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群
(廣西百色民族高中,廣西 百色 533000)
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形態,它融認知構建與情感激活、教學控制與情境創設為一體,達到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的目標。高效課堂的重心,是在課堂評價時體現“三高”,即“高效率”“高效果”“高效益”。高效課堂的實現,需要建設學習小組,制作導學案。
語文高效課堂,遵循高效課堂一般規律,故具有高效課堂的共性之美。作為獨立學科,語文課程突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重視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閱讀與寫作、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等語文實踐,引導學生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故具有語文學科鮮明的個性之美。
黑爾格說過,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高效課堂有豐富的理論支撐,如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美國當代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的自我理論、法國教育家盧梭的自然教育、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杜威的兒童中心說、瑞士近代最有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建構主義。
當前,在多年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形成了豐富且深刻的高效課堂教育理念,為提高師生教學活動質量指明了方向。如,以生為本,以學為本,以素質為本;教是外因,學是內因,教是學的條件;教師的基本任務是點燃與點撥;以學定教,以學評教,以學促教;好奇心和表現欲是兒童的兩大天性;課改的核心是課程,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課堂。
語文學科,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凝聚成帶有學科特點的基本理念。如突出育人功能的“堅持立德樹人,增強文化自信,充分發揮語文課程的育人功能”,強調核心素養的“以核心素養為本,推進語文課程深層的改革”,強調實踐性的“加強實踐性,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強調與時俱進的“注重時代性,構建開放、多樣、有序的語文課程”。
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最早提出美在于形式的觀點。該學派注意到自然事物服從一定的數學比例關系、符合數的規律,進而認為數先于一切事物,是一切事物的總根源,是萬物的本原。自然界的一切現象和規律都必須服從“數的和諧”,即服從數的關系。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認為,“美要靠體積與安排”,此處的“體積與安排”,指的就是形式。
高效課堂的形式美,主要體現在教學流程與課堂結構上,語文學科也概莫能外。一般而言,高效課堂流程由自學教材、導學案學練、課堂研討、合作研討、課內展示、問題反饋、課堂點評、總結反思組成。從高效課堂的課堂結構來看,導學案是師生之間信息交互的主要媒體,利用導學案展開的自學研討、結果展示、評價反饋構成了課堂活動的基本內容。
由王榮生教授主編的《高中語文(必修)新課程課例評析》一書,展示了由山東省淄博實驗中學盛蓉老師執教的《荷花淀》課堂教學實錄。此節課,在課堂研討環節,引導學生探討詩體小說之美,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作用。經過研討,學生認識到,小說具備多種美。環境之美,一掃戰爭殘酷恐怖之感,呈現了月色之下荷花淀朦朧、縹緲之美。修辭之美,運用比喻修辭,將荷葉比喻成“銅墻鐵壁”,寫出了荷葉的多而密。性格多樣化之美,商量探討語言描寫片斷,巧妙地刻畫五位青年婦女或嬌羞、或爽直、或穩重、或開朗的不同性格特點。在課堂結構上,此節課,創設了“煙水渺渺,蓮葉接天”的環境,讓學生帶著某種心境開展閱讀,與作品對話,初步感知課文。接著,學生通過有選擇性的朗讀,體驗作品的美感和情感。最后,教師總結了孫犁小說的獨特風格——詩體小說。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整個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沒有一種物體是獨立存在的。審美現象也是具體的,孤立、抽象的美是不存在的。法國哲學家狄德羅依據唯物主義觀點,提出了“美在關系”說。“美”是一個存在物的名詞,它標記著存在物一種共有的性質,這個共有的性質就是“關系”。這就是“美在關系”的含義。
