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廣飛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2)
如今全球經濟開始縮水,我們國家也在面臨著經濟下行的狀態,本來就很龐大的高校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困難就更大了,再加之自身就業觀念的偏差和擇業地點對畢業生的篩選,很大程度上也削減了畢業生的就業率,導致畢業生心態不穩定、用人單位的招工率也低,對于經濟的發展是不利的。這就需要高校堅持自己的辦學理念,找好辦學定位,加快教學改革,培養社會需要的醫學人才和護理人才。在畢業季開始之前,積極聯系多方渠道,通過實習、就業聯動機制,對學生就業提供專業化的就業或創業服務,幫助畢業生就好業。
就業涉及千家萬戶,乃民生之本,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穩定就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極大的重要性。高校作為大學生培養的舞臺,實實在在地搞好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建設精準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是高校自身謀求發展的要求,也是解決高校專科護理畢業生就業難的重要途徑,就目前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而言實屬迫切需要。由于社會需求的不斷增長,也為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空間提供了增長機會,但是畢業生的就業率卻不高,特別是專科護理學生。再者護理專業的不斷完善,本科和研究生學歷畢業生大有增長并在就業領域中占有很大優勢,更是給專科護理畢業生帶來了很大壓力,建設高校專科護理學生就業服務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我國各地區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經濟比較發達,相應的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速度快,醫療條件設施水平高,就業機會也多,薪資待遇相對來說比其他地區高,給予畢業生護理方面的就業機會多,所以很多專科護理畢業生特別青睞經濟發達地區,這也致使畢業生就業結構失衡;其次政府對于大學生的引導也沒有完全發揮作用,沒有將傾向于畢業生的優惠政策落到實處。政府的就業平臺不能夠留住人才,尤其是偏遠地區,沒有良好的就業氛圍,提供給畢業生的待遇不高;最后經濟發達地區醫院或醫療機構對護理專業畢業生的自身素質和學歷程度有較高要求,大多傾向于綜合實力比較高的院校,也給專科護理專業畢業生帶來了很大的就業壓力。
高校的專業設置不合理,沒有與目前的社會需要、市場需求相掛鉤,教學模式也沒有由傳統教學模式向現代教學模式改變,教學理念過于陳舊,學校教育與社會就業的要求差距太大。而反觀護理專業,這是一門實踐性非常高的課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磨煉自己的意志,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所以高校課程的設置僅僅圍繞課堂教學是不行的,不與臨床醫學相結合是跟不上發展形勢的,沒有將課堂教學和臨床要求結合的課程是沒有靈魂的課程,導致專科護理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如綜合實力高的院校。其次,在高校學生面臨畢業季的時候,應該提上日程的就業指導分析卻沒有跟上步伐,或者有的高校雖然已有就業指導部門,但是沒有完善的就業服務體系和就業能力指導過關的工作人員,導致就業指導工作沒有有效地幫助學生擇業,也是導致專科護理畢業生沒有有效就業的原因之一。
大學學習僅有區區數年,如白駒過隙,學生的綜合素質低,入學后再沒有做好自我的職業規劃,不能嚴格要求自己,只是上課和參加實踐活動,沒有抓住機會豐富自己,荒廢了美好的校園時光;再者有的護理專業學生在選擇工作時過于盲目,沒有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認識和定位,只是追求于大城市的待遇好薪資高,缺少綜合評估,導致就業后對崗位的認識出現偏差;信息的閉鎖也是導致護理專業畢業生的擇業失敗的原因,僅僅通過網絡或者招聘會方式找工作,疏忽了對國家就業政策及形勢的關注,導致就業率不高。
政府可以設立公共就業服務,引入互聯網+的大數據平臺,拓寬學生的就業渠道,幫助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但是在政府發揮職能過程中,由于公共就業服務體系的不完善,信息程度不足和現有模式的老化、工作人員能力不足等原因,不能夠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方向進行整理疏導,沒有全面系統的評估當前就業市場的承受能力,梳理企業的用人需要和選拔要求,對就業歧視問題的忽視以及監管就業市場的力度不夠等,導致護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程度不高。
高校專科護理學生臨近畢業時,高校要依據護理專業畢業生在校學習情況和就業意向,有針對性地進行市場開發,與校友聯盟和企業聯盟強強聯合,與各地人才、醫療衛生單位、機構等部門建立多方面的交流合作渠道,增加與北京、上海、深圳的其他發達地區的培訓實習學習,為畢業生就業積極搭建有效平臺。建立并完善招生、實習和就業聯動機制,建設訂單式培養機構,形成高校自身的模范形象和品牌效應。
