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考評價體系相關文件的指導背景,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更關注學生綜合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針對高中政治的學習來說,需要從深度學習的相關教學背景,提高學生面對陌生情境的解決問題能力,實現學生自由運用思政相關知識進行靈活作答的能力。在思政的學習和復習中,教師可以結合議題式教學模式,做好這方面的優化策略,堅持引入議題,創建情境,互動探究,遷移提升等不同的步驟,優化學生的學習環境。
關鍵詞:深度學習;高中思政;議題式教學;優化策略
一、 引言
從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學現狀來看,部分老師常采用的教學方式是講解-接受。主要是分析講解本章節的考試重點,歸納、總結知識要點,通過題目練習,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水平。但這不符合目前高考的教育改革發展要求,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相對落后,與新課程改革是一種違背的狀態。深度學習要求學生圍繞學習的主題,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整個過程的成功,享受學習的過程。議題式的教學可以凸顯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希望每一個教師可以圍繞不同的教學要點展開討論。
二、 高中思政教學環境分析
中國步入了一個新的教育時代,新的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有了新的要求與標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家有了新的歷史定位。新時代是一個重要的起點,主要以新的思想引領發展,以新的思想為指導,以新的使命、奮斗美好生活為時代的目標。這些都是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達到立德樹人的根本目的,才能夠進一步實現素質發展。新時代給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提供了相關的保障,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因此,老師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時候,也需要結合時代的發展,結合目前環境做好教學分析工作。
在一個時代的變遷過程中,新的時代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注重學生的時代化教育,注重思想政治內容教育發展創新。每一個時代的理論都有著不同,這是當代的文化產物,在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不同的內容。議題式教育這種方式,不僅是教育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部分,也能反映當時的政治環境。相對來說,思想政治教育議題是教學發展的一大必然趨勢,能夠取材于民,反映社會的各種情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具有豐富的教學價值。
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與新的時代相結合,這樣形式能夠具體化。議題式構成了當代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整體認識。國家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每個階段都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呈現出強烈的問題形態和新時代的問題形式。中國不斷發展的社會,如何建設有中國的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堅持發展下去,思想政治教育始終都保持著關鍵的核心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需要保持與時俱進的態度,不斷創新完善,才能夠彰顯時代的主題,才能夠更好服務于時代,在時代中穩步發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學內容的發展與分析,需要結合目前中國的發展,結合高考改革的要求。議題式教學需要突出中國的特色,突出學生的思考過程,融合思政教學的內容關鍵點,最大程度上將學生的思想凝聚起來,匯聚成中國力量,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的全面建設,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內容教學與創新上,就應該從這樣的角度去考慮,提高議題式教學的感染力和號召力,拓展思政教學的內容,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精神與理念,做好高中思政教學的創新與改革。
三、 深度學習視域下高中思政課議題式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
(一)圍繞學習目標,創建合適的議題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新課標指出,教師需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注重學生的發展需求,將更多理論的觀點結合學生的生活實踐,構建其相應的生活情景,這對學生學科知識體系的構建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課堂與議題式教學相融合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巧妙地設計教學的目標以及教學的內容,讓學生的課堂與議題聯系在一起。教師注重學生的引導工作,提高學生的情境體驗性,實現綜合教育的教學目標。
比如,在高一政治如何解決就業難問題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講解樹立誠實勞動,合法經營,積極創業的理念是什么?怎么做?可以結合目前國家的發展現狀問題,結合國家的相關政策。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的講話精神融入教學的過程中,并且結合高考政治的相關要求,分析目前國家嚴峻的就業形勢,主要體現在人口總量和勞動總量比較大兩個方面。勞動素質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有著矛盾和沖突,勞動力市場不夠完善,就業信息傳遞不夠流暢等多方面問題。
在分析如何解決就業問題時,教師可以結合近年來國家的相關文件,黨和政府如何做,結合企業如何做,結合勞動者如何做等三個不同的方面進行闡述。黨和政府從廣大的群眾利益出發,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引導,完善市場的就業機制,擴大就業的規模,改善就業結構,發展經濟。從企業的角度來說,企業需要遵循國家的法律規定,遵循社會公德以及商業公德,承擔起來更多的社會責任,給就業者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從勞動者來說,需要提高自我的職業技能,職業素養,遵循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
在議題的創建過程中,教師的落腳點應該在關注學生如何將不同章節的知識串聯起來,激發學生學習核心知識,使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新的提升。尋找上下單元,甚至是不同模塊單元之間的內在聯系,搭建起學生的知識框架體系,從辯證的角度來看待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制訂合適的學習目標,實現學生的政治素養提升。比如針對高中思政“文化創新靠什么”一文的議題,探究文化創新的內在動力。教師可以針對文化創新這一個議題進行各種活動,比較、評論各種文化創新的表現情況。
