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魯艷,呂巧雅,李龍龍,李亞方,孫鈺坤
(山東建筑大學理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1)
近年來,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導致了環境的污染,光催化技術可以分解自然界中的有機污染物,還能提供豐富的綠色能源[1,2]。尋找合適的光催化材料是光催化技術的核心內容,這已經引起了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七十年代初期,Fujishima 和Honda 首先通過實驗的方法在TiO2電極上進行光解水,發現了半導體材料具有光催化產氫的作用[3]。ZnO 具有低成本、無毒、易合成、優良的光電性能等特性,在光催化領域中具有廣闊的實用價值和應用前景[4,5]。但是,ZnO 是一種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理論上只能吸收只占太陽光一小部分的紫外光區域(約占5%),大大限制了其催化效率,可見光區域(1.62eV ~3.11eV)約占太陽光的45%,所以在可見光區獲得更高的吸收系數是實現ZnO 光催化應用的有效途徑[6]。
研究發現,單相半導體光催化劑難以滿足高效光催化的要求,而將不同材料結合在一起的A/B 型異質結構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光催化效率[7,8]。ZnO 和AlN 均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能,都是六角纖鋅礦結構、P63mc 空間群的半導體材料。在實驗中,它們a 軸的晶格參數非常接近,分別是aZnO=3.25? 和aAlN=3.11?[9,10]。所以理論上AlN(001)和ZnO(001)界面構成的異質結構是很容易制備的。因此,基于第一性原理計算,構建了由AlN(001)和ZnO(001)界面構成的異質結構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
在ZnO 和AlN 晶胞模型的(001)平面上切割具有一定厚度的表面層,然后將AlN(001)和ZnO(001)表面層合并到一起,就形成了AlN/ZnO(001)異質結構。在這項工作中,考慮了界面處的O-N、Zn-N、O-Al、Zn-Al 的四種原子對接方式和每種對接方式的四個不同位置,即共考慮了十六種結構。
本體的穩定性是光催化性能分析的基礎,所以計算了四種對接方式中最穩定結構的結合能,如公式(1)所示:


表1 四種最穩定對接方式的結合能
可以發現,O-N 對接時的結合能最大,說明這種對接方式最穩定,在O-N 對接的四種結構中,O 原子正好位于N 原子的上方時最穩定。因此,后面關于光催化性質的計算均是基于這種對接方式進行的。

圖1 ZnO、AlN 和AlN/ZnO(001)的吸收光譜圖
AlN/ZnO(001)的計算基于1×1 結構的超晶胞,電子之間的交換相關電勢使用PBE 方法處理,電子波函數在具有380eV截止能量的平面波中擴展,采用參數是9×9×1 的monkhorstpack 網格用于不可約布里淵區采樣。使用Broyden-Fletcher-Goldfarb-Shanno(BFGS)方法完全放松晶胞和原子位置,直到每個原子上的力收斂至0.01eV/?,總能量小于5×10-6eV/atom。計算光催化性質時,選擇了更高的截止能量和更密集的k 點網格來測試計算結果。結果表明,當選擇更高的截止能量和更密集的k 點網格時,系統的總能量不變,表明上述收斂精度足以表征計算中的材料特性。
為了表征AlN/ZnO(001)的光催化性能,計算了體系的吸收光譜并與純ZnO 和AlN 進行了對比,如圖1 所示。ZnO 和AlN 的吸收區域分別為3.19eV ~15.88eV 和5.51eV ~15.59eV,在可見光區域均沒有光吸收,吸收區域都只位于紫外光區域。AlN/ZnO(001)的光學響應范圍最大,其吸收區域是0.95eV ~18.33eV 范圍內,表明其在紫外光和可見光區域均有光吸收。因此,異質結構可以顯著提高ZnO 在可見光區域的光吸收,增強材料的光催化效率,有利于進一步開發高效的光催化材料。
應用了第一性原理計算,以研究ZnO、AlN 和AlN/ZnO(001)異質結構的光催化性質。結果表明,純ZnO 和AlN 只在紫外光區域有吸收,AlN/ZnO(001)的光學響應范圍最大,在紫外光和可見光范圍內都具有很強的光吸收。形成異質結構可以很有效的提高ZnO 和AlN 的可見光光吸收,改善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因此,AlN/ZnO(001)異質結構有利于光催化方面的應用,有望成為一種更有效的降解污染物的光催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