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梅紅
(盤錦市林業和濕地保護服務中心,遼寧 盤錦 124000)
檔案事業的發展除了行業自身發展之外,還需要一些相關的輔助性社會組織跟進服務。檔案中介機構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的市場經濟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新型中介服務類機構,由當地檔案局和工商局審批,核算獨立,自負盈虧,具有獨立法人的組織,為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和個人代辦檔案相關事務的社會服務性機構,它自產生之日起便成了我國檔案行業體系中的重要一分子,促進了我國檔案事業的發展及檔案行業格局的完善。
檔案中介機構要發展就要分析檔案行業機構狀況和組織體系及其周圍事物的關系,對中介機構自己進行正確的定位,保障其正向、繁榮發展。
要肯定檔案中介機構尤其是具有商業性質的檔案中介機構在我國的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毫無疑問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大形勢下,企業才是其主體,而具有商業性質的檔案中介機構正是符合這一規律要求的。因此,在整個檔案行業中,應由盈利的檔案中介機構在市場經濟中占據主導地位,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也應該簡政放權,政企分離,賦予檔案中介機構自主經營的權利,讓檔案中介機構作為獨立的法人,承擔其應承擔的義務。
在檔案中介機構商業化、企業化的同時,政府也應該對檔案中介機構一視同仁,在政策上給予其公平的競爭環境,通過檔案行業中的相關組織協調配合,保證檔案中介機構的正向發展。
我國現階段的政策是強化政府職能服務職能、簡政放權,積極進行職能轉變,檔案中介機構的興起不僅在一定程度上補充了政府的職能,還是檔案行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將一些由政府執行的程序轉變為自身執行,有助于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像一些不涉及行政執法和業務監管的檔案專業人員培訓,檔案學術交流會,檔案科研課題研究等都可以由檔案中介機構來做。所以,我國的檔案行業需要和肯定檔案中介機構在我國檔案事業體系中的重要地位。
目前,檔案中介機構形成了繁榮的市場,從1992年至今,上海、浙江、沈陽等城市就已經有上千家檔案事務服務機構,如浙江不僅同樣有商業性的檔案中介機構,據調查浙江省近乎每個區縣都有檔案中介機構。北方的代表則是遼寧省,遼寧省有沈陽市檔案局名下的檔案中介機構,也有其他商業性的檔案事務服務機構。檔案中介機構具有其他機構無可替代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既可以滿足企業生產發展的需求,又可以幫助下崗人員再就業,還可以提高地區文化水平,促進了檔案學研究的發展,推動著檔案事業的不斷進步。
檔案中介服務機構是隨著檔案行政部門管理職能的轉變而發展起來的社會服務性組織,承擔了檔案行政管理部門的一部分服務職能。因此,檔案中介服務機構的職能決定了本身的服務功能和服務特性,即滿足市場需求,為用戶提供優質服務。檔案中介服務機構的特點具有廣泛性,差不多涵蓋了檔案工作的所有環節,社會各個行業領域,各類單位機構。服務是檔案中介服務機構生存發展的源泉,是檔案事務服務的生命線。隨著社會的發展,檔案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水平也將進一步提高,不論從服務的質量、服務的態度,還是從服務的深度和廣度而言,都將有更大程度的提升,向著周到、全面的方向精益求精。
檔案中介服務機構的溝通功能是由中間性這一特點所決定的。檔案中介服務機構在政府機關與社會相關組織之間搭起了橋梁,起著紐帶作用,連接了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與企事業單位。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要承擔了宏觀的管理職能,大多為制定方針政策,規定符合地方實地要求的規則制度。檔案中介服務機構則是把檔案行政部門制定的規章制度進行落實,把政策制度信息在檔案行政部門和企事業單位之間進行一個有效的溝通傳遞,深入貫徹了國家相關法規政策,使政策得到充分的落實。除此之外,檔案中介服務機構的溝通功能很好地推動了檔案行業內部的信息技術的交換,檔案中介機構處于檔案行業市場進擊的最前端,往往具備最先進的技術,最前端的設備,這就使其在發揮溝通作用的同時,間接地提升檔案行政部門和檔案組織機構的檔案技術水平。檔案行政部門制定的宏觀政策也離不開微觀的驗證,檔案中介服務機構正好為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推動了檔案工作的蓬勃開展。
我國實施政治體制的改革和經濟體制的改革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政治體制的改革是基礎,經濟體制的改革是最終結果。檔案行業的體制改革是政治體制與經濟體制改革一同進行的,檔案行業內部通過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簡政放權,削減檔案管理的一部分權力,并將部分權力下放給檔案中介機構,使檔案行政管理機關職能轉變,減輕工作壓力,同時,又促進檔案中介服務機構更好地發展,為企業改革進行更加細致全面的服務。檔案行業的這種改革不是單純地增加了幾個社會機構,而是檔案行政部門職能的轉變,使檔案行業更加適應市場經濟的大浪潮,推動檔案工作繁榮發展。
