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燕













摘? ?要:培訓項目質量評估作為教師培訓的關鍵環節,可以采用改變度和滿意度綜合測評的方法對其進行質量評估。通過教師培訓發現,學員們在理念層、知識層、情感層都有較大的改變,但在方法層的改變度相對較小。基于此,在確定教師培訓項目時,應注重課程內容的適切性,采用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并利用多種積極影響效應,促進參訓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參訓教師知識內容內化與外化的轉變。
關鍵詞:教師培訓項目;培訓形式;培訓質量;教師發展
中圖分類號:G45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1)33-0058-07
一、問題提出
隨著教育形勢的發展變化,教育治理已成為我國教育公共管理的新范式。其中,教育評估是教育治理體系構建中的關鍵一環。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辦好繼續教育”。與此同時,教育工作者也深刻認識到,學生管理、課程改革、質量提升都離不開人力資源這個有效支撐,而教師培訓作為基礎教育人力資源建設的重要方式,要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優先發展的位置上。
培訓項目質量的評估作為教師培訓的關鍵環節是培訓工作的出發點和動力,對豐富培訓模式、提高培訓質量、保證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至關重要的深遠意義。但從我國當前開展的各級各類教師培訓的現狀來看,對培訓質量進行評估往往是比較容易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且就目前而言,對培訓質量的評估絕大多數是滿意度評估,而將改變度和滿意度綜合起來進行評估卻比較少見。因此,隨著教師培訓走向專業化,科學地對其進行培訓評估,加強培訓質量的量化研究,將成為教師培訓走向專業化的必然之路。
二、研究過程
(一)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選取的是2018年國培計劃寶雞市岐山縣和隴縣的教師培訓團隊培訓班的學員,共78名。研究對象的具體情況見表1。
(二)問卷的編制和數據處理方法
主要從 “改變度”和“滿意度”兩方面來呈現學員參加培訓取得的效果。改變度從四個層面——知識、方法、理念、情感分別測量學員的改變狀況。由于學員的教育教學能力變化情況需要經過返崗實踐后才能進行準確判斷,所以在問卷中沒有對能力層面的變化情況進行測量。滿意度從培訓設計、培訓實施和培訓收獲三個維度測量學員培訓的滿意程度。為了確保此問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問卷在編制過程中咨詢了高校專家、教研員和一線名師,問卷完成后進行了小范圍的測試(見表2、表3)。
將改變度問卷的答案選項分為五個層級:非常贊同、比較贊同、基本贊同、不太贊同、不贊同,分別進行賦分5分、4分、3分、2分、1分。
學員在知識、方法、理念、情感等四個層面某一層面發生改變的程度叫做“他在該層面的即時改變度”,用Ci表示,采用計算公式改變度(改變的程度)。Ci越接近1,表明學員改變程度越大;Ci越接近0,表明學員改變程度越小。
在評價學員改變情況時,需要了解改變度達到某一確定數值時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比例,改變率用RC0表示。改變率越接近1越能表示學員的改變情況越好。
將滿意度問卷的答案選項分為四個層級:非常滿意、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統計每個層級所占的比例,分析學員對培訓的滿意度情況。
三、調查結果的分析
(一)改變度的測量分析
1.總體改變度分析。改變度在0.9~1的人數占比約為78%,學員的總體改變程度較大,說明此培訓比較注重全體學員的發展,讓大多數的學員都實現了較大的改變(見表4)。
與此同時,學員們的總體改變和在理念層、知識層、方法層、情感層方面的改變都在0.900以上,較之以前都有很大幅度的提升(見圖1)。
2.各層面改變度分析。首先,學員在理念層面改變度較大,改變度在0.9~1上,改變率達到了0.821,說明此次培訓對學員在教育教學理念方面的影響較大,同時,在培訓中心我們發現,學員能結合自身實際形成一些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見表5)。
其次,學員在知識層面改變度較大,改變度在0.9~1上,改變率達到了0.769,說明此次培訓豐富了學員的教育理論知識、學科知識、教育科研知識等方面知識,有效地拓寬了學員的知識結構(見表6)。
再次,學員在方法層面改變度較大,改變度在0.9~1上,改變率達到了0.769,但在改變度0.7~0.79上,改變率是0.077,說明此次培訓對學員在教育教學方法和教育研究方法的指導上還有待進一步改進,在后期培訓中需加強此類方法的內容設置和相關實踐方法的指導(見表7)。
最后,學員在情感層面的整體改變度較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對我們培訓團隊的管理服務工作比較滿意,另一方面在返崗實踐中參與教育教學工作的積極性和興趣也較高,說明我們在培訓中,通過先進的教育理論、理念、教育科研等知識的交流與指導,促進學員實現了知識的真正接收和轉化,進一步增強了學員學以致用的能力(見表8)。
(二)滿意度的測量分析
1.對培訓設計的滿意度分析。培訓設計包括前期培訓需求的調研分析和培訓方案的設計(見圖2)。
從圖2可以看出,學員對培訓需求的滿意程度較高,學員的非常滿意率達到85.48%。學員對培訓方案的滿意程度也較高,非常滿意率達到80.05%。分析得出,學員對培訓需求的滿意程度不夠,是因對學員的培訓需求調研和分析不夠深入,不夠全面。主要原因:一是培訓需求的調研方式單一,訪談和課堂觀摩方式太少;二是調研的學校和人數覆蓋面的廣度不夠;三是對調研數據的分析不夠深入,進而影響了培訓需求的精準性。因此,培訓方案的設計應以培訓需求分析為基礎,精準性不足的培訓需求分析,會直接影響培訓方案中課程內容的選擇、內容形式的呈現、培訓活動的安排等,如此便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培訓方案設計的科學性、適切性和有效性。
