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yè)“課程思政”探究
——以《汽車認知》為例
李清
(白銀礦冶職業(yè)技術學院,甘肅 白銀 730900)
“課程思政”是近年來高校課程改革的一種模式,旨在將專業(yè)教學與德育教學有機融合,培養(yǎng)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高技能、高科技人才。文章以《汽車認知》課程為例,從學生的特點、專業(yè)課程的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闡述如何做好“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將其內化于心,外化于形,達到初衷,完成對學生能力目標、技能目標和素質目標的教學要求。
課程思政;汽車認知;專業(yè)素養(yǎng)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一項嚴肅而長久性的工作,它貫穿于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整個過程,而高等教育又是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會議上強調“要把堅持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除思想政治課以外的其他各門功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這是習總書記圍繞立德樹人這個主旨,對“課程思政”做的最鮮明的、具體的闡述[1]。長期以來我們單純地認為高校輔導員、班主任負責管理學生,思政類課程教學是提升學生品德的載體,專業(yè)課程的教學只為增長學生技能。但隨著社會發(fā)展,各行業(yè)都需要提升行業(yè)人員的整體水平,以我們汽車維修服務行業(yè)為例,不再是單純的技術能力過硬的維修工,也不是銷售業(yè)績可人的服務顧問,而是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和專業(yè)情懷的高技能人才?!敖逃笥?,教師為本”,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品行道德的引路人和風向標。德育教育應當貫穿于教育的各階段各環(huán)節(jié),而不能單獨依賴思政課程,高等教育又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銜接,所以高校更是要以此為根本遵旨,將立德樹人與技能培養(yǎng)相結合,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2]。
我們的學生來源主要通過普通高中生綜合評價、“五年一貫制”轉段、統(tǒng)招和中職升學考試錄取,專科層次是高等教育的最低層次,這部分學生相對來說文化課基礎差,入學成績比較低,對本身的自控能力稍有不足。其次,我們的學生基本為00年左右出生的孩子,他們都寄托著父輩、祖輩的希望,生活相對富足,面對復雜的網(wǎng)絡世界、充滿誘惑的周圍環(huán)境,辨別真?zhèn)蔚哪芰^差,自控能力不足,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的今天。其次是認知觀念的差異,本科是理想意義的大學,進入高職沒有大學生的榮譽感和成就感,不敢正視自己身份,放低要求,沒有挑戰(zhàn)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故缺乏一些組織、時間觀念,道德意識和生活熱情。同時作為一名班主任,在長期學生管理工作中發(fā)現(xiàn),空洞、直接的說教達不到我們預期的目的,甚至沒有一點效果或有部分反作用,采用一種含蓄的、婉轉的方式更有利于和學生溝通。
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yè)類課程是圍繞著汽車四大構成板塊開展關于汽車機械零部件、電控單元以及通信系統(tǒng)等展開的檢測與維修,專業(yè)性較強,原理性內容較多。以最基礎、入門級汽車認知專業(yè)課程為例,該課程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對車輛發(fā)動機(兩大機構,五大系統(tǒng))、底盤(四大系統(tǒng))、車身和電器四大系統(tǒng)的組成、結構特點、作用、功能和位置關系有個初步的認識,對各零部件的材料有個初步的認識,在心中建立起一個對汽車基本的構架,為后續(xù)其他專業(yè)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各零部件種類較多,有時不易區(qū)分,再者對于各零部件的作用、特點等都是以敘述為主,比較枯燥。以制動系統(tǒng)為例,按功能可分為行車制動、駐車制動、第二制動和輔助制動,按制動器又可分為盤式制動器和鼓式制動器,不同的制動器又各有三四種類型,這就增加了學習的單調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從最初的好奇、充滿神秘到后來的缺少欲望[3]。
以往在專業(yè)課教學上我們盡可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專業(yè)知識,讓其獨立思考,注重專業(yè)知識的講解和專業(yè)技能的培養(yǎng)。但在學習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注意力很難一直集中,在上課之初都能做到認真聽講,但在十到十五分鐘之后,部分學生開始走神,這個時候接受知識的效率開始下降,出現(xiàn)的情況往往是學生聽懂了前半課而對后半課模棱兩可。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采用的一體化教學,將知識碎片化,講解完一個知識點,可以拋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或者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踐演練,并對討論過程或實踐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整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自己的討論結果或者實際診斷維修的結果,老師聽取各組匯報,整理所有提出的問題并進行答疑,答疑結束,學生需要再次實踐來驗證問題。這樣不斷地在老師教、學生自主思考討論、實踐操作、問題反饋、答疑、驗證問題等方式中開展教學,提升學習效率,從而完成教學任務。
若在碎片化的專業(yè)知識當中融合思政內容,教師在講課時注重學科的交叉滲透,不但能更有效提升專業(yè)技能,也能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例如,我們在給學生講解車輛VIN碼的時候可以引申到每個公民獨有的身份證號碼,闡述車輛組成時我們講到所有機構協(xié)調工作,車輛才能穩(wěn)步運轉,一部車比作一個家庭,每個機構就是家庭成員,每個人為家庭做貢獻,與家里的父母、兄弟姐妹和諧相處,這個家庭就會蒸蒸日上,所有的家庭都和諧,那么社會才能和諧。我們把發(fā)動機比作汽車的心臟,其重要性就毋庸置疑了。而古人云:“德者,本也?!钡赖轮谌祟愳`魂猶如發(fā)動機之于汽車,習近平總書記更是強調在用人方面要德才兼?zhèn)洹⒁缘聻橄?,可見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發(fā)動機是汽車的心臟,點火系統(tǒng)又是發(fā)動機的心臟。我們每個公民要緊緊圍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感恩;尊重科學,尊重法律,尊重他人;舞出職業(yè)風采,唱響技能新聲。發(fā)動機活塞連桿組中的活塞一直在高溫高壓高速的惡劣環(huán)境中工作,因此一定要具備很好的性能。這讓人想起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的“打鐵還需自身硬,”不要埋怨社會不公平,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無論誰,只要有過硬的本領,經(jīng)得起考驗,都能立足于社會,立足于未來,在社會的熔爐中越煉越閃,在未來的人生中大放光彩。
