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如 盧昱霖 吳鑫源 歐文添 王子府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11-008-02
摘? 要? 本文以華南師范大學大學生作為研究樣本,運用實驗研究、描述分析等方法研究我國傳統競技項目高腳運動對提高普通高校大學生身體素質效果的影響。12名華南師范大學業余運動員作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對比得出,高腳運動在體重控制、肺活量、背力、握力等基本素質方面起明顯作用,能有效提高其耐力、力量、柔韌三大基本身體素質?;谏鲜鼋Y論,本文提出加強高腳運動宣傳力度,發展大眾體育;學校引入高腳健身課程,聘請少數民族高腳運動員入校教學,充分發揮高腳運動人才價值,促進我國傳統競技項目的普及傳承等建議。
關鍵詞? 少數民族? 傳統競技? 高腳運動? 大學生? 身體素質
一、背景
(一)選題依據
我國的傳統體育競技項目,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從人們的生活現狀不斷演變和發展起來的文化寶庫。近些年,居民經濟收入整體態勢提高,增強了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近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提出要促進體育消費,增強發展動力。隨著體育事業的復蘇,一批傳統少數民族體育運動項目逐漸煥發生機,我國苗族、土家族民族特色傳統體育項目——高腳運動,便是其中之一。高腳運動在政策支持、居民參與的良好環境下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在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體育運動會上,高腳競速首次被列為正式的比賽項目,逐漸形成具有傳統色彩、觀賞性質、少數民族特色的體育競技項目,并逐漸成為大眾體育的選擇之一。因此,本文從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角度出發,通過研究高腳運動對于學生身體素質鍛煉的促進作用,有助于進一步推動高腳運動的長遠發展。
(二)研究目的與意義
本文旨在研究高腳運動在大眾運動中的發展現狀,了解高腳運動對于大學生提高身體素質的作用。一方面,探索高腳運動在運動市場中的發展,讓傳統民族體育競技活動逐漸回歸大眾體育。另一方面,其傳播受到區位、信息、認知等因素的影響。在高校大學生身體素不斷下降的大背景下,讓學生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提高運動動機成為必要趨勢,為高腳運動的大眾推廣和普及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總體而言,研究高腳運動對大學生身體素質的促進作用有助于為研究高腳運動提供一些科學的依據和相關的實踐指導。
(三)研究方法與流程
本研究從健康的定義出發,介紹高腳運動的起源和演進過程,概括出高腳運動項目本身的特點,進而從對高校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角度詳細分析高腳運動較其他運動項目在健身方面的優勢以及蘊含的價值。運用實驗法測定相關的數據指標及對比分析,驗證高腳運動對高校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所在,整理出開展高腳運動和融入高校的途徑對策,為高腳運動在我國普通高校的推廣與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二、實驗測試
1.實驗對象。華南師范大學業余高腳運動員。
2.實驗時間。2021年3月至2021年5月。
3.實驗步驟。首先,選取華南師范大學業余高腳運動員12名,其中男女各6名,再從志愿者中隨機抽取男女各6名作為本次實驗的對照組。其次,實驗組開展為期3個月的高腳訓練,每周3次,每次60分鐘。對照組同學不作要求,正常進行運動生活。最后,建立數據庫錄入計量資料,采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根據統計學原理,整理實驗前后數據,組間與組內變量均用T檢驗的方法對各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加以總結得出最終結論。
三、數據分析
