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幼兒教育;手工活動;教學策略
幼兒教育是教育的起點,在這一時期,加強對幼兒各項潛能的開發,對于幼兒今后的學習和成長都具有重大意義。手工是幼兒教育中的一項重要教學活動形式,在幼兒教育中合理開展形式多樣的手工教學活動,可以對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等綜合能力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因此,幼兒教育人員應加強對這一方面的重視,并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征和需求,積極探索更為高效的幼兒手工活動教學策略。
由于每個幼兒的成長環境不同,他們各項能力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以往的幼兒手工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是采取“一刀切”的教學策略,即針對全體學生采取統一的活動內容和評價標準,未能體現幼兒的個體差異性,難以滿足幼兒個性化發展的需求。針對這一問題,幼兒教師則可以將差異化教學策略運用到手工活動教學中,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比如,在“剪窗花”手工活動中,教師則可以在充分考慮到幼兒個體差異性的基礎上,準備多種活動方案。針對動手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則可以事先準備好一些簡單的窗花圖案,讓他們對照練習;針對動手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則可以不局限圖案,讓他們自由發揮、自主創作,以此來確保不同層次幼兒的潛能都能得到開發。
雖然幼兒教育面向的對象年齡較小,但幼兒的思維非常活躍,經常會蹦出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在幼兒教育中,教師應善于捕捉他們的這些新奇想法,并鼓勵他們去實現自己的想法,以此來發展幼兒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此,在幼兒手工活動中,教師則可以將開放性教學策略引入到其中,為幼兒提供更多自主思考和實踐的機會,促進幼兒創新思維的發展。比如,在“變廢為寶”這一手工教學活動中,教師則可以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日常生活中尋找一些可以用得上的廢棄材料,并加入自己的構思,讓這些廢棄材料重新被利用起來。比如,有的幼兒則可以將廢棄的塑料瓶進行改造,使其變成一個存錢罐;有的幼兒則會將瓜子殼進行整齊排列,制作成一幅特殊的裝飾畫。在這一開放性的手工教學活動中,能夠有效培養幼兒的創新思維和動手能力,進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相比較于其他課程的學習,手工活動的自由度更高,能夠使得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得到充分發揮,提升幼兒的綜合能力。但由于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在手工課中經常會作出一些與活動無關的事情,導致課程目標難以達成。為此,教師可以建立起相應的評價機制,對幼兒在手工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客觀評價,并予以一定的獎懲,以此來對幼兒產生激勵作用,促使他們更為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手工活動中,保證活動教學的效果。在對幼兒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方式方法,在點明不足時,也應善于發現閃光點,并及時予以肯定和贊揚,增強幼兒的自信心,這樣才能促使幼兒對手工活動始終保持著較高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手工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合理開展手工教學活動,不但可以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也可以增強幼兒對于世界的認知,激活幼兒的創新思維。因此,幼兒教師應意識到手工教學的重要性,并根據幼兒發展的實際需求,采取合適的方式開展手工教學活動,促使幼兒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芳.幼兒教育中手工活動教學策略的實施研究[J].家長,2021(31):141-142.
[2]彭程.幼兒教學中手工活動教學策略的實施分析[J].新智慧,2018(19):43.
(作者單位:貴州省安龍縣招堤街道平樂幼兒園? 符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