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吉林省紅石國有林管理分局,吉林 樺甸 132405)
新時期發展背景下,我國林業發展速度加快,在國民生活中也越來越重要。而國有林業企業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影響著我國林業的發展,建設好林業企業,特別是國有林業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林業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也日益嚴峻,其中,國有林業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更為凸顯,因此,從根本上提高國有林業企業的政治思想和精神動力,構建符合國有林業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保障林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開展。
企業思想工作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可作為企業的一種“軟管理”形勢,是一種群眾性的心理狀態,在林業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中位于至關重要的地位。完善林業企業的行為準則,包括價值觀念、競爭意識、理想目標、行為規范、道德準則等各方面進綜合體現,不僅僅是形式化的喊口號、開動員大會,而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與指揮、方針與政策,絕不動搖黨的方針路線,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貼近員工生活,切實保障相關的政策得以落實,推動國有林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國有林業企業發展過程中,一方面,由于政府的資金投入不足,管理服務制度不健全,政企不分等原因,在面對弱勢群體時,地理環境偏遠難行,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等地區作為林場建設,降低了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另一方面,上層領導思想政治覺悟低,片面的為造林、趕項目、助經濟,疏忽對企業思想文化建設;服務不到位,忽略基層群眾的真實想法,導致企業與群眾之間存在隔閡,總覺得工作難度大不好推進,問題總比辦法多,上層干部不作為、亂作為等等。
思想是主導行為的關鍵要素,重視思想政治的建設,明確林業企業的發展方向。林業企業作為規模龐大,經濟效益低于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的企業,其發展具有一定的困難,職工的薪資待遇、工作環境加上社會的唯物主義的泛濫,使得一些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不能正確對待本職工作,熱衷于副業,奉獻精神不強,員工流動性大,加之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思想滑坡嚴重。
作為生態基礎產業的林業,其工作形式大都以實地工作考察為主,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實實在在的工作,許多林業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虛假,以政治的理論學習、寫報告、寫體會、大小會議進行學習,沒有具體的實際內容,使得群眾出現抵抗心理,不愿聽不愿學。在薪資待遇不高,工作環境艱苦,文化生活單一的環境下,企業職工特別是青少年職工,覺得枯燥乏味。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單一,職工思想情緒波動大,不利于林業企業的有效發展。
作為民心工程的思想政治工作,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需要有務實的實干精神和切實可行的措施政策。加強政府的資金投入,加大對基層群眾的扶持力度,健全完善林業企業工作的基礎設施建設,走進職工的生產生活,了解職工的真實想法,拉近距離,提高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上層領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以身作則,提高自身政治覺悟,做實事,結合林業企業的實際情況,分析具體問題,制定相關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避免以“空頭支票”等虛假方式,加強與職工的聯系互動,利用“公司信箱、每周總結”等方式了解職工,扭轉群眾的偏見。
林業作為傳統產業,在新時期下開展國有林業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明確國有林業企業的思想政治目標,堅持實事求是,將科學理論與實際行動相結合,辯證唯物的開展思想政治文化工作,避免以脫離實際情況方式空談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通過在工作中的實踐活動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開展前往紅色旅游景區活動,親身體驗革命老前輩的艱苦奮斗;開展座談會議,邀請具有實際經驗的前輩講述親身經歷,激勵職工。除此之外,國有林業企業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應注重與職工拉近距離,化解矛盾,提高企業凝聚力,推行獎懲制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總而言之,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關于人的思想工作。因此,注重實際問題的解決,提高林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效益,以此為中心,激勵職工看向企業發展的長遠規劃,為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共同努力,充分發揮職工的智慧,各盡其能,為企業的發展群策群力,發揮職工的自我價值。關注職工的民生需求,改善職工的居住環境,深入到基層職工中,促進完善企業職工的生產生活條件,了解職工的實際困難,提供相應的幫助,加強對職工衣、食、住、行的扶持力度,給職工送去溫暖和關懷,改善職工文化生活單調的情況。如:在慶祝傳統的節日時開展文藝演出,送節日福利;舉辦小型的有關林業企業的比賽等舉措,關心職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新時期下,國有林業企業應不斷改革發展,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注重職工的價值標準、思想觀念和經營理念的培養,加強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遵循黨的領導和以人為本觀念,創新工作形式的開展,關心職工的日常生活,從而提高職工的思想政治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推進國有林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