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冰松
摘 ?要:隨著以計算機與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學習者利用網絡資源展開學習將進一步普及化。本文從終身學習理念下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培育的內涵意蘊和現實境遇著手,分析多元聯動的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提升路徑。
關鍵詞:終身學習;大學生;數字化學習
現代社會已進入數字時代,正朝著建設學習型社會邁進,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現代公民適應日新月異的數字化生存環境的一項必備技能。尤其是當前我國疫情形勢基本得到控制,但時有部分地區偶有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線上線下的學習聯系更加緊密。
一、終身學習理念下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培育的內涵意蘊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方案中多次提及終身學習的理念。其中在指導思想中提出“推動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在改進高等學校評價中提出“探索開展高校服務全民終身學習情況評價,促進學習型社會建設”,在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中提出“探索建立學分銀行制度,推動多種形式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實現不同類型教育、學歷與非學歷教育、校內與校外教育之間互通銜接,暢通終身學習和人才成長渠道”。
終身學習是指社會每個成員為適應社會發展和實現個體發展的需要,貫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續的學習過程。終身學習啟示我們樹立終身教育思想,使學生學會學習,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養成主動的、不斷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學以致用的和優化知識的良好習慣。
高校一方面是終身學習中學習資源的重要供給地,另一方面還有終身學習中學習參與者的生力軍大學生群體。為嚴格貫徹好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終身學習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構建,當前應當從大學生群體入手,研究終身學習理念下大學生如何利用好數字網絡資源,提升自我數字化學習能力,培育出終身學習教育體系中的青年中堅力量。
二、終身學習理念下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的現實境遇
數字化學習在我國各層次的學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推廣。從價值觀層面來看,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的網絡素養及綜合能力,反映了他們在價值層面的取向。對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培育研究,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價值觀,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從學生個人發展層面來看,有利于提高數字化學習能力,為個體終身學習目標的實現打下素養和能力的基礎。從社會發展層面來看,有利于營造一個崇尚學習的網絡空間,引領其他社會公民參與到終身學習教育體系中來,共同構建學習型社會。
但在推進數字化學習過程仍然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對數字化學習工具有敏銳感知,但網絡信息鑒別能力相對缺乏。二是對數字化學習方式認可度較低,網絡資源獲取能力相對不足。三是疫情導致學習生活環境和節奏的改變,網絡學習心態更加復雜多元。四是面對海量、碎片化網絡信息,自我監控能力較弱。數字化學習通常是學習者依托自身獨立完成,因此自我監控能力與學習效果緊密相連,自我監控能力強的學習者能實現高效高質學習;自我監控能力弱的學習者則是虛耗時間和精力仍然學習收效甚微。五是能夠通過網絡進行溝通和協作學習,但利用信息技術參與知識創新的能力相對較弱。數字化學習能力包括查找知識、發現知識、運用知識等方面的綜合能力,這些對學習者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都有較高要求,而實踐中學習者的信息素養整體水平不高。
三、終身學習理念下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培育的多元聯動
在分析終身學習理念下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培育的內涵意蘊、現實境遇的基礎上,本文從理念、組織、內容、隊伍、平臺五大機制出發具體構建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培育體系。具體內容包括:
從理念提升方面看,“三全育人”融入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教育。以“三全育人”理念,將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結合疫情防控中的實踐經驗,將疫情中涌現出來典型人物和事例大力宣傳,弘揚偉大抗疫精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提高大學生的網絡素養,筑牢大學生終身學習理念。
從組織保障方面看,保障與監管相結合,組建數字化學習能力培育組織機構。建立分管校領導負責的高校數字化教育專項工作小組,多個部門協同參與,落實具體培育方案,定期開展數字化學習教育方面的會議研討,及時檢查問題,提高實施成效。將此項工作與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網絡教學、育人等統籌推進,互相提升。
從內容完善方面看,課程與咨詢相結合,完善數字化學習能力培育內容。首先推進數字化學習課程建設。首先,將數字化教育融入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融入各類教學多媒體手段,依托視頻、圖像等載體,將網絡道德素養、網絡安全與法律素養作為重點內容傳授;其次,結合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方法設置數字化教育專屬課程,包括大學生網絡信息篩選、辨識、創造和道德操守等方面的教學內容。最后,建立健全終身學習理念下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幫助大學生文明理性參與網絡學習。
從隊伍建設方面看,全員與榜樣相結合,強化數字化學習能力培育隊伍。組建一支由校領導、輔導員、班主任、專業教師和朋輩學生共同參與的、專業性強、指導全面的網格化團隊,對待數字化學習能力建設中出現的學生特例情況,能夠及時預警跟進,實施個性化應對防范方案,優秀建設經驗及時挖掘,提高團隊網絡素養,以點帶面,合理提升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
從平臺搭建方面看,互聯與協作相結合,打造多渠道數字資源學習平臺。如網絡課程、數字圖書館、數字課件在線課堂、數字專題網站等,線上與線下聯動,線下可以針對線上學習成果舉辦分享會、數字化學習能力提升講座等方式,促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互聯與協作。
參考文獻:
[1]顧穎.互聯網+背景下社區數字化學習資源整合策略研究[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21(01):74-76.
[2]邵亮.數字化學習平臺建設模式與路徑[J].中國高新科技,2020(15):102-104.
[3]林春成.論社區教育數字化學習資源的構建與共享[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6):165-168.
[4]南方.基于數字化學習環境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研究——以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福建茶葉,2019,41(10):93.
基金項目:2021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工作者協會基礎教育一般課題“終身學習理念下大學生數字化學習能力提升路徑研究”(編號XJKX21B48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