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琳萍
月經不調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婦科疾病,其多發于育齡期女性[1]。臨床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及經期異常、經色偏暗、經量減少、經質極稀或含瘀血塊[2]。現代臨床治療月經不調常采用激素替代療法,但其不良反應較多、長期療效不佳、患者不耐受[3]。故尋找療效顯著、安全性高的治療方法對臨床治療月經不調尤為重要。中醫理論指出,月經不調屬于“月經愆期”“經亂”,與 “寒”“虛”“瘀”相關,多為肝郁血虛、氣滯血瘀,中醫治療常從補肝益氣、清熱滋陰、活血通經入手[4,5]。加味逍遙湯含當歸、柴胡、白術、茯苓、甘草、薄荷、白芍,有益氣健脾、疏肝解郁、斂陰養血之功效。因此,本研究探究加味逍遙湯輔助治療月經不調對血清激素水平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60例確診為月經不調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對照組:年齡22~40歲,平均(28.45±3.12)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4年,平均(1.76±0.41)年;類型:月經過多6例,月經過少10例,月經先期10例,月經后期4例。觀察組:年齡20~42歲,平均(28.71±3.34)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3年,平均(1.83±0.46)年;類型:月經過多8例,月經過少9例,月經先期9例,月經后期4例。2組年齡、病程、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婦產科學》中月經不調的診斷標準[6];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陰虛血熱型月經不調的診斷標準[7]:月經質稠、色深紅、咽燥口干、尿短赤、便結、五心煩熱。舌脈癥為舌質紅、少苔或無苔、 脈細數;具備溝通、交流能力;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近2個月使用激素治療者;合并子宮出血者、子宮腺肌病者;肝、心、腎等多功能障礙者;合并認知、精神功能障礙者;臨床資料不全者。
1.3 治療方法對照組使用戊酸雌二醇、黃體酮序貫治療:口服戊酸雌二醇片(生產廠家:法國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38),從月經周期第6天開始1 mg/次,1次/d,連續治療20 d,后10 d加用黃體酮針(生產廠家: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3020828),肌肉注射,10 mg/次,1次/d,或后10d加用黃體酮軟膠囊(生產廠家:浙江愛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099),口服,100 mg/次,2次/d。觀察組給予加味逍遙湯治療,基礎方:甘草、薄荷各6 g,梔子、牡丹皮各10 g,柴胡、當歸、茯苓、白術、白芍、香附各15 g,益母草20 g,生姜3片。隨證加量治療:面部有斑且腎虛者,加女貞子;頭暈且經多者,加太子參、黃芪;經少且淋漓者,加阿膠珠、烏賊骨。增加劑量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l劑/d,水煎2次,早晚各服l次,連續服用4周。
1.4 觀察指標①療效標準[8]:顯效:月經經期、周期、經量、經質、經色均恢復正常;有效:月經經期、周期、經量、經質、經色均有所改善;無效:月經經期、周期、經量、經質、經色均未發生改善。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評分標準:從患者月經周期、經期、經色、經量、經質等5個項目進行評估,按無、輕、中、重四個程度各計0、1、2、3分,總分15分,得分越高,癥狀越嚴重。記錄2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的癥狀評分,并進行比較。③血清激素水平:在治療前、治療后,患者于清晨空腹采集外周血3 ml,4 ℃、轉速為3500 r/min條件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廠家:盛世東唐江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DT480),利用放射免疫法檢測患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運用χ2檢驗,癥狀積分、血清激素水平的比較通過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93.33%高于對照組73.33%(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2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比較2組治療前月經經期、周期、經量、經質、經色等癥狀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組治療后上述指標較治療前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中醫癥狀積分比較 (例,
2.3 2組患者E2、FSH、LH水平比較2組治療前E2、FSH、LH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E2水平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FSH、LH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治療前后E2、FSH、LH水平比較 (例,
古代醫書認為臟腑、經絡、氣血的協調作用產生了月經,月經不調則是外感寒熱、內受七情導致肝氣郁結、脾胃虧虛,加之正氣不足、氣血失調,最終出現“月經愆期”“經亂”[9]。
現階段西醫治療月經不調一般使用雌激素替代療法,但長期使用雌激素治療可能誘發卵巢癌、子宮內膜癌、乳腺癌。中醫治療月經不調一般需要疏肝解郁、清熱養血、健脾益氣。本研究中的加味逍遙湯由當歸、柴胡、茯苓、白術、白芍、香附、甘草、薄荷、益母草、生姜組成,當歸和血養血,柴胡解郁疏肝,茯苓益氣健脾,白術祛濕益氣,白芍滋補血氣,香附調經止痛,甘草補氣,薄荷解熱去燥,益母草解毒調經,生姜回陽通脈,諸藥配伍,有通經活血、解郁疏肝、清熱養血、益氣健脾之功效。近年來藥理研究發現,加味逍遙湯可以幫助調節患者內分泌代謝,對免疫、神經系統也有一定作用[10]。
本研究中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原因在于月經不調主要是氣血失調、肝氣郁結、血瘀氣滯所引發,加味逍遙湯中柴胡、白芍、當歸同用可補肝體,使得肝柔血充、血和肝和,同時益母草、白術、茯苓共同作用有益氣健脾的功效。觀察組治療后月經經期、周期、經量、經質、經色等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加味逍遙湯通過藥物配伍使用,可以減輕患者肝郁化火所致的臟躁及血瘀氣滯,降低患者不適感,顯著改善患者月經不調癥狀。本研究對比分析了2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激素水平變化情況,觀察組治療后E2水平高于對照組,FSH、LH水平低于對照組,觀察組血清激素改善效果優于對照組,提示加味逍遙湯可以顯著調節月經不調患者激素水平。這主要是月經不調患者雌激素水平因卵巢功能障礙而下降,茯苓、白芍等藥物與雌激素作用相似,可以結合靶細胞雌激素受體,進而發揮雌激素作用,改善患者卵巢功能,提升雌性激素水平。
綜上所述,在月經不調的治療中,加味逍遙湯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臨床不適癥狀,降低患者癥狀積分,提升血清E2水平,降低FSH、LH水平,療效顯著,臨床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