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婧
(湖南食品藥品職業學院,湖南 長沙 410128)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2020年7月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勞動是人們使用勞動資料,改變勞動對象,從而使之更加順應自己所需的目的性活動,也就是勞動力支出。勞動作為人類社會存在發展的根本條件,可以創造世界更能改變未來,也可以改變勞動者自身。食品和勞動密不可分,勞動創造食物,食物讓人類得以生存繁衍,因此食品專業的勞動教育更為重要。高職院校食品專業作為培養食品行業應用型人才的主要場所,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對于提升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和學生自身都是一種難得的探索創新過程[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貫通大中小學各學段。高等學校要注重圍繞創新創業,結合學科和專業積極開展實習實訓、專業服務、社會實踐、勤工助學等,重視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應用,創造性地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增強誠實勞動意識,積累職業經驗,提升就業創業能力,樹立正確擇業觀,具有到艱苦地區和行業工作的奮斗精神,懂得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深刻道理[3]。高職院校食品專業非常注重學生實習實訓階段的教學,在2020年上半年期間,黨政領導班子親自帶隊聯系實習單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滿足了學生的實習需求。高職院校培養的大國工匠,要經得起社會的檢驗,必須要有良好的勞動精神和勞動態度。
有學者指出,目前青年學生中的確存在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等消極現象,勞動價值觀教育有淡化和弱化的趨 勢[4]。高職院校在勞動教育方面存在著缺乏系統管理、他律措施及自我教育等問題。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缺失對人才培養成果會造成一系列不良影響[5]。
由于不會勞動,部分學生在實訓課堂無法動手,動手即錯,自信心受到嚴重的打擊;由于不想勞動,不少學生宿舍衛生狀況臟、亂、差,甚至輔導員到宿舍督促都無動于衷;由于不珍惜勞動成果,亂扔垃圾、破壞公共財物的現象時有發生;由于不懂勞動,有些學生眼高手低,找實習單位時碰壁,思想不成熟,專業實踐能力不高,甚至還有極少數學生存在鄙視勞動、不尊重勞動者和勞動成果的心理。
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的勞動觀念教育應當保證多樣性、時代性,豐富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拓寬對食品專業大學生的勞動教育平臺,強化理論結合實踐。
1.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課程和實訓實習。高職院?!靶F蠛献鳎W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旨在為國家輸送大量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學生三年的學習生活,不僅有在校接受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訓的教學任務,還有踏出校門進入企業接受頂崗實習的勞動實踐。鼓勵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的教學改革,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應融入企業用人需求,與優質企業共建共享實踐基地,開展生產性實習。實習過程應加強管理,全過程全方位監督,設置企業導師,確保實習效果。
2.建立公益服務的勞動教育基地,搭建長期社會實踐活動平臺。要求大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端正個人對勞動的態度,對勞動的不容易和艱辛形成深刻體會。如組織開展食品專題志愿公益勞動活動,譬如“食愛相隨”的手工勞動,發揮勞動所特有的價值。
建立勞動教育實施長效機制,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各負其責、融為一體、協同發力。
1.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鼓勵孩子自覺參與、自己動手,隨時隨地、堅持不懈地進行勞動,積極支持學校開展的勞動實踐,杜絕偏激思想,溺愛孩子,怕孩子吃苦,阻礙學校正常勞動實踐的開展。
2.學校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采取靈活多樣形式,激發學生勞動的內在需求和動力。學校應積極和家庭、社會聯系,探索形成多樣化的勞動實踐平臺,才能保證勞動教育的有效開展。同時,應加強信息化建設,及時通過學生管理工作平臺匯總統計勞動教育學分及成果,形成糾偏機制,以保證勞動教育的持續開展。
3.社會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會各方面資源,為勞動教育提供必要保障。食品專業學生具有專業相關背景,食品行業高新技術企業可以為學生體驗現代科技條件下勞動實踐新形態、新方式提供支持。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可以搭建活動平臺,共同支持食品專業學生深入城鄉社區、福利院和公共場所等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區治理。如深入社區,面向孤寡老人開設蛋糕烘焙小課堂等,參與社區服務。
加強高職食品專業勞動教育,需要緊密結合職業教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不僅要構建勞動教育多元的教學體系,更要結合食品專業特點,聯合家庭、社會力量,共同打造多樣健全的勞動實踐平臺,建立完善的機制,確保勞動教育取得良好的實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