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禮梅 徐嘉輝 林曉潔 胡紅艷 楊楚薇
圍絕經期是中老年女性的重要特殊時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所致雌激素水平減少,繼而出現月經紊亂、潮熱、盜汗、眩暈、肢體疼痛、失眠和情緒障礙等癥狀[1]。失眠是圍絕經期婦女常見癥狀之一,是指機體在適宜環境中無法正常睡眠的臨床癥狀,其以入睡困難、睡眠質量差與醒后無法再入睡為主要表現[2]。祖國醫學將本病歸屬于“不寐”范疇,陰陽氣血失和與臟腑功能失調為其主要病機,病位在心腦,與肝脾腎相關[3]。安神調肝湯是臨床驗方,具有安神定志、調肝解郁的功效。為此通過研究安神調肝湯治療肝郁型圍絕經期失眠癥,為中醫藥治療圍絕經期失眠癥提供臨床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于本院就診的肝郁型圍絕經期失眠癥患者68 例。(1)診斷標準:西醫診斷參考《中國失眠障礙診斷與治療指南》關于“慢性失眠”的內容擬定:①睡眠異常癥狀,包括入睡困難,睡眠維持困難,異常早醒,在適宜時間不愿入睡;②日間癥狀:注意力不集中,疲勞或不適感,情緒激動或煩躁,體力下降,影響工作生活,對睡眠質量不滿意;③癥狀每周至少出現3 次;④癥狀持續時間至少3 個月[4]。中醫診斷參考《失眠癥中醫臨床實踐指南》關于“不寐”“肝郁證”的內容擬定:失眠多夢,不易入睡或多夢驚醒,性情煩躁易怒,可伴有胸脅脹悶,善太息,口苦咽干,頭脹頭暈,大便干,小便黃,舌紅苔黃,脈弦[5]。(2)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年齡45~55 歲;病程≥3 個月。(3)排除標準:近1 個月存在影響患者情緒或精神的社會事件,如喪偶、離婚等[6];尚未閉經者;對治療過敏者;已經參與其他臨床研究者。按奇偶數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4 例?;颊呔橥獠⒑炇鹬橥鈺?,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睡眠衛生教育。對照組患者給予艾司唑侖(生產廠家:廣東南國藥業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2484,規格:1 mg/片)治療,1 mg/次,每晚1 次;治療組患者給予安神調肝湯(中藥配方顆粒,生產廠家: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每劑含有相當于中藥原藥柴胡20 g、白芍20 g、川芎30 g、知母10 g、酸棗仁30 g、炙甘草10 g、茯神30 g、香附10 g、首烏藤30 g、丹參15 g、合歡皮10 g、生地黃30 g、蒺藜30 g、柏子仁10 g,1 劑/次,溫水200 mL 沖服,每晚1 次。兩組均連續治療1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參考《中國失眠障礙診斷與治療指南》和《失眠癥中醫臨床實踐指南》擬定療效評價標準。治愈:失眠表現消失,對日常生活與工作無影響,PSQI 與ISI 減少>95%。顯效:失眠表現明顯改善,對日常生活與工作基本無影響,PSQI 與ISI 減少>75%,但<95%。有效:失眠表現有所改善,對日常生活與工作影響較小,PSQI 與ISI 減少>50%,但<75%。無效:失眠表現無明顯改善,甚至需要加量或加用催眠藥物,對日常生活與工作影響明顯,PSQI 與ISI 減少<50%[4-5]??傆行?(治愈例數+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包括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睡眠障礙、日間功能障礙、干預共7 個指標,每個指標0~3 分,得分越高則提示睡眠質量越差[6-7]。(3)失眠嚴重程度指數(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包括入睡、維持、早醒、滿足度、不適、顯著度、干擾共7 個指標,每個指標5 個選項,每題0~4 分,得分越高則提示睡眠質量越差[8]。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觀察組年齡45~55 歲,平均(50.15±2.91) 歲;病程3~12 個月,平均(7.41±2.22)個月。觀察組年齡45~54 歲,平均(49.76±2.90) 歲;病程3~12 個月,平均(7.50±2.30)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12%,高于對照組的73.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58,P=0.02),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3 兩組治療前后PSQI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PSQI 總分及各項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SQI 總分與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日間功能障礙和干預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睡眠障礙項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兩組治療前后ISI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ISI 總分及各項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ISI 總分及維持、早醒、滿足度、不適、顯著度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入睡、干擾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PSQI評分比較[分,()]