根據統計學原理,采用SPSS對對照組以及實驗組實驗前后學生的身體素質、身體形態指標數據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
(一)體重
結果表明對照組中大學生體重不存在顯著差異(t=-0.756,p>0.05;t=1.000,p>0.05),實驗組中實驗前后男大學生的體重不存在顯著差異(t=2.447,p>0.05),而女大學生的體重存在顯著差異(t=5.966,p<0.01)。從均值水平進一步分析,不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大學生在進行高腳運動后體重都有所下降,說明高腳運動對大學生身體形態有增肌和減值效果。
(二)肺活量
結果表明對照組中大學生肺活量不存在顯著差異(t=0.122,t=-2.475,p>0.05),而實驗組中實驗前后大學生的肺活量存在顯著差異(t-3.523,p<0.05;t=-2.985,p<0.05),且在實驗后大學生的平均肺活量有所提升,故說明高腳運動能促進呼吸機能和心肺功能。
(三)坐位體前屈
結果表明對照組中大學生坐位體前屈指標不存在顯著差異(t=-2.445,t=-1.400,p>0.05),而實驗組中大學生實驗前后的坐位體前屈指標不存在顯著差異(t=0.000,p>0.05;t=1.000,p>0.05),從均值上看大學生的平均坐位體前屈距離也不存在明顯差異,這說明高腳運動對大學生的柔韌素質影響不大。
(四)背力
結果表明對照組中大學生背力指標不存在顯著差異(t=1.299,t=-1.047,p>0.05),而實驗組中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大學生,在進行高腳運動前后其背力都有顯著差異(t=-3.796,p<0.05;t=-4.134,p<0.01),根據均值結果可知高腳運動能夠顯著提高大學生的背部肌肉力量。
(五)握力
結果表明對照組中男性大學生的握力有明顯提高(t=-2.607,p<0.05),而女性大學生的握力無顯著差異(t=0.649,p>0.05),實驗組中實驗前后男女大學生的握力都存在顯著差異(t=-5.843,p<0.01;t=-12.077,p<0.01),根據均值結果可知高腳運動能夠顯著提高大學生上肢肌肉力量。
四、實驗結果
研究表明,高腳運動主要在體重控制、肺活量、背力、握力四項基本素質方面起明顯作用。
(一)高腳運動對大學生身體形態起積極作用
高腳運動對大學生的體重的控制有著積極的影響。一般情況下,體重與身體橫面積的發育情況成正比,與肌肉量成正比。對大學生的身體形態有增肌和減脂效果,能有效控制與制約體重,達到健身健美的效果。
(二)高腳運動提升大學生的耐力素質
高腳運動的供能主要由ATP-CP供能或由ATP-CP和乳酸能系統聯合供能為主,堅持較長時間的高腳運動能夠提高呼吸系統的換氧功能,提高肺部功能,大大地提高了人體呼吸系統的功能。
(三)高腳運動提升大學生的力量素質
高腳競速運動在向前奔跑時,雙手要上提器械,這對運動員手臂、手腕、腰部等上肢肌肉有一定的要求。同時,運動員需要手腳配合,在運動器械上進行走、跑、跳,對人體的下肢爆發力要求較高。
(四)高腳運動提升大學生協調素質
高腳運動是一項同邊手腳的高度配合的項目,要求運動員在保持身體協調、平衡、穩定的基礎上前進,因此其能鍛煉運動者的四肢協調能力和平衡能力。
五、對策建議
(一)加強傳統競技項目高腳運動的宣傳力度
高腳馬由最初的代步工具逐漸轉變為競技娛樂性運動。目前其發展僅局限于部分少數民族領域,可以通過政府政策支持、新媒體的傳播等方式讓高腳運動迅速進入大眾視野,開創新穎有趣的全民健身活動,同時給予傳統體育發展平臺,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大眾體育。
(二)學校創新性設置高腳運動健身課程體系
學校設置高腳運動的健身課程體系有利于加強學生對高腳運動理論與實踐的了解,推動高腳運動的發展普及。聘請少數民族高腳教練入校教學,以新穎方式提高學生運動健身動機的同時充分發揮高腳運動人才價值,有利于我國傳統競技項目的普及傳承。
參考文獻:
[1]白晉湘.從高腳運動的演變歷程看傳統體育的現代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06):727-729.
[2]羅源凱.湘西地區高腳項目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36(01):60-63.
[3]張要珍,畢玉祥.高腳對抗戰術的訓練研究[J].內江科技,2016,37(07):89+21.
[4]王宗枝,梁美.凱里市中學開展高腳運動的現狀調查[J].當代體育科技,2019,9(28):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