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潔 王文華 賈柯


大名草編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豐富而獨特的地域文化內涵,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藝術性。如何更好地傳承和發展大名草編手工技藝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也成為非遺視角下推進傳統手工藝品創新發展的突破點。文章找出大名草編目前在發展中面臨的問題,并以此提出相應解決對策,以期推動大名草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大名草編發展歷程
草編是利用各種草莖、麥秸為材料,經手工編織而成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品。大名草編以莛麥為主要原材料,采用傳統編結、掐辮等手法,再經過漂白、染色、縫制等工藝制成具有實用或觀賞功能的草編工藝品,是我國傳統草編技藝中的一種。
大名縣地處河北省邯鄲市南部,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大名縣擁有漫長的草編手工技藝傳承歷史,據相關史料記載,大名草編手工技藝是清代雍正年間由山東掖縣傳入大名境內,最早在大名縣西付集鄉朱家村以掐辮草編的手工技藝開始流傳,后逐漸傳至大名縣衛河以東地區。大名縣于1953年建廠從事草編手工藝深加工。20世紀80年代以前,草編手工藝品在大名縣及周邊地區有較大影響。20世紀80年代以后,草編產品因不能及時滿足市場發展的需求,銷售量逐漸下降。
大名草編發展現狀
經過大名草編手工藝人的不懈努力,2008年,大名草編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工藝品遠銷歐、亞、美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大名草編廠工人王群英在大名草編傳統技藝上發展創新,將傳統的草編技術與大名歷史文化和工藝美術相結合,創作出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文化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創新大名草編產品。2012年,大名縣群英草編藝術品有限公司被河北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示范基地”。2017年12月28日,王群英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在傳承人王群英的引領下,大名草編目前主要的生產區域為大名縣衛河以東的農村區域,產品類型主要有草編坐墊、草編臉譜、草編時裝、草編裝飾品等,產品遠銷歐美、非洲等國家。大名草編以其精巧的風格、濃郁的地方特色、簡練大方的造型、廣泛豐富的題材、古樸自然的材質,逐漸與現代市場相結合,形成自己的發展特色。
目前,非遺特色文創產品已經成為文化宣傳與傳承的重要因素。但是目前對于大名縣草編產品的研發僅局限于工藝品、家具類的設計,對于文創產品的設計實踐較為匱乏,大名草編文創產品市場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大名草編發展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從農村走向城市,致使大名草編的傳承與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對大名草編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如何將非遺活態化傳承與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相結合,實現傳承與發展的共贏是大名草編非遺技藝亟待解決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受到創新意識不足、銷售渠道單一、品牌觀念淡薄等因素的制約和限制。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者的審美意識和消費觀念發生了根本變化,市場需求出現多元化傾向。大名草編傳統產品以服飾、提袋、茶墊、坐墊、地席、門簾、果盒、紙簍、拖鞋以及草辮制作的裝飾畫、裝飾盒為主,這些傳統草編產品在創新方面缺乏力度,無法滿足現代化審美需求。而大名草編又以特殊的莛麥為原料,原材料獲取較為困難,大規模化生產受限,導致產品市場競爭優勢不足,產品需求日趨下降。
由于大名草編生產者多為普通農民,產品銷售渠道和資金支持力度較為欠缺,所制產品大部分由自家使用,部分產品如手工草帽等也多在大名縣附近地區的市場上銷售。而大名草編的銷售渠道主要為利用農村集市和農產品展銷會進行線下銷售,銷售渠道較為單一,沒有充分借助電視、互聯網等新媒體平臺搭建多維推廣途徑,因此在大名草編產品宣傳和普及大名草編文化方面力度明顯不足。
