍都認為這首古詩所包含的內容能夠帶給自己美好的感受,其中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象,使人心情愉悅。然后教師再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探討古詩中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學生積極踴躍地回答這一問題,通過小組的激烈探討,最終得出答案“幾處早鶯爭暖樹”這句話,仿佛看到了樹枝上有幾只黃鶯鳥在嬉鬧的場景。黃鶯都想占據有利的位置曬太陽,這是一個非常歡快的春景圖。還有學生提出“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句話,能看出小草剛剛發芽,只能淺淺地把馬蹄遮住。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方法,能夠使教師有效地對課堂教學環境進行把控,也能夠在合理的引導下,提高學生古詩鑒賞的能力,以此鍛煉學生的思維水平,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形成和效果的提升。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師生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讓學生積極、民主地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有自學的過程和渠道。比如在作業布置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擬定題目:如何有效閱讀,并提出要求,請同學們將自己平時的閱讀經驗寫下來,越多越好。教師用這樣的過程不僅可以獲得很多有效的閱讀思路,同時也能夠發現學生的閱讀問題,了解學生的閱讀經驗。
在語文教育中,師生互動是很重要的部分。語文教學最重要的環節就是閱讀,需要體現師生雙向互動的特點,讓二者一同參與,協調交流、協調溝通,完成信息傳遞。過去的一言堂教學模式并不能適應與滿足現代教育發展需求。教師需要讓學生走出課堂,才能夠形成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學習意識。教師需要打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在感受到自學語文甜頭以后,學生不僅能夠主動閱讀、自主學習,甚至會成為教師教學的得力幫手。教師不能簡單完全按照傳統教學方法和自己的思維組織學生學習知識。
教師也不應該抽象性、直接地將答案告訴給學生,這樣的方法無法落實教學任務實際,無法引導學生完成知識學習。教師使用傳統方法會讓學生表現出對教師的強烈依賴,無法提高學生的創新力與自主學習能力。所以閱讀課堂教學的時候,首要任務就是摒棄傳統閱讀教學方法和觀念,創造和諧、民主課堂氛圍,讓學生主動參與,展現教育的民主性。
綜上所述,結合初中校園內部教育工作開展的情況可以看出,很多教師受到傳統教育理念影響深厚,課堂上所關注到的僅僅是學生考試的成績,以及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完全忽略了學生素質的培養,這也不符合最新課改理念所提出的要求,導致初中語文教育工作效果無法得以提升。所以本文結合以上內容,分析初中語文閱讀教育工作在核心素養背景支持下的具體開展策略,主要目的就是真正地發揮出新課改的優勢,使學生能夠在掌握語文知識、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綜合素質得以改善,從而為學生未來的多方面發展和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