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在江都區第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上,到會的33 位組成人員以高票通過對區農業農村局履職情況的滿意度測評。對此,區農業農村局感慨,“這次區人大常委會對我們部門開展評議,就是對我們工作的一場‘大考’,既考出了動力,也考出了壓力?!?/p>
深入調研查實情。為提升工作評議實效,區人大常委會于去年底就通過媒體向全區征詢年度監督工作計劃,并由主任會議最終確定區農業農村局為工作評議對象。今年5 月底,區人大常委會專門成立工作評議領導小組,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并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和建議。今年6月,召開動員大會,全面啟動農業農村局專項工作評議。
工作評議小組廣泛征求人大代表、基層單位、服務對象、社會各界人士對被評議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共召開座談會7 次,個別談話120 人次,發放問卷調查表194 份,收集各類意見建議114 條。在此基礎上,報告內容客觀公正,實事求是,談成績,有理有據;對問題坦陳直言,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意見,體現了人大專項工作評議監督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評議組深入基層,幫我們挖掘出了一些我們平時沒有注意到甚至是忽視了的問題,實在是難能可貴!”區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認為,評議組的調研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針對性極強。
專題詢問動真格?!叭ツ暌詠?,豬肉價格持續上漲,生豬市場供應出現了不少問題,我區是如何化解的?”在專題詢問環節,王紹敏委員率先發問。區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人坦誠作答,“豬肉保障供應事關民生、事關大局,區政府已重點招引上市公司牧原集團投資2 億元新建年出欄20萬頭現代化生豬養殖場;滬蘇、秋客匯等較大規模場年內可新增5萬頭存欄產能……”
一條條問題直截了當、直奔主題,提出的問題不僅事關民生,也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難點問題,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區人大常委會堅持真問、敢于追問,問到人民的心坎上,問到被評單位的軟肋處。區農業農村局負責人深感,這給他們敲響了警鐘,說明他們的工作仍然做得不夠細致,一定要加大整改力度,給代表和民眾一個滿意的答復。
力促整改不放松。穩定豬肉價格、鞏固脫貧成果、農村環境整治、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等,都是當前重大的民生問題。區人大常委會負責人認為,對區農業農村局開展專項工作評議,就是要讓社會各界和各部門更加重視農村的民生短板。
在常委會會議專題評議和專題詢問結束后,常委會專門向區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交辦評議意見,并將通過調查問卷整理的114條意見建議及選項匯總表附后,同時明確了整改任務、時限及反饋要求。
“工作評議能否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關鍵看評議意見整改落實的情況。”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永庭肯定前期工作的同時,強調更為關鍵、更為重要的是后期整改工作的落實,“希望通過本次專項工作評議,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能把整改的著力點放在解決具體問題上。等過段時間回過頭來總結,更能顯現這次專項工作評議的意義和實際成效,也能體現區人大和政府及相關部門共同推進‘三農’工作所作出的努力?!?/p>
(佘向東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