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 鵬
(商丘市農業農村局,河南 商丘 476000)
商丘市是畜牧業大市,畜牧業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隨著畜牧業的快速發展,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養殖用地也隨之增加。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有規模場5 129 個,其中生豬場1 580 個,蛋雞場1 949個,肉雞場339 個,肉牛場338 個,奶牛場38 個,羊場562 個,鴨場304 個,鵝場19 個。據不完全統計,全市規模養殖場占地面積6 萬畝左右。商丘市作為國家糧食的主產區,糧食生產一直占著主導地位。隨著國家對農田的監管力度加大,養殖可用地越來越少。全市共有耕地1 074.5 萬畝,其中被劃為永久性基本農田就達到了927 萬畝。如何破解在保證耕地紅線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養殖業,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面臨的挑戰。
畜牧業要發展,離不開土地。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進現代畜牧業發展,引導中小型養殖場戶轉型升級。調整優化規模畜禽養殖設施用地范圍,適當放寬畜禽養殖附屬設施用地比例,允許養殖設施建設多層建筑。養殖設施確屬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允許使用少量永久基本農田但必須補劃平衡。2020年生態環境部門聯合農業農村部門,重新劃定了禁養區。全市禁養區減少99個,減少禁養區面積330.97平方公里。畜牧業發展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規模場、集約化養殖企業不斷增加。
但是,養殖用地緊張仍然是制約畜牧業發展的因素,很多養殖場戶本想進一步擴大規模,由于不能解決養殖用地而擱淺。其主要原因:
近幾年來,畜牧業處于快速轉型期,畜牧業已由傳統散養型快速向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生產轉變。退出庭院,退出散養已成為必然的趨勢。商丘市規模養殖場已占畜牧業生產總量70%以上。規模化養殖已成為農民就業、增收的重要來源。但是,一些基層干部僅僅把糧食生產放在首位,把鼓勵農民外出打工或招商引資興辦工廠作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畜禽養殖因存在環保壓力,不愿意把精力用在發展養殖上,缺乏解決畜禽養殖用地的措施和力度。
近幾年來,由于畜禽養殖規模化的快速發展,畜禽養殖用地量呈大幅度增加趨勢。但據了解,各縣(區)多年來農業規劃大多以種植業為主,沒有畜牧養殖用地規劃。商丘市地處平原,地勢平坦,四季分明,適宜農業種植,幾乎沒有閑荒土地,因此,土地問題直接制約著畜牧業發展。
在村莊內養殖的場戶影響周圍居民生活環境,因為找不到養殖用地而被迫關停。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聯合下發的《關于促進規模化畜禽養殖有關用地政策的通知》中規定,要求各地在土地整理和新農村建設中,充分考慮規模化畜禽養殖的需要,預留用地空間,提供用地條件。但是大部分鄉鎮的非基本農田有的規劃成住宅小區、加工廠、扶貧車間、農貿市場、村委其他公共設施,養殖區較少,無形中影響了養殖業的發展。禁養區的調整、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也對養殖用地作了限制,《動物防疫條件審查辦法》規定:“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選址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距離生活飲用水源地、動物屠宰加工場所、動物和動物產品集貿市場500 m以上;距離種畜禽場1 000 m以上;距離動物診療場所200 m 以上;動物飼養場(養殖小區)之間距離不少于500 m;
距離動物隔離場所、無害化處理場所3 000 m以上;
距離城鎮居民區、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區域及公路、鐵路等主要交通干線500 m以上”。符合這三項規定的大都是耕地,根本無法建設養殖場區,一部分新建養殖項目由于沒有土地而無法實施。部分原來建在耕地的養殖場戶面臨著拆遷,或者已經關閉停養,目前養殖用地極為緊張。
圍繞破解發展瓶頸,強化土地資源要素、技術、監管等保障,確保在畜牧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守好守牢耕地保護紅線。
針對養殖業發展中空間無序布局、局部地區違規占用耕地等問題,統籌一般用地開發、利用、保護和整治,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并充分與農業發展規劃、村鎮規劃、交通規劃等銜接,將未利用地、低效閑置土地及工廠廢棄地等納入設施農業用地范疇,盡量避讓因發展畜牧養殖占用基本農田。推進生豬養殖立體綜合開發利用,改變過去單層養殖模式,建設多層養殖設施,實現畜禽養殖由平面到立體轉變,提高空間利用效率。
由政府牽頭,統一配建公共防疫、洗消中心、糞污處理等設施,推動中小養殖場(戶)集中布局,解決中小養殖場(戶)公共設施重復建設、設施用地浪費嚴重等問題。改審批制為備案制,方便養殖散戶用地。進一步簡化養殖用地審批流程,下放審批權限,改審批制為備案制,明確由鄉鎮政府對養殖項目用地進行審核,并協助經營者選址,縣級自然資源部門會同農業農村部門進行全過程監管,對未按要求備案或擅自擴大用地規模的及時糾正。
作為農業農村部門,大力發展畜牧業,滿足人民群眾對肉蛋奶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但在養殖用地方面,取決于當地政府及土地、環保部門。筆者建議,在不觸及耕地紅線的基礎上,采取以下措施:
政府部門在整體規劃方面要統籌兼顧,既要加快現代農業發展,又要推進養殖業發展。“豬糧安天下”,充分說明了養殖業的重要性,穩產保供是黨中央的決策,如何做好穩產保供,首先要考慮畜牧業發展,畜牧業要發展,必須考慮到增加養殖用地。建議各縣(區)盡快制定本轄區畜禽養殖用地規劃,以滿足養殖用地正常合理需求。
自然資源部門要出臺更加有利于養殖業發展的用地政策,在不影響耕地紅線的前提下,注重在其他方面(如廢棄工廠、村莊搬遷騰出的土地)調整成養殖用地,用于畜禽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