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上的云朵可以拿來賣嗎?可以的,瑜公瑾就做到了。
瑜公瑾本名盧滄龍,畢業于浙江大學物理系,是一個出生于云南麗江的90后小伙。2014年他被朋友邀請來北京創業,成為一名北漂。
和云結緣始于一個很偶然的機會,“2015年的一天,我偶然抬頭看到窗外,有非常漂亮的火燒云,特別震撼,之后就對云朵著迷了。”
被云治愈的瑜公瑾并不是個案,很多人都曾被云朵治愈過。熱愛攝影的他把自己拍攝的一些云朵發到網上,也陸陸續續得到很多人的響應。2016年他創建了“在云間”網絡追云社群,群里會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云朵愛好者,他們每天把拍到的云分享到群里,共享天空。短短一年時間內,瑜公瑾的追云社群從一開始的百人發展到十幾萬人。
2019年,他突發奇想:“能不能把稍縱即逝的云朵保存得更久一些呢?”于是他上網查找資料,學習用環氧樹脂等材料將云朵嵌在透明的立方體里,這些云朵有的是用滴膠做的,有的是用特殊棉絮捏成云朵造型,嵌在滴膠里。制作這些“云立方”并不簡單,需要經過多道工序——設定模具、調配材料和顏色、抽真空、晾干……滴膠凝固時的溫度和濕度也需要注意到。
瑜公瑾還制作了一個識云小程序——“這是什么云”,上傳云朵照片就能自動識別是什么類型的云。
開始賣云朵后,生意還不錯,瑜公瑾迄今已經賣出幾十萬朵云了,加上云朵的各種周邊產品,年收入百萬。
他的云朵治愈了很多人,很多顧客給他留言:“在艱難時刻,透過陽光看看,心情會變好。”“太幸運,我把天空收回了家。”
他曾被云朵治愈,也想把這份美好分享給大家。“收集越多的云彩,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美好的云朵太多了,這種美好真的有很神奇的治愈功能,而且分享美好這種行為,本身就可以給分享者帶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