2.對培訓實施的滿意度分析。培訓實施包括培訓內容(培訓課程與活動的安排)、培訓師資(主講和指導教師水平)、培訓形式(培訓方式和方法的選擇)、培訓條件(教學條件、住宿條件、用餐條件)、培訓管理(管理團隊服務態度與質量),見圖3。
從圖3可看出,學員對培訓內容、培訓師資、培訓形式、培訓條件和培訓管理的滿意度都處在非常滿意和滿意層次上,非常滿意率占到86%以上,其中在培訓師資、培訓條件和培訓管理三方面的非常滿意率超過了90%。分析得出,學員對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的非常滿意度不是很高,是因在整個培訓內容的設置和安排上,培訓內容的豐富性、針對性不夠,因而對于教育熱點的關注度、學員的教育教學疑難問題的了解需進一步加強。同時,需對授課專家的遴選,從多方面、多渠道進行了解,以不斷提高學員對授課專家的滿意度。此外,在培訓形式上,要采用線上、線下混合的培訓形式,進而真正解決學員的工學矛盾,讓學員安心、舒心、放心地參與培訓學習,促進學員取得豐碩的教育教學理論成果和教育教學實踐成果。
3.對培訓結果的滿意度分析。培訓結果包括學員自身的學習結果(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的進步)、應用行為(將所學進行應用的程度)、學生學習(所學、所用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見圖4。
從圖4可以看出,學員對自己的學習結果、應用行為及對學生學習產生影響的滿意度都處在非常滿意和滿意層次上,非常滿意率達到85%以上,其中,學習結果的非常滿意率達到了96.23%。分析得出,學員的應用能力需進一步強化,因而在課程內容、培訓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上,需進一步加強實操性,提高學員學以致用的水平和能力,以更大程度地實現理論水平向實踐能力的轉化。
四、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1.在改變度分析中,學員們在總體和理念層、知識層、方法層、情感層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改變,但在方法層上的改變相對其他層的改變度相對較小。
2.在滿意度分析中,學員對培訓設計、培訓實施和培訓結果的滿意度都處在非常滿意和滿意層次,非常滿意度平均可達85%以上。
3.在學員的改變度和滿意度分析中,可得出,此次培訓的效果較好,但在改變度的方法層面上,還需在后期培訓中加強培訓內容的設置和實踐方法的指導。在滿意度上,培訓的方案設計、培訓形式仍要進一步加強。
(二)建議
1.注重課程內容的適切性,促進參訓教師專業發展。我們在設置課程時,要根據學員的培訓需求,根據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專業能力三大維度,科學合理地設計課程比例、課型比例,將理論課和實踐課相結合,課程內容要能適應新的教育教學改革需求,回應社會熱點。培訓內容要接近學員的最近發展區,讓學員在努力后得到較大的提升;培訓內容要與時俱進,體現最新的理念、政策方針,要更新學員理念、開闊學員視野,保證培訓內容的前瞻性、針對性、適應性和實效性;培訓內容要保證參訓教師在有限的培訓時間里獲得更多、更新的信息量,以促進參訓教師教育教學知識和理念的更新和轉變、思維和能力的深化和提升。
2.采用形式多樣的培訓形式,提高參訓教師學習的參與度。參訓教師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培訓效果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培訓中,培訓管理者和培訓教師要根據培訓項目的特點、培訓內容、參訓對象,采用案例式、探究式、參與式、情景式、討論式、任務驅動式等多種培訓方式,提升參訓教師的積極性。因為適宜的培訓方式能讓參訓教師在快樂中學習,在輕松中內化,在愉悅中應用,從而有力地激活參訓教師的內在動力,調動參訓教師的外在學習力,進而產生學習群體的相互帶動力,讓參訓教師在參與中引發思考,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在情境中深入感知,在案例中體會方法。
3.利用多種積極影響效應,強化參訓教師的全面發展。培訓教師對參訓教師的影響、培訓環境對參訓教師的影響和參訓教師之間的相互影響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培訓效果。因此,首先,培訓中要充分調動培訓團隊成員的服務意識,發揮其示范和引領作用,用培訓團隊優良的教學方式、研究思維和方法來浸潤和指導參訓教師,促使其優化日常教育教學方式、科研方法,增強對工作的把控力。其次,要營造有效培訓的學習氛圍,讓參訓教師在良好的環境下充分發揮學習共同體的作用,并通過相互幫扶、相互學習和交流,實現共同進步的良好態勢。最后,要大力發揮好基地學校名師、團隊的作用,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參訓教師各方面知識內化與外化的轉變。
教師培訓質量的評估是關乎教師培訓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影響因素,我們要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測量和評估,就需要運用科學的評估方法、有效的測量工具。采用改變度和滿意度綜合方法可較全面地對教師培訓的質量進行評估,且通過問卷調查和訪談方式,可了解學員在理念層、知識層、情感層和方法層的改變度,這樣既能深入把握學員在培訓前和培訓后的變化情況,也能了解學員對培訓設計、培訓實施和培訓結果的滿意度,以尋求整個培訓工作的適切性和新思路。與此同時,高質量的培訓質量評估既有助于對培訓進行深刻反思、查漏補缺、全方位改進和優化,也能為以后教師培訓的課程設計、活動安排和過程實施提供可以參考和借鑒的素材和方法,進而真正做到科學組訓、精準施訓,確保教師培訓的提質增效。
參考文獻:
[1]白? ?彥.高校如何打造繼續教育大平臺[N].中國教育報,2018-10-02.
[2]黃寧生.即時改變度:教師培訓效果評價的新思路[J].繼續教育,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