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張明盼
東海縣石梁河鎮葛溝村是連云港市人大常委會扶貧工作的聯系點,數據顯示,2018 年以來,人大幫助村里協調扶貧項目6 個,目前已經完成了4 個,在建2 個,總投入200萬元。“脫貧攻堅已到了決戰決勝、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要以最大決心、最強力度、最實舉措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連云港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王東升如此感慨。
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今年,精準脫貧吹響了中國人向貧困發起最后總攻的號角。江蘇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高度關注和重視脫貧攻堅工作,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多次將脫貧攻堅作為常委會議題、多層次開展視察檢查、多角度深入百姓身邊了解他們的期盼和需求……人大在賦能全省脫貧攻堅工作中書寫了生動一筆,跑出脫貧“加速度”。
2016 年脫貧4907 人、3138 戶,2017 年脫貧21843 人、12019 戶,2018 年脫貧6975 人、3955 戶,2019 年基本完成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脫貧任務,這是常州在脫貧攻堅戰中取得的成績。如何最大程度保障脫貧攻堅落到實處,確保“一個都不少,一戶都不落”?
各方深刻認識到:脫貧越往后,難度越大,就越要壓實責任。然而,要確保各級政府在脫貧工作中精準精確、務實到位,人大發力精準、監督有效,履職高質量不可或缺。
對常州市武進區來說,近年來,區人大常委會對《江蘇省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條例》和《江蘇省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貫徹實施情況開展執法檢查,促進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規范,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合法權益;針對“要想富,先修路”的脫貧攻堅理念,區人大積極開展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專題調研,建議政府建立更加完善的農村公路建、管、養、運體系,打通脫貧攻堅“大動脈”;對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城鄉污水處理工作開展專題調研,綜合運用多種監督形式,查擺問題,督促政府加快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促進整改落實,加快提升農民生活環境……
武進區人大所做的工作只是全省人大開展脫貧攻堅行動中的一個縮影。
作為國家權力機關,我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牢牢把握自身定位,及時發好“人大聲音”、貢獻“人大力量”、弘揚“人大精神”。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要求,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開展專題詢問、工作評議、執法檢查、聽取并審議專項報告等,推動各級政府深入實施脫貧致富奔小康。今年,省人大常委會聽取了城鄉社會救助體系建設情況報告并開展專題詢問,還將聽取民生實事工程實施情況報告并開展評議,這都與脫貧工作緊密相連。沖刺階段,無論是圍繞健全扶貧開發機制、完善扶貧開發政策,還是增加扶貧開發資金等,都有全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堅定的身影和扎實的行動。
和以前一樣,今年宿遷市人大常委會又召開了一場特殊的專題會議——部署啟動人大代表“脫貧攻堅我助力”主題活動。
活動中,宿遷市各級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都匯聚到脫貧攻堅主戰場上,促進全面小康夢圓。通過主題活動,宿遷市各級人大常委會組織和引導廣大人大代表開展“春訪助夢送政策”“三夏助農送技術”“金秋助學送資金”“暖冬助業送崗位”等系列活動,尤其注重發揮技術代表和農民代表的專業、經驗優勢,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拉近與低收入群體的距離。
據統計,去年宿遷市通過人大代表“脫貧攻堅我助力”主題活動幫助發展各類種養項目2100 余個,開展各類就業幫扶活動1800 余次,為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提供或爭取就業崗位3800 多個……在這場攻堅戰中,人大代表并沒有疏遠“窮親戚”,而是發揮他們來自各行各業的獨特優勢,激活貧困地區資源,促進群眾致富。
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李小敏說,“把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優勢發揮出來,就能夯實我們脫貧攻堅的社會基礎、群眾基礎。”如何有效發揮人大代表“監督推動、服務群眾、助攻短板”的獨特作用?徐州市人大也一直在思考。
自2018年起,徐州市人大常委會開展“五級人大代表助推脫貧致富奔小康”主題實踐活動,圍繞全市脫貧致富奔小康總目標,重點圍繞五個方面創新活動內容,使人大代表當好政策法規的“宣傳代表”、助推小康的“監督代表”、社情民意的“調查代表”、全面小康的“示范代表”以及為民辦實事的“服務代表”。代表們也積極通過幫助群眾尋求一條致富門路一條就業渠道、為選區居民辦一件實事好事、提出一件事關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意見建議和調研走訪一個貧困村或一個貧困戶等方式,幫扶困難群眾解決諸多具體的民生問題。
