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春玲
(云南省玉溪市華寧縣文化館,云南 玉溪 652899)
在物質生活愈發豐富的社會背景下,人民群眾愈發注重參與精神生活,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如今他們的思想文化觀念越來越多樣化,對文化的多樣化需求也越來越大。在這一文化需求下,文化館的文藝節目形式愈發多元化,有利于滿足受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在文化館的群眾文化工作中,文藝輔導工作對其產生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若文化館要保障群眾文化工作的質量,則可利用現代社會優勢,加強文藝輔導工作的優化運用。
如今群眾文化的普及力度越來越大,工人、農民、學生、機關干部等不同群體的民眾均開始對文化藝術活動抱著積極參與的興趣,不再只是限于表面的欣賞。他們樂于在工作間歇、學習間歇之余,參與到文化藝術活動中,展示自己的文藝才賦,從而獲得精神享受[1]。在這個過程中,文化館的文藝輔導員可以為群眾提供歌唱、舞蹈、表演和演奏等方面的專業輔導,或者提供專業的意見。因此,文化館文藝輔導工作不僅影響著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實效,還會影響到人們對群眾文化的滿意度。
目前文化館的文藝輔導工作還沒有達到理想的工作成效,需要文化館走一條特殊的道路,推進文化館群眾文化工作的健康開展。
在文化館開展文藝輔導工作時,文化基礎設施能夠發揮陣地作用,讓文化館更好地組織群眾參與到文化藝術活動中來,并為文藝輔導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良好的條件。因此,文化館的關注點不能僅在文化輔導工作本身,還要關注文化基礎設施在文化輔導工作中的基層文化陣地作用,便于文化館更好地開展群眾文藝輔導及推廣工作[2]。
在這方面,文化館需正視自身硬件設施建設不完善的現況,并利用社會優勢,吸引社會力量為文化館的文化產業投資,讓文化館在群眾文化硬件設施建設完善的情況下,對群眾開展有效的群眾文藝輔導工作,讓群眾在寬敞、互不干擾的空間里接受文化輔導員的專業指導。
除此之外,文化館也可與社會的某些單位機構合作,靈活利用他們的閑置房屋、閑置設備,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讓文化館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增加文化事業積累。尤其是對于縣級、區級的文化館來說,更需要利用這部分現代社會優勢,為文藝輔導工作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
在文化館開展文化輔導工作時,可選擇對各種社會力量進行有機地整合,豐富文化館中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社會參與方式。一方面,在多元化社會參與方式的支撐下,不同社會群眾參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積極性會比較高;另一方面,豐富的社會參與方式能夠推進文化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繁榮發展。
目前文化館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類型一般有三種,包括廣場文化活動、大秧歌文化活動、健美操活動。為了擴展文化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社會參與方式,文化館可以將目光放在京劇團體的身上。京劇團體屬于自發組合而成的文化團體,主要承載的是團體文化。文化館吸引京劇團體的目光,并擴展其社會參與方式時,可積極地爭取三大社團的廣泛參與,一是民間文藝社團,二是專業文藝社團,三是社會機構。這些社會團體能夠提供充足的社會力量、豐厚的民間資本,讓群眾文化事業更加繁榮。
此外,文化館還可從社會各界挖掘可用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文化資源,加強文化館與社會力量的多方整合。比如在人力資源方面,文化館可邀請名人或專家擔任文化輔導員,發揮名人效應、專家效應的作用,讓文化輔導工作質量更上一層樓;文化館也可增設文化志愿者工作,吸納社會上的文化志愿者,將其作為重要的人力資源之一,推動文化輔導工作的健康開展。
而在文化資源方面,文化館可加大對民間文化資源的開發力度,將其融入文化輔導工作之中,輔助文化輔導員開展有效的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在物質資源方面,文化館可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吸收閑置的樂器、舞蹈道具等物質資源,將其用于文化輔導工作之中。因此,通過對不同社會力量的整合,文化館可從多個方面更好地推進文化輔導工作。
實際上,群眾文化本身就是一種造福一方的文化性公益事業,其文化活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文藝晚會、文藝知識競賽、書畫展等等。文化館的職責就是推廣群眾文化,因此文化館屬于一個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3]。文化館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可利用社會公益優勢來加強文化輔導工作。
比如,文化館可面向群眾積極開展公益性文化培訓工作,讓群眾可以根據自己的文化需求,參加相應的公益性文化培訓活動。在這一公益性文化培訓活動中,文化輔導員可以充當培訓者,為群眾提供熱心的文化輔導服務,并培訓出基層文藝隊伍,讓參與培訓的群眾可以各自在美術、書法、攝影、繪畫、舞蹈、音樂、文學等不同的領域有一技之長,并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發揮自己的特長,演繹出不同風貌的藝術文化作品,有利于發揮群眾的力量和社會公益的優勢,推進文化輔導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總之,文化館要充分重視文化輔導工作在群眾文化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發揮現代社會優勢,從不同方面推進文藝輔導工作的健康開展,如利用社會優勢加強文化館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社會力量的整合或者利用社會公益優勢,有效推進文化輔導工作的開展,文化館的群眾文化事業獲得蓬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