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統是一個內在平衡的系統,如果強行提高免疫力,易導致免疫系統失衡,反而可能引發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做好以下幾點,有助于讓免疫系統處于最佳狀態。
營養均衡是基礎? 人體生成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離不開營養支持。保證食物多樣、飲食均衡,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每周吃1~2次魚;每天攝入50~100克粗糧,約占主食總量的1/3,但要注意清淡、易消化,不可過度節食,也不要大吃大喝,平衡膳食最重要。
樂觀是養分? 研究發現,笑能增加血液和唾液中的抗體及免疫細胞數量,還能讓副交感神經興奮,降低腎上腺素水平,緩解疲勞。而精神緊張、壓抑、悲觀會影響糖皮質激素的分泌,進而影響免疫力。要學會應對隨時而來的壓力,盡可能樂觀、積極,可以通過運動、讀書、與朋友聊天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減輕心理壓力。
生活規律是保證? 研究發現,與每晚睡7~8個小時的人相比,每晚只睡4個小時的人,體內抵御流感的抗體會減少50%。熬夜會擾亂人體生物鐘,影響免疫系統的反應能力和防御能力,建議保持規律作息,降低免疫系統紊亂的風險。
疫苗是好幫手? 接種疫苗是增強某些疾病免疫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預防傳染病最省錢的方式,對兒童、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
運動給免疫細胞送“子彈”? 老年人可進行一些中低強度的運動,如飯后散散步,跳跳廣場舞等,這些運動時間不宜過長,最好控制在1小時以內。年輕人可以增加運動強度,騎車、打羽毛球、游泳、瑜伽等都是增加每日運動量的不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