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章娥
(中共臨滄市臨翔區委黨校,云南 臨滄 677099)
黨校承擔著做好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職責,但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其工作效果往往不如人意。為改革黨校的干部教育培訓效果,黨校教師往往會從創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方法、改良教學氣氛等方面著手。但干部教育培訓和學生課堂教學雖然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參與干部教育培訓的人員以基層干部為主,一次培訓周期不長,但對培訓效果有很高要求,且基層干部均具備較好的自我約束能力與知識學習能力,只是所學內容更為專業,與政治相關。良好的干部教育培訓,可有效解決黨員干部的作風、思想、能力以及組織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可進一步強化干部的政治素養與大局觀念,還可強化干部的各方面能力,堅定干部的信念,促使干部始終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1]。本文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
現今,黨校所培訓的對象主要具備年紀輕、膽子大以及文化水平高等特點,但也有缺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入理解、缺乏對中共黨史等歷史的深入了解、缺乏黨內生活的嚴肅訓練、不具備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等等缺陷。想要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效果,必須結合基層干部的優缺點,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實現個體化、針對性培訓,從而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整體效果。譬如,在干部進入黨校后,積極調查干部的實際優缺點,結合調查結果確定干部所需要培訓的內容以及個人發展需求,結合干部需求提供相應的培訓。如干部缺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與掌握,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教育,幫助干部準確解讀馬克思主義理論,促使干部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2]。若干部缺乏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則積極開展相應的拓展課,從中共黨史著手,列舉詳細案例,讓干部帶入案例之中,思考“如果是我,我會怎么做,為什么要這么做,怎樣做最好”等問題,并結合干部實際需求,適當地為干部提供相應的實踐機會,從而提升干部的實際能力。
黨校有很多課程內容復雜、豐富,但是對干部而言,詳細學習這些課程,對他們的政治素養、愛國情懷、職業道德、綜合能力并無明顯影響,學得好與學得壞,其實沒有太大差別。但是,這些課程無疑花了干部很多教育時間,并增加了干部的學習壓力。黨校需主動了解這一問題,積極深入調查干部對教育培訓的實際需求,盡可能實現靈活培訓,提升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改進現有干部教育培訓內容。譬如,黨校教師可積極了解不同層面干部的理論知識能力與整體素養、綜合能力以及培訓次數,為不同類型的干部制定不同的培訓方案。或者,黨校還可實現靈活培訓,積極調查所有培訓干部的實際需求,開設相應課程,但給干部選擇明確干部的必修課,讓干部自行決定選修課。但在干部選課時,明確告知干部每一門選修課的實際教學內容,讓干部詳細分析自己的實際需求,結合自己的需求科學選擇課程進修,從而實現培訓內容的創新改革。但為了保證干部思想、作風、道德等方面不出問題,應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黨性修養和德行修養、本地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干部履職能力四項作為必修課,才能保證干部的整體培訓效果,保證干部能夠順利達到基本培訓要求與目的,能夠順利回歸崗位,承擔自己的職能[3]。
干部教育培訓方法直接影響其培訓效果,黨校必須結合實際情況,積極創新現有培訓方法,提升干部的培訓積極性與主動性,喚醒干部的培訓熱情,促使干部主動參與到培訓過程中,主動獲取相應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從而達到干部教育培訓目的。教師可結合實際情況創新現有培訓方法,但需考慮到所培訓的內容。若培訓內容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則可在傳統培訓的基礎上,添加小組討論培訓、互聯網多元化培訓、案例式教學法或是問題教學法等等,不僅可改善培訓氣氛,還可提升干部的培訓熱情,促使干部積極主動與其他干部一起討論分析,可提升培訓活躍性,促使干部盡快掌握所學知識,提升課程的實際培訓效果。若課程屬于本地理論和現實問題研究,則需結合實際情況,盡可能創造機會讓干部進行實地考察,促使干部獲取相應的信息,形成自己的想法,從實際解決問題,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利用創新后的理論教學方法帶領干部完成本地理論知識教學后,盡量帶領干部前往問題實際發生場所,如企業生產新廠、新農村建設現場等進行考察,讓干部從實際出發,了解真實問題,提升自己對問題的實際認識與審查,震蕩傳統、老舊思想,促使干部解放自己的思想,并進行思想跨越,從實際角度考慮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在培訓中還需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打破空間、時間對培訓的限制,實現多元化教學,增加培訓內容量,提升培訓的生動性。
