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明
【摘要】互聯網+信息化技術應用建筑工程管理系統,具有提升管理質量、提高效率等多方面積極意義。現階段建筑工程管理對于互聯網+技術優勢缺乏理解和實踐應用能力,導致工程項目管理系統仍然存在陳舊性,無法發揮技術管理優勢。在后續的管理升級當中,建筑工程管理需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化平臺技術和大數據技術等優勢技術,來強化管理專業性和管理執行效率,全面提升管理質量。
【關鍵詞】項目管理;建筑工程;信息化;互聯網+? ? ?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36.049
互聯網+所帶來的信息化技術發展對于傳統建筑工程產生了深遠影響。建筑工程在制度化管理方面通過引入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了全面升級。從發展態勢來看,近年來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建設當中,互聯網+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管理平臺化建設對于提升工程質量管理能力和執行效率來說,均具有突出作用。但同時,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本身不具有建筑行業專業背景的企業開始進入到行業內部,無論在技術能力還是在管理專業性方面都存在嚴重不足,影響了建筑行業的良性發展,同時也為建筑行業工程管理制度創新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1、互聯網+背景下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主要意義
建筑行業在工程技術、項目運行周期和內部管理方面與其他行業有著顯著區別,其主要特征體現在周期長、投入成本高以及專業性強等方面。管理機制的良性運行涉及到的專業系統十分復雜,傳統管理機制由于人員安排和專業背景差異,管理工作難以形成統一化標準,無法精準完成對于不同環節工程狀況的有力監控。互聯網+信息技術利用信息平臺來推進工程施工與技術管理彼此結合,能夠有效解決管理過程中面臨的技術層面問題。從建筑工程發展角度來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推進工程項目管理升級具有多方面意義和價值。
1.1有效提升工程效率
從目前的應用技術參與工程管理的實際經驗來看,開展互聯網+技術系統建設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統在工程管理方面質量顯著提升,極大地提高了工程效率。傳統工程項目管理主要采用人工管理機制,對于管理環節和相關管理信息采用手工記錄手段,導致信息檔案存儲安全性較低,信息記錄易受到主觀因素影響,導致管理施工執行中存在紕漏或其他管理問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自動化生成的管理信息需要得以實現,相關管理可以直接從平臺數據庫系統進行相關管理信息的查詢和調閱,實現及時性管理,相應的信息傳輸速度的提升也極大地提升了工程整體效率,相比于傳統管理,信息化管理展現出巨大優勢。
1.2高質量完成成本控制
伴隨著工程管理效率的提升,工程施工和管理方面投入的成本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優化。建筑工程有著多行業協同的施工特點,其中涉及到一些高成本投入的行業工程內容。同樣的在管理方面,為了能夠保證管理質量,需要多方面進行管理專業性投入,最終導致管理部分從業人數眾多,管理類型復雜,出現一定的管理職能重疊。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使得自動化管理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傳統人工管理,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的投入。同時互聯網+的自動分析和仿真模擬對于施工過程中各個成本消耗環節進行優化,極大地提高了工程項目成本控制能力。
1.3推高了整體管理水平
傳統建筑工程施工中為了提高施工收益,部分施工單位會選擇在管理環節中節省開支,改由技術人員直接參與管理崗位代理管理工作。這種管理機制導致管理中小問題不斷,影響了管理效率和管理監督作用的實施,工程項目現場管理和臨場調度能力嚴重不足。互聯網+信息平臺化管理保障了制度執行標準的確立,同時能夠以硬性指標系統確定各個管理環節的具體需求,為管理機制的良性運行提供了基礎性保障。
2、互聯網+管理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互聯網+技術應用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迎來了新的發展基于,建筑工程行業管理人員開始逐漸認識到技術應用和管理精度提升之間的緊密關系。但是由于傳統建筑行業項目管理思想影響深遠,部分建筑項目管理人員缺少從自我出發進行大膽創新的勇氣,對于互聯網+技術的了解并不足夠,導致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較低,互聯網+技術沒能發揮出應有的效率提升、質量提高、成本控制等實際作用。
2.1信息共享能力不足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管理應用核心在于平臺化的信息共享,從而實現多環節管理的彼此協同。但從目前建筑行業工程管理實際情況來看,管理系統內部并沒有形成對于互聯網+的正確認識,導致在信息系統建設中徒有其表,平臺化的管理信息流通和共享效率不足,管理效率裹足不前,缺少執行力,無法真正提高工程項目的管理質量。
2.2管理中信息化技術應用范圍不廣
