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進
近年來,阜寧縣人大常委會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為根本遵循,充分發揮人大制度優勢,更好發揮代表主體作用,打“組合拳”、施“連環招”,大力推動《鹽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施行,既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中發揮了引領作用,又在彰顯人大治理效能上探索出新的路徑。
扎實開展專題宣傳活動,努力成為條例施行的“推廣師”。充分發揮代表組織優勢,精心設計統一宣傳載體。縣人大常委會把每年7 月確定為“千名代表進萬戶”集中宣傳月,組織省、市、縣、鎮四級代表到選民家中開展宣傳。2019 年全縣1344 名代表有1290 名參加,累計宣傳13299戶。充分發揮代表崗位優勢,匠心打造特色宣傳項目。注重引導代表立足本職崗位創新“自選動作”。省代表、阜寧中學校長周為仲把條例宣傳進校園、進課堂、進家庭、進守則。羊寨鎮鎮代表、蘇水村村民何友蓉自編自演4個文藝節目,群眾喜聞樂見。去年累計打造特色宣傳項目89個,受眾多達17 萬人次。充分發揮代表先行優勢,齊心構建綜合宣傳平臺。代表先行之后,縣人大常委會順勢而為,推動全縣上下全面展開條例宣傳。推動縣教育局組織全縣各類學校全面開展“四進”活動,扎實推進“文明校園”和“文明天使”創建工作。
扎實開展專項志愿服務,努力成為條例施行的“播種機”。悉心指導,推動專項志愿服務協會“破土而出”。為了持續發揮代表的“領頭羊”作用,縣人大常委會充分利用省代表周其佳、市代表劉小艷、縣代表李愛娟志愿服務中的作用,在會員招募、協會注冊、活動策劃、宣傳推廣等方面大力幫助,推動成立了以代表為主體、以文明行為促進為主題的專項志愿服務協會。協會成立后,首先在縣城人員密集的射陽河兩岸開展“你拋我勸、你丟我撿,保護母親河”行動,每周開展一次活動,連續堅持3 個月后“舊貌換新顏”“更有潺潺流水”。盡心培育,推動專項志愿服務組織“茁壯成長”。圍繞“做常、做久、做大、做響”,及時“施肥、澆水、培土、增溫”,通過精心“管護”,協會“長勢”喜人,會員數量由成立之初的67人增加到現在的429人。細心呵護,推動專項志愿服務工作“開花結果”。通過栽培,專項志愿服務工作像盛開的鮮花,綻放在鹽阜大地上。省代表、縣公安局東風派出所四級高級警長王成女,先后資助秦某等12個貧困孩子上學讀書,幫助姜某軍等13名失足人員找到了就業崗位,被評為“中國好人”。
扎實開展專責監督實踐,努力成為條例施行的“啄木鳥”。組建專業小組,開展專責監督。本屆以來,縣人大常委會對代表閉會期間履職的組織形式采用了以行政區域設立代表組和根據代表職業、特長、興趣建立專業小組雙輪驅動的“雙組”并行模式。從去年開始,為了強化對條例施行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成立了由26 名縣代表組成的專業小組,專門負責對縣政府主要職能部門履職情況進行全程跟蹤監督。定制專門清單,開展專責監督。為了提高專業小組開展監督的便利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縣人大常委會會同縣文明辦為縣政府主要職能部門每家定制一張履職盡責清單,供專業小組每月“按圖索驥”并形成監督報告。監督報告“出爐”后,在線主流媒體發布,并安排“欠賬”部門主要負責人在主流媒體亮相。開發專用平臺,開展專責監督。有代表向我們反映,僅靠幾次集中監督活動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因此,縣人大常委會開發了“啄木鳥網絡監督平臺”,代表發現不文明行為的人和事,可以隨時隨地以文字或圖片形式發送到監督平臺,監督平臺與縣政府12345 平臺實現鏈接,代表反映的問題由12345 平臺在第一時間交辦縣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縣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辦理情況按時答復代表,實現了全周期管理。平臺運行以來,累計接到代表反映問題387 件,向縣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交辦387 件,縣政府相關部門向代表答復387 件,辦結319件,辦結率82.5%,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