檔案中介機構的效益功能指的是通過自身的社會活動,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功能。由于檔案中介服務機構是自主經營、自籌自支的獨立機構,其本身看重的更多的是經濟效益,但社會方面更多的是重視它的社會效益,就總體來說,檔案中介機構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相統一的,即在檔案中介機構獲得經濟效益滿足自身生存發展的同時,也為社會做出了相應的貢獻。例如:檔案中介機構為中小企業進行檔案服務,既能保護中小企業的檔案,又節約了中小企業的運營成本,滿足了用戶的實際需要;檔案中介機構進行檔案專業教育,既宣傳了國家的方針政策,又能提高社會對檔案行業的認識,推動了檔案行業蓬勃發展;檔案中介機構有部分簡單的對從業人員素質要求不高的工作,可以啟用下崗或退休人員,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力,增加了國家的就業能力,推動了社會穩定與和諧。因此,在市場經濟主導的今天,檔案中介機構應抓住機遇,努力發展,發揮其自身的社會價值。
事物的發展是由量變積累為質變的過程,我國的檔案行業也是一樣的,檔案中介服務機構的發展大概經過以下三個階段。1992年至1999年為起步階段,1992年9月,浙江省首次建立了檔案中介服務機構,相關檔案服務機構逐步增多。1993年上海檔案中介機構成立,1998年,甘肅省第一個成立了我國的文件中心。自此全國各地紛紛成立了檔案中介服務機構,但這些檔案事務服務機構大多功能不齊全,甚至法人是檔案行政管理機關的負責人,開展的業務也大多是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安排,沒有真正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去,這同樣也是檔案行政機構需要改革的地方。
2000-2018年則是初步完善階段,這階段也是我國的檔案中介機構發展有了質的飛躍。主要表現體現在檔案中介機構的市場化,對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政治體制發生了相應的轉變,政府弱化了其本身的行政職能,簡政放權將職能轉變,這時依附于檔案行政部門的檔案中介服務機構必須要學會面對市場,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法人單位。這時的檔案中介服務類機構得到充分發展并沒有達到完善,還有很多不足,如業務種類、人員素質等,當相較于上一階段,還是逐步走向完善的。
2018至今是蓬勃發展階段。檔案中介機構具有檔案局、檔案館等機構不具備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文化效益,滿足企業生產發展的需求、國家機構改革后的新要求,《檔案服務外包工作規范》和《檔案管理外包服務管理規范》從2018年1月1日起生效,規范規定了檔案外包的法律主體、外包規范、工作流程等。針對這些制度結合實際的落實,使檔案中介機構為檔案事業的發展貢獻出它應該發揮的力量。
檔案行政部門要根據新的規定切合實際的制定相應的市場規則,在宏觀上對檔案中介服務機構進行業務指導和業務監督,防止檔案中介機構之間的惡性競爭,營造一種公平的環境,促進檔案事業長遠發展。就要制定合適的市場規則、讓檔案中介服務機構在市場環境中更好地生存和發展。檔案事業的發展需要檔案中介機構的配合,檔案中介服務機構建立和業務開展是對檔案行政管理的多方面補充,因此,檔案中介服務機構不是檔案行政部門的附屬機構,檔案中介機構應提升自身建設。建設一個擁有完備的行業體系、良好的運營機制的自負盈虧的社會組織,適應市場經濟的需求,進行運行機制的變革,從技術、效率、服務、人才等多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為檔案行業注入全新的發展活力。
檔案中介服務機構的管理體制,是由檔案行政機關進行業務指導和行政管理,通過分析檔案中介機構與檔案行政部門的關系,按檔案中介服務機構的運行機制可劃分如下三類。
一是重疊型檔案中介機構,即檔案中介服務機構成了檔案行政部門的職能部門,這種檔案中介服務機構與檔案行政部門是兩塊牌子、一套班子。這種檔案中介機構的運作方式屬于行政化管理,日常的運作是依靠檔案行政部門的權利來實現的,通過強制性行政手段保障檔案中介服務機構的業務開展。雖然看初期效果來說,確實扶持了檔案中介機構的發展,但明顯存在問題,如公私不分,公職人員變相收獲利租等,影響檔案行政部門的公權力形象,不利于檔案中介機構的長期發展,這類中介機構隨著2018年的改革已經成為歷史了。
二是緊密型檔案中介機構,這類機構的負責人是檔案行政機關或檔案館的人員兼職,屬于檔案行政部門的下屬企業,其從業人員構成多為退休的檔案工作人員和社會人員,這類型的檔案中介服務機構既和檔案行政部門關系密切,又有相對的獨立性,既依靠權力又貼近市場,曾興盛一時,這是介于重疊型檔案中介機構與松散型檔案中介機構兩者間的運作方式,從長遠看,這只能是一種過渡形式,自2018年機構改革后,這種類型也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
三是松散型檔案中介機構,這類機構與檔案行政部門除了業務上的指導與監督外,沒有直接的領導與被領導關系。這種類型的檔案中介機構是獨立的法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雖然比較少見,但是數量還是有所增加。松散型的檔案中介機構基本上都是采取依據市場規則,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營方式。這種方式更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也更容易讓社會接受和認同,松散性的檔案中介機構是今后的主流發展趨勢。
由于檔案中介服務機構是自負盈虧的實體,主觀和客觀上都要求檔案中介機構必須在檔案行業競爭中站穩腳跟,才能生存發展,為此要轉變觀念,建立符合當前形勢的行業規范、行業道德、評估標準及監督機制。有些檔案中介機構缺乏資質約束,往往以利益為驅使,缺乏市場規范,檔案工作制度不完善,在服務外包中往往做的是機械煩瑣的檔案保管、整理、鑒定工作,機構不與時俱進地進行專業素質培訓,公司人員綜合素質偏低,甚至發生檔案損壞和丟失的意外。這些管理觀念的轉變是檔案中介機構建立高效運營團隊的前提。檔案中介機構必須明確自己的核心經營理念,只有在正確觀念的指導下,擺脫依靠行政機關的官本主義思想,把自己定位是服務者,主動跑市場進行有針對性的服務,樹立為社會服務的思想,把為社會提供優質的服務作為獲得經濟效益的手段,講究服務的質量、水平、方法及服務鏈條增強服務意識,擴大服務范圍,拓展檔案整理、檔案寄存、檔案咨詢、檔案培訓、檔案數字化及檔案評估業務,檔案中介機構才能獲得真正獨立地發展壯大,成為市場經濟下有競爭力的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