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錦星
腦血管疾病是當前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且存活者中50%~70%的患者都會留下嚴重的殘疾,給社會和各自家庭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急性腦梗死是腦卒中的常見類型,其病理機制比較復雜,主要是腦部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和(或)形成血栓,導致動脈管腔出現狹窄甚至阻塞,引起腦部組織供血不足,從而導致腦組織發生缺血缺氧性壞死,是神經內科常見疾病[1],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等特點。隨著我國人口進入老齡化社會的趨勢加劇,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仍在逐年上升,目前該病患病率約占腦血管疾病的70%[2],多發于中老年人群。阿托伐他汀是用于治療高脂血癥和高膽固醇血癥的調血脂藥,可以有效的降低各種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依達拉奉是一種腦保護劑,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在抑制腦神經細胞死亡和腦細胞過氧化等方面有獨特的功效。本研究旨在觀察依達拉奉聯合阿托伐他汀臨床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神經內科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128 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4 例。其中觀察組男36 例,女28 例,年齡45~76 歲,平均年齡(59.23±5.41)歲;病程7~24 h,平均病程(10.3±4.6)h。對照組男34 例,女30 例;年齡43~74 歲,平均年齡(58.93±5.29)歲;病程8~23 h,平均病程(10.4±4.2)h。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均契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3]中腦梗死診斷標準;均經過顱腦磁共振成像(MRI)或CT 檢查確診;起病急驟且發病時間<72 h;近期未使用過研究所用的藥物或同一類的藥物;患者及其家屬對本研究已知情同意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腦梗死具有出血傾向者;有嚴重的心臟、肝腎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和惡病質的患者;既往有精神性疾病史患者;治療研究所用藥物有禁忌證者。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根據《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進行基礎常規治療,如吸氧與呼吸支持,心臟監測,以溶栓、抗凝藥物改善腦血循環,給予常規的活血化瘀、營養對癥支持治療,并對合并基礎疾病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控制血糖、降低血壓等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依達拉奉聯合阿托伐他汀進行治療。用藥方法:依達拉奉注射液(國藥集團國瑞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056,規格:20 ml∶30 mg)30 mg 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2 次/d,療程為14 d;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規格:20 mg/片)20 mg,1 次/d,口服治療,療程為14 d。治療2 周后觀察兩組的療效及血脂變化情況。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進行臨床療效的評估,NIHSS 量表中包括肢體運動、感覺、意識水平、語言等方面,分數越高表明神經損害越嚴重,具體的標準如下:基本治愈:NIHSS 評分減少≥91%;顯效:NIHSS 評分減少46%~90%;有效:NIHSS 評分減少18%~45%;無效:NIHSS 評分減少≤17%[4]。總有效率=(基本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血脂水平:分別在患者入院時和用藥治療14 d 后抽取清晨肘靜脈血進行血脂測定,檢測其HDL、LDL、TG 和TC 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中基本治愈42 例(65.63%),顯效15 例(23.44%),有效6 例(9.38%),無效1 例(1.56%),治療總有效率為98.44%(63/64);對照組中基本治愈24 例(37.50%),顯效14 例(21.88%),有效11 例(17.19%),無效15 例(23.44%),治療總有效率為76.56%(49/64)。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14.000,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HDL水平分別為(1.65±0.26)、(1.66±0.25)mmol/L,LDL 水平分別為(3.54±0.28)、(3.53±0.31)mmol/L,TG 水平分別為(3.08±0.63)、(3.06±0.66)mmol/L,TC 水平分別為(6.32±0.46)、(6.33±0.48)mmol/L;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的HDL 水平分別為(2.24±0.32)、(1.95±0.30)mmol/L,LDL 水平分別 為(2.46±0.23)、(3.16±0.36)mmol/L,TG 水平分別為(2.35±0.76)、(2.86±0.70)mmol/L,TC 水平分別 為(5.17±0.46)、(6.08±0.45)mmol/L。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DL、LDL、TG 和TC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HDL 水平高于治療前,LDL、TG 和TC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HDL 水平高于對照組,LDL、TG 和T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急性腦梗死是指腦部出現血液的供應障礙,由于缺血、缺氧等因素導致局限性的腦組織發生缺血性壞死或軟化,是一種起病急驟,病情發展迅速的常見腦血管疾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段,好發于45~75 歲人群,可因梗死程度和梗死部位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臨床表現,如頭痛眩暈、言語不清、突然暈倒、運動和智力方面的障礙,具有較高的致殘致死率,短時間內若得不到有效治療,會危及生命[5]。罹患急性腦梗死后會產生大量的超氧化物自由基,對神經細胞和細胞膜均造成的損傷,從而影響腦部缺血、缺氧狀態和神經元活性,是造成腦損傷的主要原因。高血壓、高脂血癥以及高血糖等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急性腦梗死發生的病理基礎[6],而高脂血癥,尤其是TG 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增高,是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
阿托伐他汀為常用調脂藥物,是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的還原酶抑制劑,主要通過減少膽固醇的合成和加速血脂的代謝而起作用,有能夠顯著降低頸動脈的內膜厚度,穩定粥樣斑塊,調節血脂,對抗血栓形成等作用[7],近年的研究也發現,其可以抗自由基損傷,有抗炎、免疫調節、改善腦血供、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等功效[8]。依達拉奉是一種腦保護劑,有效的對自由基進行清除,阻止細胞脂質的過氧化,使神經細胞的死亡延長,減輕腦細胞因缺血引起的腦組織損傷和水腫。
本研究表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HDL 水平高于治療前,LDL、TG 和TC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HDL 水平高于對照組,LDL、TG 和TC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依達拉奉聯合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有確切的優勢,并能有效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血脂水平,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