大名草編在消費者記憶系統中和品牌元素的雙向聯系強度較弱,缺乏獨立品牌,品牌意識較為薄弱。目前大名草編的主要購買者多數停留在中老年消費群體,而缺失在情感上引起年輕消費者對大名草編的品牌共鳴。大名草編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產品的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是確立品牌競爭優勢的核心要素,但是大名草編產品在生產和傳承過程中缺失知識產權法律保護意識,很多產品沒有申請專利保護,致使發明成果被他人仿冒,不利于獨占新技術及新產品市場,獲得經濟利益相對較低。
大名草編發展路徑
大名草編作為珍貴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多樣化的文創開發元素,可從非遺視角下尋找推進大名草編傳統手工藝品創新發展的新路徑。
大名草編應將傳統的非遺元素與現代社會文創產品需求相結合,滿足不同地域和不同年齡段消費者的需求。大名草編可以將大名地區的傳統歷史文化與國潮、國粹元素相結合,將京劇、水滸故事、陪都文化等元素融入草編服飾、草編產品包裝、草編生活用品的設計之中,將大名草編編織成京劇臉譜作為展覽藝術品和家居裝飾品,也可將草編融合進入大名地區佛漢拳武術中,用草編將佛漢拳招式詮釋出來制成系列產品,不斷推出更符合現代生活美學的草編產品,跨界詮釋國粹美學(如圖1)。
大名草編產品生產可以成立“名草編坊”等個性化創意公司,發展私人定制模式。創意公司設立專門的大名草編網絡營銷平臺,客戶通過線上預訂方式,將心儀產品樣式發往平臺,經審核商議達成訂單后,為客戶進行專業化、個性化大名草編產品定制生產,刺激消費者的消費欲望,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大名草編應在遵循市場規律的基礎上,逐步拓寬銷售渠道。在線下實體銷售環節,可借助營銷推廣,擴大大名草編的銷售區域,打破消費者的年齡限制,吸引年輕人購買大名草編產品。將大名草編產品與大名縣文化旅游發展相結合,打造大名草編文化旅游紀念品在景區進行銷售,在節假日可進行價格折扣等促銷方式。
此外還可將大名草編宣傳與傳承人培養相結合,設立大名草編參觀基地,并在中小學設立大名草編相關研學課程,通過傳承人的技藝展示,既能提高中小學生對大名草編的了解,為大名草編的發展培養傳承人,又能讓消費者直觀感知草編創作過程,增加對產品的直觀感知。
大名草編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加強線上宣傳推廣,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充分發揮“互聯網+草編文化產品”的優勢,將傳統草編手工藝與互聯網技術相結合,促進大名草編產業的文化傳播。借助“名草編坊”等專業公司設立大名草編公眾號,通過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發布大名草編宣傳片、小視頻等,也可采用互聯網直播帶貨形式,借助電商平臺營銷推廣大名草編及其文創產品,增強大名草編知名度,擴大銷售渠道。
大名草編應通過“尋根”等方式打造自主品牌,逐步實現品牌活化。大名草編可借助“名草編坊”等公司設立“SW”(Straw Weaving)品牌(如圖2),在品牌宣傳過程中融入水滸、明清大名府故城等大名歷史文化元素,通過“鄉愁”情懷的引入,喚醒消費者與品牌的情感聯系,加快大名草編品牌形象的確立。大名草編企業要不斷為品牌注入新元素,結合時代發展以及市場需求,對品牌進行延伸,保證大名草編技藝的傳承與創新。
大名草編品牌在秉持自主創新、堅持原創的基礎上,應進一步強化法律意識,及時申請品牌和產品專利,保護大名草編原創產品。同時也要在大名縣草編生產人員中及時宣傳普及專利知識,增強大名草編從業人員的專利權法律保護意識。
在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穩步發展的前提下,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日益重視,大名草編的認知度正在逐步上升。大名草編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形成自身的藝術魅力,通過產品創新、營銷推廣、品牌活化等形式,以“鄉愁”情懷為依托,融合現代藝術的審美需求,尋找傳統技藝的創新發展新路徑。對挖掘大名鄉村傳統工藝、保護大名縣傳統文化以及推動大名縣鄉村振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同時在傳承和創新發展大名草編非遺文化的同時,又能對其他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提供借鑒,進一步促進中國傳統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邯鄲學院大學生國家級創業訓練項目:名草編坊——國家級非遺大名草編文創公司(項目編號:202110103002X)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邯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