雖然信息技術在當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產生深遠影響,建筑行業自身也認識到了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價值,但是信息化應用水平較低、覆蓋范圍不足等問題仍然長期存在。工程管理當中大量管理環節仍然采用人工機制進行資料搜集和整理,工程管理單位缺少對于信息技術的信任,建立在系統信息保密機制基礎上,工程管理內部只能繼續沿用原有的信息管理手段,放棄對于高效率高精度的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
2.3建筑工程項目本身具有較高復雜性
建筑工程項目的一大特點便是涉及到的專業領域較多,管理當中需要實現各個環節專業化信息和行業信息的整合。互聯網+技術應用中主要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平臺的方式來參與數據分析和綜合決策,但當前國內大數據、云計算服務成本較高,需要通過獲取第三方服務的方式來實現,導致部分建筑工程單位望而卻步,不愿采用相關技術手段參與管理。
3、建立互聯網+建筑工程管理機制
3.1費用監管
費用監管是建筑工程的重要內容,是建筑工程項目關注度最高的環節,現代化管理需要借助一系列管理手段是實現對于費用投入的有效管控。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主要通過前期模擬分析的方式來針對項目規劃和預算投入進行精準的分析判斷。管理執行中,借助分析結果針對預算編制情況進行進一步優化。針對相對復雜的建筑工程,互聯網+系統信息化還可以從BIM技術等技術層次出發搭建管理運行分析機制,對各個環節的項目造價和成本費用投入情況進行分析和項目擇優,選擇最優的預算管理標準,實現成本優化控制。
3.2施工進度控制
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建設進度加快,城市居民對于高質量建筑的 需求也更高。現代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已收到外部環境等不可抗力因素影響,出現工程施工不穩定現象,其中編制進度與實際進度之間的誤差,表現最為顯著,同時影響也最大。應用互聯網+能夠實現基于建筑行業局域網的監管框架體系,從施工進度的各個環節出發,利用預案機制和應急處理手段,針對施工進度問題進行快速相應,最大限度消除外部因素對于施工進度造成的影響,使施工進度能夠與編制進度之間彼此適應,實現合理有效的成本控制和質量監控,為工程管理質量的提升提供幫助。
3.3開展索賠管理
互聯網+在建筑工程當中,還可以針對索賠環節進行有效監管。項目索賠使建筑工程當中合同履約雙方 的主要內容,需要進行嚴格的系統性監管。通過搭建互聯網+的數據庫信息管理機制,能夠降低合同內容在索賠過程中所產生的消極影響,保證企業生產中的各個環節損耗能夠被控制在既定范圍之內。同時結合數據庫相關資源當中存儲的信息文件,針對索賠過程進行實時跟蹤和高效率分析判斷,保證索賠機制管理執行合理合規。
4、建筑工程互聯網+管理系統落實執行
4.1提升項目管理的系統層次
建筑工程本身的復雜性是制約管理質量和效率的問題,同時也是互聯網+管理系統應用中主要解決的困境問題。管理系統層次的提升需注重兩個方面的管理實現,其一是內部管理方面,工程管理通過互聯網+平臺編制來執行工程監管、材料采購、造價控制、合同文書管理等幾個方面的 管理內容,利用平臺模塊實現數據庫系統對應,強化信息管理運行水平。其二是外部管理系統,主要針對開展施工設計和工程監理兩個方面的管理提升,通過平臺化? 的管理信息共享和項目高效率運行,來實現管理機制的全面升級,保證管理能夠在頂層設計和落實執行方面能夠相互配套。
4.2管理系統編制完善
互聯網+管理系統的建設和完善需要完成建筑工程項目當中所涉及到的各個管理環節的全面覆蓋。結合建筑工程的基本特性,互聯網+管理系統需要從建筑招投標活動、工程造價控制等多個方面來進行整合性的管理。系統框架中,以扁平化、模塊化的形式對各個環節的管理流程、相關統計信息數據、管理執行進度以及管理評估效果等進行記錄,通過平臺查驗的方式,對目標管理環節是否達到質量要求,存在哪些管理質量問題等進行一一檢查,確保各個管理環節萬無一失,能夠符合建筑工程的管理要求。
4.3搭建互聯網+平臺化的PDCA循環模式
PDCA循環管理是現代項目管理的重要理念和管理方法,通過建構PDCA循環管理模式,能夠形成從管理執行到問題發現再到管理執行的良性循環。互聯網+信息技術平臺化發展為PDCA管理模式高效率實現提供了新的可能。結合模塊化的平臺管理機制,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從系統管理評價和管理問題發現等角度,引入管理問題分析評價機制,同時依托大數據系統針對管理問題進行分析驗證,選定并分析解決方案,應用于后續的管理執行當中。相比于人工管理層面的問題分析,大數據能夠通過學習演算方式對不同的管理改善策略進行預分析,從中選定最優的管理解決方案,幫助建筑工程管理系統能夠有效規避管理問題和管理陷阱,形成高質量的管理體系,提高管理執行效果。
參考文獻:
[1]霍瑞琴.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水電建筑施工節能模式評估方法[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21(09):62-67.
[2]王濤.“互聯網+”時代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設探討[J].門窗,2019(24):65.
[3]方宏華.時代背景下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建筑工程管理探討[J].居業,2019(09):139+143.
[4]周昊.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化技術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改革探析[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9(0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