教學活動,是由施教者與受教者依據教學目標,圍繞教學內容,運用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境,雙方配合完成的。在教學活動中,存在著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教與學的關系、師生與教材的關系。皮亞杰創立建構主義理論,它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理論支持,它深刻地影響了高效課堂的理念與實施。在教師觀方面,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高效課堂的指揮者,是教學活動的策劃者,是學生成長的領路人。在學生觀方面,學生應該具有主體性、合作性、參與性、探究性、創新性的特征。在教學觀方面,倡導以生為本,先學后導,為會學而教,以“互學”施教。
在課程內容方面,建構主義提出,學生的學習不僅限于教科書,這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建構學習的經驗,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學科素養。課程內容是高效課堂的研究對象,確定了高效課堂的實施任務,是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源泉。就語文學科而言,在2017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在課程內容板塊,創建了“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等18個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非常豐富,有利于引導學生培養觀察與思考生活、發展獨立閱讀、閱讀不同類型文本、自主寫作與自由表達、增強人際交往等能力。
美與否定、超越的關系主要是從藝術美的角度闡釋的。藝術上的否定與超越,可以使人們超越現實世界的不合理性,從而提高自己的精神素質。黑爾格說過:“審美帶有令人解放的性質,它讓對象保持它的自由與無限,不把它作為有利于有限需要和意圖的工具而起占有欲和加以利用?!敝小斗穸ū倔w論》《否定主義美學》等作品的吳炫教授認為,“否定”就是批判和創造。
相對于傳統課堂,高效課堂的實踐,本身就是對前者的否定與超越。傳統課堂缺陷明顯,體現為以學定教,以本為本、教路單一、目標單一、學法單一、評價單一等。而高效課堂則代之以學生學習主體的確定,教學方法的轉變,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適當放飛課堂思維,教路多元化,轉變課程功能等,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道家學派的莊子具有強烈的超越精神,超越精神是莊子思想藝術價值的主要源泉,是其建立生命境界、審美思維、藝術表現方式、美學魅力的基礎。在高效課堂上研讀莊子的《逍遙游》時,可以引導學生探討莊子的超越精神。想象奇特、意義深邃的浪漫主義作品《逍遙游》,其主旨就是對絕對自由的追求,而正是這一追求,體現了莊子的超越精神?!白杂伞保侨松耐昝罓顟B,是美學的最高追求,它指沒有外在障礙而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的行為。作品描繪了絕云氣、負青天、奮飛萬里的大鵬形象,并以蜩、學鳩、斥鴳的淺陋無知、自以為是、滿足現狀、不求進取,加以反襯大鵬志存高遠、追求自由的高大形象。作者極力追求逍遙游的境界,亦即隨心所欲、游刃有余、自性自在、無所掛礙的境界。莊子張揚浪漫主義情懷,表達主體對自由的最高追求,體現了人類身心解放的愿望和超越精神的自覺性。
實用主義是現代哲學派別。實用主義創立于皮爾士,發展于詹姆士,集大成于杜威。實用主義的根本綱領為:以確定信念作為出發點,把采取行動作為主要手段,把獲得實際效果作為最高目標。實用主義主要觀點有,實在就是有效(皮爾士),真理就是有用(詹姆士)。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普遍存在低效現象,主要表現在:教學目標設置無效,教學方法使用無效,課堂節奏調控失當,課堂活動組織混亂。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教師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使用不恰當,創設情境實效性差,教師課堂調控能力不高。為了解決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普遍存在低效這一問題,可以從教師、學生兩方面入手。在教師方面,要具備闡釋學理論、啟發式教學理論、人本主義理論、接受美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等理論知識,要了解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經,學習能力,經驗、思想和生活,語文情感與心理因素,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提高教學目標設計的有效性,提高課堂控制能力,加強課后反思工作等。在學生方面,發揮學生閱讀主體作用,尊重學生個性化行為和閱讀的自主性;開展小組合作,組織討論交流等。
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探索與實踐正在走向深化,其教學理念、教學流程、教學成果等日益突顯。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也是人豐富潛能的創造性實現,語文高效課堂綻放出繽紛絢麗之美,照亮優化教學質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