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鑫
(山西省大同市圖書館,山西 大同 037000)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各行業均帶來很大程度的影響。以圖書館為例,智慧圖書館便是基于大數據技術、網絡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等技術的應用,實現了圖書館模式的革新。例如,門禁系統、微信公眾平臺、智能借還書機、座位預約等功能,為讀者提供更加便利的閱讀服務。大數據背景下,圖書借閱、資料查詢,可以不用親自跑到圖書館,利用電腦、手機等設備,登錄圖書館系統,完成相關操作即可,簡單便捷高效[1]。
智慧圖書館,借助智能化技術,提供智能化地管理和服務。對于智慧圖書館有著不同的定義,芬蘭學者Aittola將智慧圖書館視為移動圖書館,擺脫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學者董曉霞指出“智慧圖書館通過感知的智慧化,提供智慧化的服務,為讀者提供良好的知識環境,提供智能化的服務。”綜合相關的文獻綜述,筆者認為,智慧化圖書館就是通過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作為基礎,有著高效、互聯的特點,既是一種管理模式,也是一種服務模式[2]。
互聯網時代下,建設電子圖書館,讀者只需注冊、登錄賬號,便可以瀏覽賬號權限下的信息。在線閱讀書籍、查閱資料,或者是下載相關書籍和資料等。建設電子圖書館重要的在于圖書數據的建設,完善圖書數據,實現圖書數據的整合,比如,圖書的更新速度,加速紙質版圖書向電子圖書的轉化速度;完善圖書檢索,豐富數據庫的內容。建設網絡圖書館需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圖書信息的及時更新,確保網絡圖書館圖書資源的充足,保證圖書的全面性,更好地滿足不同客戶的閱讀需求。其次,完善圖書檢索功能。檢索功能幫助讀者在海量圖書信息中找到需要的內容。雖然網絡圖書館有圖書分類,但是由于數量眾多,利用關鍵字、詞的搜索,實現對圖書資源的檢索,方便讀者找到感興趣的內容。再次,圖書存量必須夠大。大數據時代,將海量的圖書信息以大數據進行存儲,圖書館收集海量的圖書資源,并加強對圖書資源的收集,做到博古通今,豐富的圖書館藏,才能滿足各層次的圖書需求。最后,完善管理制度。比如,圖書的版權問題、網絡圖書館系統的安全問題、權限設置等,都需要有著完善的制度,保證其運行[3]。
便利圖書館也是智慧圖書館的一種模式,將書店和圖書館結合起來,實現售賣和租賃的結合,讀者既可以在這看書,也可以將感覺不錯的書籍帶走,非常方便。建設便利圖書館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內容:首先,便利圖書館建設時,對于圖書的管理,借助軟件,可以非常方便地管理電子圖書,但是其歸屬于實體書店,需要實體書籍的管理,增加便利圖書館的管理難度。一般情況下,便利圖書館都是24小時開放,需要專業化的圖書管理人員,也需要采取必要的防盜措施,實現對便利圖書館的管理。其次,信息系統化的管理。便利圖書館的建設,依托于信息網絡,讀者可以便捷地進行圖書的預訂,圖書館也可以借助大數據,收集讀者的閱讀偏好,從而進行書籍的推送。圖書館可以將書籍進行合理地分類,比如熱門、閱讀量排行、搜索量排行等,豐富閱讀的模塊,方便顧客找到感興趣的數據。最后,便利圖書館做好書籍的收集。如果有讀者進行圖書捐贈,需要安排專人負責,將圖書信息及時上架,并將信息更新到智慧圖書館,讓圖書信息更加完整及時地與便利圖書館信息同步,方便讀者進行圖書的訂閱[4]。
隨著手機用戶的增多,各種針對用戶的手機端軟件流行起來。現如今,幾乎人人都擁有智能手機,利用移動網絡,同樣可以實現上網、閱讀、追劇、打游戲等功能。掌上圖書館便是利用移動手機端,幫助用戶隨時閱讀,結合讀者的閱讀喜好,還可以提供個性化的圖書方案。大數據時代,移動端數據平臺和網絡數據平臺互通數據,實現數據的共享,利用移動端的掌上圖書館,便可以享受圖書館的各種服務,圖書借閱、在線閱讀等,而且有著閱讀記憶的功能,讀者再次打開,會自動跳轉到上次閱讀的地方,方便讀者繼續閱讀。后臺數據收集讀者的閱讀偏好,如此便可以實現偏好數據的分析,為讀者提供相關數據的推薦,更加具有針對性。例如,天貓小說APP,有著海量的圖書資源,而且是一款免費的閱讀軟件,成為年輕人閱讀小說的首選軟件[5]。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下,給圖書館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智慧圖書館的建設成為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智慧圖書館是指借助網絡數據、智能技術實現對圖書的智能化管理,為讀者提供智能化的閱讀服務。智慧圖書館建設主要有以下幾種途徑:首先,網絡圖書館建設。也就是電子圖書館,將圖書館資源實現數字化轉換,建設電子圖書管理系統,讀者完成注冊,獲取閱讀權限,便可以開始享受在線閱讀的服務,非常的便捷高效,讀者無需跑到圖書館閱讀。強大的分類和檢索功能,也可以讓讀者更迅速地找到感興趣的書籍。其次,便利圖書館建設,24小時服務讀者,實現線上和線下圖書管理的結合。最后,掌上圖書館建設,利用移動互聯網,建設圖書APP,讀者通過收集便可以實現圖書閱讀,非常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