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針對如何進行文化創新,也就是說針對這一個章節的核心議題進行現實討論,討論文化創新不同的方式,不同策略,不同的可操作性。結合目前國家的文化保護特點,實現高中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提升。深度學習講究學生的深度參與,講究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核心議題具有普遍性,綜合性以及引導性。教師從各個方面進行議題搭建,豐富提升核心議題的設置,都需要圍繞學習的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在尊重理解核心議題的基礎之上,做好復習和設計,做好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
(二)創建真實教學情境,深化議題結構
在新課標的教學要求背景之下,教師應懂得提高自我的專業素養,改變、更新傳統的教學觀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進一步融合真實情境教學,深化議題結構,才能使學生的思想政治綜合水平得以提升。比如,高中思想政治的相關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在“經濟與生活”這一章節教學中,涉及市場資源配置、市場秩序、市場調節等不同方面的教學內容。其中,在市場調節這一部分重點、難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資源配置的含義、手段、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優勢等。
這些基本的教學內容涉及經濟學相關領域,涉及社會制度等多方面的知識,因此教師就需要提高自我的專業素養,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融合學生的教學情境,進一步進行思想政治課堂的教學。在創造課堂情境的同時,教師可通過多媒體,在給學生展示相關的視頻,圖片,分享資源,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環境。這也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比如微課堂,屬于一種音頻、視頻引入情景教學的方式。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的過程中,可通過問題引入的方式,結合真實情境教學的方法運用于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問題引入相對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創設問題的時候,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進行設計,圍繞學生最近在思政課堂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做好教學的設計工作。避免學生因為問題太容易而失去興趣,也要避免因為問題太難,而使學生喪失興趣。當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出一定的線索,做好指導工作,進而解決問題。
縱觀整個議題教學工作開展的情況,包含議題結構的搭建,在搭建的過程中,涉及課堂教學的開展,通過創建真實的情境,讓學生迅速掌握學科的教學特點,掌握學習的知識特點,進行理性分析,形成學生具體的思維邏輯能力。這也是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的重要載體之一。例如,針對一些文化產物的修復和保護工作,隨著這些項目的開發,讓文化保護工作地成為網紅的打卡景點,也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可以給出這樣的議題,結合相關的材料,談一談文化保護工作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創建這樣的情景之后,教師就需要豐富議題的內容,深化核心的教育思想,使議題的結構更為完善,盡可能避免提出沒有認知意義的議題。比如“是不是”“有沒有”這樣的提問方式,需要盡可能避免。多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更能考查學生的整體創造、理解能力,可了解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處于一個什么階段。在議題的結構設計中,需要分析議題的層次感是議題設計,找準重心的要點,有利于實現不同章節的內容復習,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愿望。推動式的情境設計教學,可以結合議題的結構進行合理設計。
(三)引導學生反思感悟,注重遷移提升
高中思政課的學習過程,結合學生深度學習的相關教學要求,需要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注重反思感悟過程,促進學生的應用能力得到遷移和提升,這也是高考改革對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相關教學要求。為了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結合議題式教學,使高中思政教學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思政教學需要圍繞知識的重難點以及關鍵點進行學習知識的方法梳理,總結反思,需要針對探究性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進行系統反思,幫助學生找到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
教師需創建真題情境,通過變式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比如在高中思政復習的過程中,通過設置相應的情境以及問題,引導學生自主辨析,提高學生的思考和感悟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可以通過課后的練習延伸,讓學生學會深度思辨,形成自我的思想政治學習體系,創造相應的條件,關注學生的思維拓展。教師也可以對題目進行改變,創建相應的教學情境,堅持訓練,使學生構建出自我的知識體系。議題式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應用遷移能力,使學生的政治素養得到提升。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高考教學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師應該關注學生深度學習的教學要求。從課本的基礎知識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議題式教學模式,注重學生議題教學模式的構建。議題教學模式的創建離不開學生反思總結,需要關注如何提高學生的遷移能力,提高綜合素養,以滿足新高考改革的相關教學要求。
參考文獻:
[1]劉樂,李紅.運用深度學習促進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實施[J].教學與管理,2020(12):92-94.
[2]胡楠.高中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的現存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20.
[3]張妍.高中思想政治課議題式教學的影響因素及實施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
陳亞萍,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市杏南中學。
文章系2020年度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研究項目立項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政治議題式教學中情境創設研究”(課題編號:FJJKXB20—619)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