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秀昀
(中國中醫藥報社新聞部)
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醫藥上升為國家戰略,中醫藥系統干部職工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醫藥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乘勢而上,戮力同心,奮發有為,開創了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的嶄新局面,中醫藥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
高位推動 加快中醫藥振興發展
近年來,中醫藥事業的快速發展有目共睹,社會各界對中醫藥的認知、理解逐步加深,人民群眾對中醫藥的信任、肯定逐漸增強,中醫藥對社會經濟發展的貢獻度也在逐步提升。中醫藥事業發展所有成績的取得,關鍵在于黨中央、國務院對于中醫藥事業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中央、國務院出臺多項重要文件,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6年國務院出臺《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從國家全局的高度明確了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提出到2030年中醫藥服務領域實現全覆蓋,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保障的貢獻率更加突出。《戰略規劃綱要》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一個綱領性文件,也是中醫藥事業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對中醫藥行業起到了鼓舞士氣、振奮精神的積極作用。
時隔3年的2019年,又是一個必將載入史冊的年份,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更大的關注和更高的重視。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會議,研究中醫藥工作。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指出,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中醫藥事業取得顯著成就,為增進人民健康作出了重要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和西醫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當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印發,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
全國中醫藥大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國務院名義召開的中醫藥會議,中央《意見》是黨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第一個關于中醫藥的文件,體現出前所未有的重視程度和前所未有的高位引領。在中央《意見》印發和全國中醫藥大會召開之后,各地黨委政府積極貫徹落實,召開全省中醫藥大會,出臺全省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并就中醫藥工作進行專題調研,部署落實推進中醫藥工作的具體舉措等,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在神州大地上鋪就了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美麗畫卷。
截至“十三五”末,中醫醫療機構達到6.58萬個、床位數達到109.2萬張,分別比2015年增長41.5%、33.2%。中醫藥人員總數達到76.7萬人,千人口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0.45人,分別比2015年增長32.2%、36.4%。
快馬加鞭未下鞍。今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著力“加快”,聚焦“特色發展”,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加快推動解決中醫藥發展實踐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全面加大對中醫藥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力度,加快中醫藥有特色、高質量地發展,更好實現中醫藥傳承創新。今年3月,“十四五”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又指出,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要堅持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
近些年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被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一系列政策措施為中醫藥發展標定了方向,設定了目標,提供了支持,增加了投入,加大了保障,在這些利好政策的推動下,中醫藥事業釋放出更大的潛力,激發出更大的活力,取得了更好的成績。
法律護航 中醫藥駛上快車道
有一部法律來保障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一直是幾代中醫藥人多年來的期盼。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終于夢想成真。2016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頒布,中醫藥法作為第一部全面、系統體現中醫藥特點的綜合性法律,將黨和國家關于發展中醫藥的方針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該法的五大亮點體現為明確了中醫藥事業的重要地位和發展方針;建立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制度;加大對中醫藥事業的扶持力度;堅持扶持與規范并重,加強對中醫藥的監管;加大對中醫藥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
中醫藥法于2017年7月1日開始實施,2017年9月,中醫藥法的配套文件《中醫診所備案管理暫行辦法》出臺,此后,《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注冊管理暫行辦法》《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制劑簡化注冊審批管理規定》《關于對醫療機構應用傳統工藝配制中藥制劑實施備案管理的公告》等也相繼發布。全國各地均已開展中醫診所備案工作,全國備案診所17000余所,在中醫醫術確有專長人員醫師資格考核方面,各地均已印發實施細則,在傳統中藥制劑備案方面,20余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發布了本省備案實施細則,全國醫療機構應用傳統工藝配制中藥制劑完成備案4000余個。這一系列配套文件,逐步建立了符合中醫藥特點的管理制度,解決了很多長期困擾和影響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難題,暢通了為人民群眾更好地提供了中醫藥服務渠道,讓中醫藥事業沿著符合自身規律的方向前進。