當前,形式多樣、成效顯著的具體實踐在徐州可見:邳州市人大以該主題活動為基礎不斷深化細化,開展了“公共空間治理、營商環境提升、集體經濟壯大”等六項行動,號召和動員各級人大代表踴躍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豐縣人大創新監督方式,對全縣扶貧工作進行專題監督,并在各鎮人大全面推行政府為民辦實事代表票決制;沛縣人大制定人大代表履職檔案體系,曬承諾,亮成績,進行專題評議,引導代表們用一個個鮮活事例講述主題實踐活動中的生動故事……
占地300 畝的淮安市金湖縣金北街道新橋村瓜蔞園內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一棵棵瓜蔞長勢喜人、充滿生機。金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冀益湘介紹:“今年瓜蔞長勢特別好,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瓜蔞,待到豐收時,就會變成農民致富的‘金元寶’。”
正在瓜蔞田里忙碌的村民柏傳林說,“自己今年一直在瓜蔞園打零工,每天有近百元的收入哩。”燦爛的笑容洋溢在臉上。記者了解到,常年在瓜蔞園務工的主要是周邊年過六旬的老人、貧困戶、殘疾人等,月收入可超過2000元。金湖縣人大將企業家代表幫扶實施產業項目作為大行動的重中之重,為經濟薄弱村和掛鉤的企業家代表牽線搭橋、謀劃項目。目前,金湖縣各級人大代表共扶持到戶項目769個,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
開展脫貧攻堅行動最終是讓貧困群體的口袋鼓起來、腰桿挺起來,讓他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其中不可忽視的一點即產業扶貧。作為治本之策,在各類議案建議中我們總能看到:希望當地結合實際、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全省不少人大代表也發出共同聲音——“人大代表助力脫貧攻堅,最根本的還是要提出高質量議案建議和有效發揮監督作用,要重點以產業發展推動解決扶貧領域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各級人大把產業扶持作為貧困地區脫貧攻堅、長遠發展的重中之重,主動幫扶信息溝通聯絡,推動資金項目、人才資源向當地傾斜。
記者獲知,姜堰區蔣垛鎮許橋村是省定經濟薄弱村,興化市大營鎮屯北村、聯鎮村是泰州市市定經濟薄弱村,三個村都是傳統糧食生產村,原來產業發展無基礎、無特色。然而,通過產業培育,許橋村建設了75 畝的蔬菜大棚,創辦和引進潔糧食用菌家庭農場、揚美草莓園和荷蘭豆種植,帶動180 多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村集體每年實現凈收入25.3萬元;屯北村把光伏發電項目建到城里,年均發電7.6 萬度,年收益6 萬元。同時,放大搖繩傳統,向建檔立卡戶贈送搖繩機,既消化稻草,又帶動6 個一般貧困戶脫貧;聯鎮村發展洋蔥產業,從全村洋蔥種植面積1600多畝,帶動全鎮洋蔥種植面積發展到7000多畝,實現了“富民富村”的雙重效果。
實踐中,通過一個個項目的實施,群眾生活的改善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對此不少百姓廣泛贊譽,我省也由此走出一條條從給錢給物到扶產業送技術、由“輸血”到“造血”的扶貧路徑。
村里現在經濟收入如何?百姓就業渠道是否暢通?社區衛生服務用房建設情況進展怎樣……一個個關切的詢問在蘇州市人大結對幫扶點傳開。不久前,蘇州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前往常熟市支塘鎮支東村,關切該村脫貧情況,并就重點扶貧項目——衛生服務用房建設情況詢問。
自結對以來,蘇州人大與支東村一直保持積極溝通,結對幫扶取得了實效。支東村書記周軍感慨,“現在覺得心里很暖,許多困擾百姓的難題正在被一個個破解,村民也在脫貧攻堅路上邁出了堅實一步。”對于下一步的打算,雙方表示還將繼續堅持從實際出發,發揮各自優勢,針對薄弱環節精準發力,同時要做好困難群眾的民生保障工作,咬定脫貧目標不放松,確保支東村如期脫貧。
“真的是太感謝你們了,一直把我們不能就業的人放在心上,千方百計給大家謀出路。”“我們全家生活改善了很多,公路都暢通到家門口了。”“現在老人孩子就醫很方便,一些小病不用再去擠大醫院……”百姓口中一句句發自內心感謝的話,深刻詮釋出我省各級人大的作為和溫情。記者在與各市人大工作者溝通中獲知,低收入農戶的致貧原因有很多種,如因病、因殘、因學、因災、因自身發展能力限制等,其中,因病和因殘占比70%左右。就病殘人員來說,常年就醫的自費部分是一筆巨大開支,而且喪失勞動力后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即沒有就業收入,并拖累家庭其他成員也無法就業,最終形成惡性循環。為此,病殘人員是脫貧難度最大的人群。按照省里要求,全省各級人大“五方掛鉤”幫扶隊組建了起來,一批又一批幫扶隊員走進幫扶點、走到群眾身邊,積極開展行動,這是各級人大積極投身改革發展的生動實踐。
目前,上至省人大,下至各鎮人大、街道人大工委,結對幫扶工作在全省鋪開。
揚州市人大不僅做實重點難點領域結對幫扶工作,還不定期進行“回頭看”。建立教師與困難學生、醫生與病殘人員、企業老板與有勞動力貧困戶之間的精準結對,大力推進農村危房改造,對今年558戶危房改造任務進一步督促鎮村加快推進。
常州市人大連續五輪對茅山老區實施“百千萬”幫扶工程,組織上百家市級單位與茅山老區經濟薄弱村掛鉤結對,開展幫扶,力爭到今年底,經濟薄弱村集體經濟年穩定收入達到百萬元以上。
……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最后階段,剩下的也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全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在脫貧攻堅戰中體現擔當作為、發揮人大作用,持續不斷關注民生,在補齊小康短板、增進民生福祉、加快富民增收方面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