蓄電池、發(fā)電機是車輛的供電裝置,電對車輛而言就好比血液對于人體、石油對于現(xiàn)代工業(yè)一樣。石油在國民經(jīng)濟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斯大林曾說“沒有石油就沒有國防”。大學生是當前征兵的主要群體,勉勵學生積極參軍入伍,保家衛(wèi)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和中的指導地位,堅定不移把習近平強軍思想全面貫徹到國防和軍隊現(xiàn)代化各領域全過程,同時可以把石油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作為拓展閱讀內容讓學生了解。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好雨隨春風在夜里悄悄降落滋潤大地萬物。將德育引入專業(y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了解時事,關注政事,不僅拓展知識,日積月累更能沉淀思想,培養(yǎng)道德情操。同時課程思政的實施,對專業(yè)課教師在思想政治建設、社會道德情操培養(yǎng)方面有一定要求,教師也需要在不斷地學習思政相關內容,在育人的同時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最終達到雙贏的效果[6]。每一堂課都有相應的教學任務,若將思政融入其中,會不會影響專業(yè)課程的進度?!奥浼t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將專業(yè)課程與思政課無縫銜接,細致融合,看似占用了學習專業(yè)的時間,實則在這種學習的過程中,即消除了一味地學習專業(yè)課程時的乏味,也消除了學生對空洞的說教方式的排斥,在專業(yè)與思政內容之間不斷切換,學生與教師頻繁、高效互動,不僅提高了學習的激情,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教師課堂把控得當,長期堅持,通過這種潤物無聲的方式,把好的學習習慣、行為方式和道德思想屆屆相傳,不僅能達到傳授學生知識的目的,使其具備一定的專業(yè)能力,更能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6]。
俗語稱“好廚子一把鹽”,一道菜的成型需要很多種作料,鹽是最關鍵的。同樣的一個人的成才需要掌握生存技能、專業(yè)技能、道德情操等,德是所有技能之首。課程思政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的教學理念,專業(yè)教師需要不斷結合課程內容、學生特點去思考、挖掘、搜集相關素材,在整個教學周期中不斷完善此項工作,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嚴格要求自己,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把教書與育人相結合,把授業(yè)與傳道相統(tǒng)一,努力做學生道德的標桿,學習的榜樣。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 王飛.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及實施策略[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5(41): 1-4.
[3] 雷淼全.汽車構造課程特點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3,2.
[4] 涂悅.教師實施“課程思政”教學藝術探究[J].教育科學論壇,2019.03.
[5] 余江濤,王文起,徐晏清.專業(yè)教師實踐“課程思政”的邏輯及其要領——以理工科課程為例 [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01).
[6] 王旭珍,王新平,王新葵等.大道至簡,潤物無聲——物理化學課程思政的實踐[J].大學化學,2019, (11):77-81.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xplore with Vehicle Inspection And Maintenance Professional——Take "Automobile Cognition" As an Example
Li Qing
( Baiyin Vocational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Gansu Baiyin 730900 )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s a model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aiming at integrating professional teaching with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high-skilled and high-tech talents with professional attainments. Taking the course of automobile cogni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 -tics of student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expounds how to do the teaching design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internalize it in the mind and externalize it in the form, so as to achieve the original intention and complete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ability goal, skill goal and quality goal.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Automobile cognition; Professional attainments
A
1671-7988(2020)24-197-03
G632
A
1671-7988(2020)24-197-03
李清(1988-),女,漢族,甘肅白銀人,碩士,講師,就職于白銀礦冶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汽車檢測與維修。
10.16638/j.cnki.1671-7988.2020.24.064
CLC NO.: G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