中醫藥法實施后,全國多個省份相繼完成條例修訂并頒布實施,地方性法規的實施,增強了地方政府對于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責任擔當,促進了各地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的建立健全,無論是中醫藥人才的培養,還是中醫藥服務體系的完善,以及中醫藥財政投入的增加,中醫藥產業的轉型升級等,都在法律的護航之下穩步推進。
中醫藥法實施幾年來成效如何呢?今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醫藥法實施情況的報告顯示,中醫藥傳承創新能力逐步提升,支撐保障作用不斷加強。
報告指出,我國持續加大中醫藥人才培養力度,探索創新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初步形成了院校教育、畢業后教育、繼續教育有機銜接,師承教育貫穿始終的中醫藥人才培養體系。同時,中醫藥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我國實施“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開展“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國家重點科技項目;推動建成40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支持建設54個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調查活態性中醫藥傳統知識近3000項。報告顯示,我國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達15.62%,普及率達92.46%;在海外,中醫藥已傳播到196個國家和地區,中醫藥療效被世界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認同。
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中醫藥法的實施解決了多年來中醫藥事業“無法可依”的被動局面,讓中醫藥振興發展走上法治軌道。中醫藥法實施四年來,中醫藥事業發展已經呈現出良好的局面,在全社會營造了依法保護和促進中醫藥發展的法治環境和社會氛圍。
傳承創新 走出特色發展之路
傳承創新是中醫藥事業振興發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要求。要守住精華,把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要銳意創新,推進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
近些年來,中醫藥事業在傳承創新發展中取得了顯著成績。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基層服務能力持續提升,中醫藥深度融入醫改大局;人才培養工作上了新臺階,開展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評選,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探索中醫藥高層次人才培養新機制,同時基層人才隊伍也逐步壯大;中醫藥傳承保護和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屠呦呦研究員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深入開展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探索中醫藥臨床科研一體化新模式等;中醫藥文化建設有了新氣象,深入開展中醫中藥中國行活動,啟動國家中醫藥博物館建設;中醫藥海外傳播步伐加快,實施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建設一批中醫藥海外中心和國際合作基地。
2020年,在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中醫藥更是經受住了考驗,交出了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醫藥系統全力投入防控救治,全程參與、深度介入,近5000人出征湖北,堅持中西醫結合,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制定發布3至8版國家診療方案,篩選出“三藥三方”等有效方藥,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作出突出貢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6月2日的專家學者座談會上所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
此次疫情防控,中醫藥發揮了在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創造了多個“首次”,首次大范圍有組織實施早期干預,首次全面管理一個醫院,首次整建制接管病區,首次中西醫全程聯合巡診和查房,首次在重型、危重型患者救治中深度介入,探索形成了以中醫藥為特色、中西醫結合救治患者的系統方案。
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出色表現,是中醫藥時代價值的彰顯,也是貫徹落實中央《意見》和全國中醫藥大會精神的具體表現,更是中醫藥不負歷史重托,不負人民期待的應答。
近日,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科技園青蒿素研究中心封頂暨中醫藥疫病防控中心揭牌儀式在京舉行,青蒿素研究中心將成為引領中醫藥科技創新、培養中醫藥創新人才的重要陣地。中醫藥疫病防控中心的成立,將為提升中醫藥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病防控能力提供重要支撐。
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南陽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做好守正創新、傳承發展工作,積極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注重用現代科學解讀中醫藥學原理,推動傳統中醫藥和現代科學相結合、相促進,推動中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健康服務。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為中醫藥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中醫藥事業在正確方向的指引下,沿著傳承創新的道路,必將取得新的更加輝煌的成就。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中醫藥事業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今年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中醫藥作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不僅擁有幾千年的深厚歷史底蘊,更具有多種資源優勢的時代價值,而且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秉持這樣的優勢,我們走傳承創新的道路,具有前所未有的機遇,具有無比廣闊的空間,具有源源不竭的動力。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在新時代的引領下,踏上了新征程,中醫藥發展須肩負起建設健康中國,護佑廣大人民健康的重任,須肩負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的重任,中醫藥事業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必將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