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龍
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手術治療是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對于早期患者采用手術治療結核放射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1]。而125I 粒子的劑量分布特點對于晚期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患者較為適用。術中如何采用相關措施減少對醫護人員的損害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探討125I 粒子植入手術醫用防護面罩在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術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進行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手術操作的醫護人員8 名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防護設備不同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 名。其中對照組醫生2 名,護士2 名,年齡34~46 歲,平均年齡(41.2±3.4)歲。對照組醫生2 名,護士2 名,年齡32~47 歲,平均年齡(41.8±3.8)歲。兩組醫護人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本院行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治療的醫護人員。排除標準:妊娠期或哺乳期醫護人員;中途因個人原因退出者。
1.2 方法
1.2.1125I 粒子植入手術醫用防護面罩的制作125I 粒子植入手術醫用防護面罩包括防護帽和鉛玻璃防護罩兩部分,防護帽、鉛玻璃防護罩通過緊固螺釘銜接,防護帽從內向外依次為棉布、鉛橡膠、塑料骨架、布層等層次,防護帽底端為防護頸套。鉛玻璃防護罩為覆蓋面部的弧形結構,其內設有防霧層,兩側為掛耳伸縮支架,鉛橡膠層為防止125I 粒子放射損傷的重要層次。
1.2.2 干預操作 對照組手術過程中采用鉛鏡、鉛帽、鉛頸圍防護,研究組醫護人員手術過程中采用125I 粒子植入手術醫用防護面罩防護。具體操作過程為:術中醫護人員穿戴防護面罩戴于頭頸部,通過緊固螺釘固牢防護帽、鉛玻璃防護罩的銜接,通過魔術貼操作粘合防護頸套。通過伸縮支架懸掛鉛玻璃防護罩于兩側耳朵,并可根據具體情況適當進行位置的調節。伸縮支架尾端的海綿套可以穩定通過增加與耳朵的接觸面積進一步穩定鉛玻璃防護罩位置。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醫護人員眼面頸部距50 cm 時輻射劑量;對比兩組醫護人員舒適度、視野范圍、視線清晰度、面部屏蔽效果、頸部屏蔽效果等使用效果評價情況,每項20 分,分數越高效果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眼面頸部距50 cm 時輻射劑量比較 研究組醫護人員眼面頸部距50 cm 時輻射劑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眼面頸部距50 cm 時輻射劑量比較(,uSv/h)

表1 兩組眼面頸部距50 cm 時輻射劑量比較(,uSv/h)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醫護人員使用效果評價情況比較 研究組醫護人員對舒適度、視野范圍、視線清晰度、面部屏蔽效果、頸部屏蔽效果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醫護人員使用效果評價情況比較(,分)

表2 兩組醫護人員使用效果評價情況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是臨床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危害巨大,對患者身心健康都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2]。早期通過影像學方法診斷后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的臨床預后意義較大。與其他腫瘤疾病不同的是,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在手術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給患者的面貌帶來一定程度的創傷,從而影響了患者的自信心。部分患者可能難以接受自身面部形象容易出現悲觀情緒或抑郁心理,導致正常的生活受到影響。125I 粒子植入手術對于無法進行手術治療或者拒絕手術治療的患者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是臨床常用的放射療法的一種。臨床醫生通過將微型的放射性粒子125I 粒子植入到腫瘤病灶中可以通過放射射線殺傷腫瘤細胞。其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放射射線為低劑量率、持續釋放的γ 射線,該射線可以破壞腫瘤的細胞結構,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從而起到抗腫瘤作用。然而,臨床研究中發現125I 粒子作為一種低能量核素粒子,其半衰期較長、穿透距離較短、能量較低,通過射線輻射可以對機體產生一定的損害作用,從而給臨床進行手術操作的醫護人員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保障醫護人員的生命健康是當前醫務工作的重點內容。醫護人員在醫療操作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接觸到放射損害,尤其是從事與輻射相關操作的醫護人員[3,4]。對于從事125I 粒子植入手術的醫護人員,醫院需要進一步提高對輻射防護的重視程度,積極引進先進的防護設施,改善醫護人員手術操作的工作條件,為醫護人員的健康排除隱患,提高工作作業的安全性。既往臨床醫護人員常用的防護措施有距離防護、時間防護和屏蔽防護等。醫護人員在進行125I 粒子植入手術的過程中對于輻射防護的意識不強,輻射防護的用具不夠先進,輻射防護的效果較為低下[5]。這樣的防護措施不僅不利于醫護人員的健康,同時也妨礙醫護人員的正常手術操作,成為困擾醫護人員的重要問題。隨著醫療水平技術的發展和醫療設備的不斷改進,125I 粒子植入手術醫用防護面罩研發成功并在臨床應用中逐漸取代防護效果較為落后的鉛帽、鉛鏡防護。本研究探討125I 粒子植入手術醫用防護面罩在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術中的應用價值。結果表明,研究組醫護人員眼面頸部距50 cm 時輻射劑量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醫護人員對舒適度、視野范圍、視線清晰度、面部屏蔽效果、頸部屏蔽效果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比鉛帽、鉛鏡等防護措施,125I 粒子植入手術醫用防護面罩可以有效防止125I 粒子形成的放射射線對醫務人員頭部、面部和頸部的輻射損傷,同時為手術醫護人員提供寬闊的手術視野,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醫護人員的手術操作過程,有利于加速125I 粒子植入手術的進程,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過程中總體的輻射累及劑量。同時,125I 粒子植入手術醫用防護面罩融合了高清的防氣霧功能,使得醫護人員在操作過程中不容易受到自身呼吸產生的氣霧影響,從而保證了手術操作的連續性,手術流暢性提高,手術時間進一步縮短。125I 粒子植入手術醫用防護面罩還可以防止醫務人員發生電離輻射傷害,通過使用高級的防輻射材料使得防護效果進一步提升,醫護人員的安全有了更高的保障,防止了不必要的職業損傷。125I 粒子植入手術醫用防護面罩的設計更加人性化,醫護人員使用的效果評價更高,通過在細節設計上進一步改進從而提高了醫護人員穿戴的舒適程度,減少了防護面罩穿戴給醫護人員帶來的身體局部不適。
綜上所述,125I 粒子植入手術醫用防護面罩在口腔頜面部惡性腫瘤術中的應用價值顯著,有利于減少輻射射線對醫護人員的損害,提高醫護人員手術操作過程中的各項使用評價,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