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對基層公共預算審查監督,規范政府收支行為,提升預算約束效能,促進預算管理全面規范、公開透明。近年來,宿遷市宿城區龍河鎮人大堅持以民生實事項目為切入點,健全預算監督工作機制,創新搭建載體平臺,打好參與式預算監督“組合拳”,增強了監督工作實效性和針對性。
連接“線上+線下”平臺,確保項目廣泛性。堅持以“人大代表之家”和代表聯絡站(點)為陣地,緊緊圍繞黨委政府年度重點工作以及代表意見建議,建立多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加強項目征集,區分教師、企業家、干部、農民代表等層次和類別,廣泛開展調研座談,面對面征求項目建議,研究項目可行性,切實使項目征集活動更加接地氣、貼民意。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網絡平臺等載體,積極動員社會各界參與項目征集,提高了項目征集工作的科學性。
選取“全面+定點”樣本,確保代表多樣性。加強懇談代表選取,以參與懇談的代表總數為全鎮總人口的1‰計算,首先在全鎮年滿18 周歲以上的人口中隨機選取50 名;其次,在全鎮16 個村居(社區)推選出的58 人組成的預算專業人才庫中隨機抽取20人,共組成70 人懇談代表組,參與鎮民生實事項目懇談活動,保障了參與代表的多樣性。
注重“走訪+座談”結合,確保項目精準性。圍繞初步篩選的54個可行性項目,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大代表成立多個走訪調查小組,開展實地調查和專項懇談,結合多方面意見建議和客觀因素,去除25項,確定29 項。如在走訪大羅村陳老莊路燈建設項目時,在現場座談時了解到此路行走人員少,普惠性不大,調查組根據大多數群眾的意見,將該項目剔除。
健全“制度+懇談”機制,確保監督規范性。制定《鎮民生實事項目民主懇談辦法》《懇談規范》及《實施方案》,將全鎮劃分為4個片區,選取專業性強、學歷高、經驗豐富的代表參與懇談,確保村(居)項目懇談程序規范。在參與式預算監督過程中,加強對懇談代表預算審查的專業知識培訓,確保代表能有效參與預算編制、審議、調整全過程。如廣州路鋪設項目,計劃鋪設寬15米,路長476米,預算180萬元,但在懇談中,代表一致認為預算超出實際,部分預算偏多,經過專業人員審查核算,最終將預算調整為150萬元。
確定“票決+表決”模式,確保項目嚴謹性。在鎮人代會上,邀請專業代表進行列席,與參會代表對項目預算進行集中和分組審議討論,共同參與預算項目表決,提高了參與式預算監督項目決策的科學性。今年初鎮人代會上,全體代表從票決出的4件民生實事項目中現場表決確定廣州路鋪設作為本年度參與式預算監督項目,并由鎮人大常態化開展監督、視察。
堅持“視察+自評”同步,確保監督實效性。加強參與式預算項目監督評估,建立參與式預算項目視察機制,堅持每季度組織轄區內人大代表開展實地視察活動,審查項目建設、資金使用等情況,確保項目建設合規,項目質量合格,預算執行合理。同時,建立自評機制,由項目牽頭部門每季度開展自評,撰寫自評報告,對本季度項目資金使用、預算執行等情況進行反饋。鎮人大根據反饋情況,組織代表進行現場打分,指出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發揮了參與式預算監督工作利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