例如某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高校專科護理學生就業服務很成功地幫助了本高校畢業生實現高效率就業,并且成績優異地通過了省級示范性高校的驗收。此高校通過不同的校區向全國大量招生,實現在校生數萬人。并在學校開設護理專業、口腔醫學、臨床醫學等十數個專業,基本實現相關醫學各個領域的全面覆蓋,有針對性地向相關機構輸入人才。該學校找準了自己的辦學定位,堅持優勢專業的發展,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和臨床醫學掛鉤,培育貼近社會和市場需要的人才。多年來,該高校重視學生創新創業的教育,還形成了新型的“創業意識培養、能力培養、實踐指導”的創業指導體系,帶動學生創業。該高校還采取了訂單式培養計劃,與多家知名醫院簽約,共同打造共建共贏的體系,與多家行業企業和簽訂用人合作協議,擁有數百個實習培訓基地,為了學生的學習就業機會充足做了非常大的努力。該高校還提倡1+x證書制度試點,精準對接崗位需求,優化學校課程結構,推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集結現有人力資源、場地資源構建就業工作室,把“課程育人、活動育人、環境育人、競賽育人、創新育人”五種育人方法結合起來,做到對畢業生全員覆蓋,精準化服務,培養高素質、高技能、適應能力強的專業性技術人才。加大國家保障型資金的支持,校方還應充分挖掘社會資源,通過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方式獲得企業或地方的資助,注重全面的幫扶育人,或通過舉辦競賽,提升專科護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培養學生能力。
例如課程育人方面,把學生的職業素養及道德,創新精神與課堂結合,多與醫院社區、母嬰機構、養老院等醫療機構合作,開發護理專業的細分課程,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護理熱情和對這種職業的認同感、歸屬感;活動方面,可以通過舉辦大型論壇,邀請優秀人才參加或邀請著名企業、醫院護理專家團隊舉辦合作講座,或者邀請成功就業人士舉辦就業創業沙龍等等系列活動,開拓護理專業學生視野,增加其就業自信心;競賽育人方面,可以組建技能競賽小組,增加護理專業職業技能、老年護理技能、母嬰護理技能等等多方面的專業技能競賽活動,為護理專業畢業生舉辦職業生涯規劃或模擬招聘會,充分鍛煉學生的實操能力,并培養其愛崗敬業、踏實肯干的精神,同時提高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將“五位一體”精準就業服務育人模式作用發揮最大化。
高校中的特殊群體,比如家庭經濟困難、心理性格障礙、綜合素質不高等群體,學校應該建立一對一幫扶小組,對其進行精準幫扶。一對一談話,找出其沒能及時就業的關鍵原因;一對一指導,根據每個人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做好擇業就業準備;一對一推薦,發現學生特點,分類指導,如專升本、三支一扶、參加招考等等途徑,都是實現其人生價值和再學習深造的方式,也是有針對性地幫助其聯系適合的用人單位,實現就業方式。
例如某省護理職業學院,在當年的應屆畢業生人數是近年之最的情況下,又受到一些因素影響,就業不僅推遲,而且就往年而言,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是近幾年之最。因此為了妥善解決種種原因對畢業生的影響,該高校的各個部門共同協作,采取多種措施推進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校方聯系相關醫療機構或企業,切實推進推薦就業的專項工作;并召開相關會議,通過網絡舉辦雙選會數十場,邀請多家用人單位,大量提供就業崗位,供畢業生選擇。對于特殊群體,校方通過一幫一或者多幫一的形式,對于殘疾、建檔立卡的貧困家庭等特殊群體實施精準幫扶,充分發揮教師、輔導員等就業專干力量的能力,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心理輔導和對專業的解讀,幫助特殊群體樹立信心,提升他們的就業能力,以便于實現其順利就業的目的。
在大數據背景下,從國家相關政策、教育部門、醫療機構及企業和護理專業學生本人等多方面出發,構建完整的精準就業服務工作體系,改變大學生就業困難這一現狀。高校可根據學校近幾年就業服務的實際情況,建立大數據精準就業云平臺,并將云平臺實現分模塊管理,比如分成:就業創業教育、就業管理、招聘服務、就業分析、校友聯盟管理等模塊。充分調動各個模塊的一切資源,幫助護理專業學生的素質提升以及就業,建設數字化、智慧校園,通過招生與培養、學習與生活、就業與發展的大數據分析和共享。
例如某高校為精準服務學生就業,通過互聯網的靶向定制,實現用人單位和就業生精準對接。一方面高校建立“畢業生數據庫”,同時對學校的人才合作培養伙伴、招聘方及校友企業等資源,建立用人數據庫,實現資源優化;另外,還打造了“云招聘、云指導、云服務”等精準信息服務,通過學校的官方微信、教師朋友圈等網絡渠道關系,發揮集合效應,使用企業、醫院等用人機構和畢業生之間實現精準對接;通過數據收集,從護理專業學生入校開始,作為職業生涯的起點幫助學生建立職業生涯規劃系統,每學期對學生的學習、實踐、競賽等方面進行評估記錄,并根據求職創業狀態及時更新學生檔案信息。對每個學生實現點對點幫扶,挖掘學生特質,利用大數據為學生提供精準就業的依據,作出有效決策和精準指導。大數據平臺的建立,還可以為學校的資源優化提供渠道,比如校友會的建立,社會資源的吸引等,實現學校的長遠發展。
總之,新時代高校專科護理學生精準就業服務體系的建設對高校專科護理專業學生實現有效就業起到了良好的助力作用,大力幫助學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同時也對高校自身的發展有極大的助益。但是新時代高校專科護理學生精準就業服務體系的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政府、高校自身、企業和高校教師的共同努力和針對性培養才能成功,也需要護理專業學生自己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鍛造成社會需要、國家需要的好鋼,為社會、為廣大人民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