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清
(廣東梅州平遠縣平遠中學,廣東 梅州 514600)
在高中階段語文課堂教學工作開展和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教學的觀念直接對教學的整體質量產生著影響,一些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理念的誤導,導致高中階段語文課堂教學活動,所采取的依然是相對比較落后的課堂教學方式。特別是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之中,其所涉及的內容相對比較枯燥乏味,學生無法真正地對所涉及的知識點有清楚的理解,也難以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容易導致學生對于作文的學習產生厭惡之感。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命題作文的講解,命題作文主要就是教師給學生一個題目之后,讓學生根據規定的字數,完成作文的寫作,這種方式忽略了學生主體性的地位,導致學生只能夠被動地學習知識,教師也很難帶領學生取得最佳的教學成果。
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教師只注重作文教學的形式,忽略了內涵,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需要一些語言對某一個觀點給予支撐。但是學生由于日常積累素材存在著欠缺,如果教師只能夠利用形式主義對學生進行作文的講解,那么就難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潛能。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學生在文章寫作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的大白話和套話,從而在寫作階段無話可說,也難以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
在最新課程改革理念提出之后,很多教師都已經意識到了教學過程中,學生趣味性激發的重要性。所以在高中語文課堂上也不例外,閱讀教學中很多教師都能夠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提供有力的閱讀材料,讓學生進行分析和理解,但是卻忽略了學生素材的積累。大部分閱讀課程的開展,都是以學生了解作者寫作的核心思想,以及文章的主旨等方面為重點,讓學生深刻地對文章進行分析。但在面對作者寫出的好詞好句好段時,教師沒有讓學生刻意地對其進行積累和記憶,這也影響了學生后期的寫作教育工作有效開展,導致學生出現提筆忘字的現象,不利于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整體質量的提升。
很多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師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理念的影響,并沒有清楚地意識到閱讀、寫作以及考試成績三者之間的關系,這樣的情況嚴重阻礙了學生的發展,也導致教育工作不能夠真正地發揮出自身的優勢和特色。因為在很多教師的角度來看,如果閱讀的時間過長,則會影響整體閱讀的進度,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因此出現下降的現象。所以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之中,高中階段語文教師為了能夠完成應試教育所提出的要求,經常試圖剝奪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教師還需要保證每天學生的閱讀時間和閱讀量,因為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僅僅能夠對語文知識學習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更能夠為其他的知識學習奠定基礎。閱讀能力提升意味著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在學生擁有較強發散性思維時,寫作的過程中就能夠有話可說,寫作能力也會因此得到提升。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和實施的過程中,比較值得關注的一點就是,語文閱讀教育工作不能夠僅僅憑借著學生的興趣開展和進行,因為很多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內容都與課堂教學知識無關。再加上當前學生對于是非好壞善惡的分辨能力相對比較薄弱,所以教師如果僅僅按照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文章的選擇,以及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很難達到最佳的教育標準。
學生閱讀實踐以及教師閱讀教學工作都需要具備較強綜合性的能力,才能夠實現這一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實施。對于不同閱讀的內容,學生寫作能力所產生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只有真正地立足于學生的視角,采用全新的讀寫結合教育模式,才能夠實現學生的長足發展和進步。為了保證高中階段語文課堂上讀寫之間有效結合,教師需要首先讓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讀寫結合思想意識,對于此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能夠以自主發展的情況為視角,真正地對文章進行閱讀分析和理解。這樣也能夠體現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從而有效地為其創造出最佳的閱讀環境,達到高中階段語文課堂上讀寫結合的最佳教育效果。
在改革的教學環境下,基于問題開展閱讀的工作,使學生能夠真正地帶著問題對文章進行深度的剖析和思考,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提高寫作的能力。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的時候,還需要意識到主題的選擇會影響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以及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如果選擇出一個比較完善的主題,就能夠引導學生真正地積極主動加入到課堂之中,加快教學的進度。所以教師在選擇主題的階段,需要考慮到課堂教學的任務,以及學生心理發展的狀況,以學生為核心實現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一些貼近生活化的話題,能夠激發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有效的課堂教育活動,這樣不僅僅能夠加深學生學習的印象,也能夠打造高質量的課堂環境。例如:在講解《祝福》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以問題作為導向,向學生提出問題:這篇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除了祝福這個字面的意思,還包含哪些意思?讓學生帶著問題對文章進行閱讀,這樣就能夠使學生深入地對文章進行理解,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寫作的素材,從而提高讀寫結合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情景創設這一教學模式的使用在教學的過程中,擁有著一定的優勢,特別是高中階段語文課堂上,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教師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出最佳的課堂學習環境,這樣才能夠放松學生的思維和身心,使學生在一個較為輕松和愉悅的環境下,真正地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效果。
情景創設的方法有很多,隨著高科技的發展,情景創設教學模式也向著更加高效的角度所轉換。例如在講解《荷塘月色》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高科技播放相應的歌曲,讓學生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閱讀的過程之中,也可以烘托學生閱讀的氛圍。在播放完歌曲之后,教師可以播放荷塘月色的視頻,利用網絡中豐富的資源,讓學生能夠對所看到的文字進行思考,從而形成一個自己腦海中的圖片。隨后再繼續分析文章的內容,能夠讓學生了解到不同的景色,具體的文章寫作手法,以此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縱觀我國高中校園內部,語文課堂教學工作開展和實施的具體情況能夠了解到,長久以來,由于受到了傳統理念的影響,課堂上教師所關注到的僅僅是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且以學生考試成績為核心,衡量學生學習的效果,這也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本文基于上述內容,分析讀寫結合這種模式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具體實踐策略,希望能夠真正地發揮出讀寫結合教學所具有的特色,從而保證學生在閱讀文章的同時,為寫作積累素材,在寫作的過程中也能夠為閱讀找到最佳的開展脈絡,以便達到高質量課堂構建的效果,提高學生知識學習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