注:t1、P1 值為觀察組治療前后比較,t2、P2 值為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t3、P3 值為兩組治療前比較,t4、P4 值為兩組治療后比較。
表3 兩組治療前后ISI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ISI評分比較[分,()]
注:t1、P1 值為觀察組治療前后比較,t2、P2 值為對照組治療前后比較,t3、P3 值為兩組治療前比較,t4、P4 值為兩組治療后比較。
失眠是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問題之一。流行病研究顯示,圍絕經期婦女失眠發病率約為38.0%,而我國社區老年女性(>60 歲)失眠發病率則為45.0%,可見隨著年齡的增長,失眠問題日趨加重[9-10]。圍絕經期是婦女從中年過渡至老年的重要生理時期,減少和控制圍絕經期婦女失眠癥的發生發展是目前社區基層健康管理的重點研究內容之一[11]。失眠治療的目標主要是改善睡眠質量、提高有效睡眠時間,改善日間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減少軀體和精神共病的發生風險,以及避免干預治療帶來的負面效應[12]。睡眠衛生教育是治療失眠癥的首選方法,其能縮短睡眠潛伏期,延長總睡眠時間,提高睡眠效率和質量,對中老年失眠患者有一定效果[13-14]。再者,目前臨床治療失眠的藥物以苯二氮類受體激動劑、褪黑素受體激動劑、時語速受體拮抗劑與抗抑郁藥為主。苯二氮類受體激動劑艾司唑侖是臨床治療失眠癥的常用藥之一,其非選擇性地通過結合γ-氨基丁酸受體亞單位,使之活化,促進開放Cl-通道,以抑制神經元。本品的短期使用耐受性較好,安全有效,適用于入睡困難或睡眠維持障礙患者,但長期應用存在有效性降低、依賴性和戒斷反應等問題。尤其對于老年患者,其短期和長期不良反應風險發生率均有所升高,故需斟酌使用,宜從短期、低劑量開始調整[14]。
中醫學對失眠癥的認識悠久且豐富,早在《內經》已有記載,其提出失眠多由氣血衰少所致,是以肌肉枯則氣道澀,五臟之氣搏結不行,故而發為不寐。后世醫家對不寐認識較為豐富,從古籍文獻可考,失眠的主要病機是心脾氣虛,心肺氣虛,痰火上擾,論治多以虛為本,以痰為標,用藥多補益心脾,但較少研究針對圍絕經期婦女失眠癥[15]?!秲冉洝氛J為,年過四十,陰氣自半,腎陰不足,則水不涵木,以至陽盛陰衰、陰陽失交?,F代人生活壓力繁多,圍絕經期正值婦女生活工作顯著改變之期,異常情緒宣泄不及,故而悵怏不得眠。證候研究亦顯示,圍絕經期失眠癥患者以肝郁脾虛與腎虛肝郁證為主要證候,二者失眠表現以入睡困難為特點[16-17]。本研究從肝立論,誠如《普濟本事方》論言,素人肝不受邪,神靜魂歸于肝,故而得不寐;然圍絕經期婦女陽盛陰虛,陰陽失交,故肝受內傷邪郁,魂不安宅,神動則魂揚,故臥而不寐,以安神調肝湯調治圍絕經期肝郁型失眠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白芍柔肝養陰,為君藥,臣以香附、合歡皮疏肝悅心安神,茯神、柏子仁寧心養心安神,酸棗仁、首烏藤補肝養血安神,佐用丹參、川芎調營血,知母、生地清虛熱,蒺藜祛肝風,甘草炙用助安神,亦有調和之力,為使藥。全方共奏安神定志,調肝解郁之效。
PSQI 評分主要用于評價失眠患者近1 個月的睡眠質量,分數越低代表睡眠質量越好[18]。本研究結果顯示,安神調肝湯與艾司唑侖均能顯著降低圍絕經期肝郁型失眠癥患者的PSQI 評分(P<0.05),可見二者均具助眠效果。但相較于艾司唑侖,安神調肝湯可顯著降低圍絕經期肝郁型失眠癥患者PSQI總分,提示其療效優于艾司唑侖,尤其在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時間、睡眠效率、日間功能障礙、減少干預等方面具有顯著改善作用。ISI 評分主要用于評價失眠患者近2 周的失眠嚴重程度,分數越高表示失眠程度越重[19]。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ISI 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可見二者均能緩解失眠嚴重程度。但相較于艾司唑侖,安神調肝湯可顯著降低ISI 評分(P<0.05),尤其是對患者近2 周睡眠維持、早醒、滿足度、不適、失眠顯著度方面有明顯改善效果。誠如前述,艾司唑侖能短期快速改善患者入睡困難,但其長期應用會降低有效性[20],而安神調肝湯則能持續有效地緩解患者失眠癥狀與嚴重程度,療效優于艾司唑侖。
綜上所述,安神調肝湯治療肝郁型圍絕經期失眠癥患者作用顯著,可降低患者PSQI 與ISI 評分,改善失眠癥狀與嚴重程度,效果優于艾司唑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