科學培訓是保證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有效性、培訓整體效果的關鍵。在科學飛速進步、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上,堅持科學培訓是非常有必要的。科學培訓不僅僅是國家、政府、中產黨對干部教育培訓的核心要求之一,更是實現人才全面發展,提升人才各方面能力的重要保障,更是保障人才能夠充分適應日新月異社會的關鍵,還是保證人才始終與國際接軌的前提。再者,科學培訓原則的落實情況,直接決定著基層干部團隊的整體素質。從目前情況來看,干部教育培訓中并未堅持科學培訓原則,這是導致干部教育培訓有效性、實效性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黨校應該積極和高端培訓機構進行聯系溝通、信息傳達、經驗分享,學習高端培訓機構的培訓理念、培訓經驗,積極借助知網、萬方等高端學術平臺探究各種新型適合在黨校中應用的培訓方法。再者,黨校還可和當地高校進行友好溝通,學習高校的先進教學方案,結合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內容與需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構建符合黨校實際情況的科學培訓方案。黨校還需積極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前往黨校傳播經驗或擔任本地導師,不斷提升黨校整體培訓能力,輔助黨校完善、制定科學培訓原則,并在黨校中一一落實相關遠側,最大程度上發揮科學培訓原則的實際價值。
培訓管理制度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直接影響到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的整體有效性。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基層干部的規矩意識以及紀律意識相對較差,對干部教育培訓缺乏準確認識,所以無法避免自我放松培訓等現象。而嚴格、科學、合理的管理制度無疑可約束基層干部的行為,提升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的整體效果,并為干部教育培訓提供相應的制度保障。但在制定培訓管理制度時,管理單位或管理人員必須從實際出發,詳細分析黨校實際管理情況,積極出臺《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管理條例》以及《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期間紀律準則》等規章制度,并將規章制度落實到位,繼而約束基層干部的言行舉止與教育培訓配合程度,改善基層干部的實際教育培訓效果。在制定教育培訓管理制度的同時,還需細化各項管理制度,定時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及時發現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制定有效策略處理這些問題,形成良性循環,不斷完善各種管理制度與管理條例,不斷改進基層干部的課堂紀律以及課堂出勤情況,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有效性。
有效的評價機制是進一步提升干部教育培訓效果的重要途徑,合理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還可增強教育培訓活力,不斷激發干部的教育培訓潛能,促使基層干部教育培訓逐步多元化、多樣化。為了保障基層干部教育培訓效果,首先要完善現有達標考核機制,結合基層干部的教育培訓課程、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制定綜合考核方案,考核內容以課堂表現、知識測試。隨堂檢驗以及論文答辯等為主,統一培訓對象的評價標準與評價形式。在培訓第一天將考核機制與考核內容一一告知干部,讓干部帶著目的去學習,從而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整體效果。再者,還需完善干部的教育培訓評價機制,評價方案以電子版為主,以不實名評價方式為主,促使基層干部真實準確的評價每一次干部教育培訓情況,促使基層干部應用評價價值詳細分析自己在培訓中學習到的東西,目前的困惑,對培訓方式與培訓內容的意見等等,教師及時觀看評價內容,結合評價內容進行培訓改革,不斷提升教育培訓的有效性與實效性。
創新干部教育培訓理念、改進干部教育培訓內容、創新干部教育培訓方法可有效改進干部教育培訓中存在的各項問題,可有效提升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讓干部學習真正的東西,促使干部圓滿完成此次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