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茉
11月11日,南蘇丹首都朱巴,面對6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災害,中國石油向南蘇丹政府捐贈了價值5萬美元的毛毯、蚊帳、沙袋等抗洪救災物資。南蘇丹外交部副部長鄧·達烏表示,中國政府和中國石油開展的人道主義援助,讓災區人民在巨大的自然災難面前重獲希望、重拾信心。南蘇丹政府將與中國政府繼續平等發展雙邊關系,加深兩國人民患難與共的深厚友誼。
在此前召開的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上,中國石油6個項目入圍“一帶一路”15項能源國際合作最佳實踐案例評選,其中尼日爾阿加德姆上下游一體化項目、俄羅斯亞馬爾LNG項目、“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ABC線項目3個項目獲評能源國際合作最佳實踐案例。
始終與資源國人民心相近、共進退、同發展以及這些優秀能源合作項目,是中國石油“走出去”29年來始終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開展國際油氣合作,打造能源合作利益共同體的生動縮影,也是中國石油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關于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要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要求的具體實踐。
深秋的北京寒意漸濃,而地處波斯灣沿岸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此時依舊暖意融融。剛剛結束的阿布扎比國際石油展(ADIPEC)吸引了超過50家國際或國家石油公司、2000余家企業參加。中國石油作為本屆展會的合作伙伴參展,生動展示了公司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高質量國際合作的成果,在國際舞臺上展示了中國石油的風采。
從我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至今近9年的時空坐標里,油氣合作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先行產業。中國石油作為最早走向國際市場、中國跨國公司“100大”榜首的石油央企,大力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油氣能源方面的合作,努力構建互利互惠的能源合作利益共同體,以實際行動與全球合作伙伴書寫油氣合作故事的新篇章。

54affce788a7f4462a7c7777e027d03592af1a0fbddcf5a1130b85c8e263a622中國石油俄羅斯亞馬爾LNG項目。
目前,中國石油在全球35個國家運營著94個油氣投資項目。公司充分發揮綜合一體化優勢,與資源國攜手拓寬油氣合作領域,與國際石油公司合作應對能源行業重大變革,與國際組織和國內外金融機構探索產融合作新模式,有力推動了“一帶一路”沿線大通道、大市場和大產業建設。
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帶一路”合作的重點領域,中國石油通過開展油氣投資合作,在伊拉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土庫曼斯坦等沿線國家建成投產了一批重大油氣基礎設施項目,并通過實施中哈、中亞、中俄和中緬等跨國油氣通道互聯互通工程,帶動了當地油氣資源開發和輸出,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中標巴西布茲奧斯油田和阿拉姆勘探項目,阿布扎比陸上和海上等項目順利交割,巴西里貝拉項目成功提油,完成俄羅斯北極LNG2項目股權收購……近年來,中國石油與“一帶一路”沿線?20?多個國家成功簽署一批重要協議,重大油氣合作不斷取得新突破,為穩定全球油氣市場作出了重要貢獻。
“朋友圈”不斷擴大,合作共贏的機會更多。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境外油氣投資項目中,多數境外油氣投資項目為與第三方合作項目,合作區域遍及五大油氣合作區。中國石油通過與道達爾、BP、殼牌、埃克森美孚、ENI等國際大石油公司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持續開展第三方市場務實合作,成為各領域國際合作的重要參與者。
在肆虐的新冠病毒面前,中國石油與合作伙伴同樣攜手并肩。中國出現疫情時,哈薩克斯坦能礦部、厄瓜多爾石油部、巴西國家石油公司等多國政府及合作伙伴向中國石油致電來函,對中國和中國石油采取的抗“疫”行動及捐助表示贊賞和感謝。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總部大樓兩次以亮燈形式,表達對中國的溫暖情誼與堅定支持。在尼日爾、貝寧、哈薩克斯坦……中國石油人向項目所在地的社區和村落居民分發防疫物資時,盡管是在疫情陰霾下,但由于愛心不斷傳遞,仍有笑臉回應:共克時艱,共謀發展。
11月19日,中國石油厄瓜多爾安第斯項目聯合當地石油部、衛生部等官方機構,在位于油田14區塊的圣羅莎千禧學校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送醫下鄉”活動。36個社區的600多名居民來到現場,參加了醫療咨詢和疫苗接種,48個困難家庭收到了急需的輪椅、拐杖、醫用床墊等醫療器械和物資,活動受到油田社區居民的廣泛歡迎。
在開放合作的進程中,中國石油所到之處,都積極與資源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將業務發展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支持屬地企業發展,創造社會價值。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中國石油通過上繳稅費,開展公益事業,援建醫院、學校、醫療診所等民生設施,注重綠色可持續發展,使直接受益人口達數百萬,成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典范。

11月11日,中國石油向南蘇丹政府捐贈抗洪物資儀式在南蘇丹首都朱巴舉行。
通過發揮特色技術和管理優勢,中國石油積極參與當地石油工業建設,為資源國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成為當地政府信任的合作伙伴。
在尼日爾,僅僅3年的時間,中國石油投資的阿加德姆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還在撒哈拉沙漠腹地建成年產百萬噸原油生產基地、數百公里的輸油管線和一座現代化煉油廠。尼日爾由石油進口國搖身變為出口國,圓了其能源自給自足的夢想。
中國石油回應乍得政府和人民需要,投資建設上下游一體化項目,首先建設百萬噸煉廠,以便盡快滿足當地成品油供應。在過去幾十年,這是其他國際公司沒有做到的事,但中國石油做到了。因為,中國石油相信“合作就要滿足當地需要,合作必須堅持互利共贏”。
在合作中,中國石油將綠色發展基因植入油氣生產建設的每一個環節,走出了一條保護當地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綠色GDP”發展之路。
在哈薩克斯坦,奇姆肯特煉廠600萬噸/年現代化改造工程于2018年9月28日正式投運,大幅提高了煉廠高品質成品油、信息化、自動化程度,并有效推動了清潔能源在哈薩克斯坦的應用,為改善哈國生態環境、保障成品油供應、創造就業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哈前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親臨視察并作出高度評價;2008年以來,阿克糾賓等公司連續獲得“哈國企業最佳社會貢獻總統獎”;2009年PK公司與中哈天然氣管道項目分別獲得哈國環保金獎——“金普羅米修斯獎”。
在土庫曼斯坦,阿姆河天然氣公司投資359萬美元建設的“米干村水廠”,是中國石油在中亞地區最大的單項民生公益項目,一次性解決了邊遠地區5000多名居民的飲水困難問題。
在印度尼西亞,佳步和突班兩個區塊榮獲印尼國家環境與林業部頒發的2017年綠色環保等級證書,是中國石油進入印尼15年來首次獲得該證書。
在俄羅斯,亞馬爾LNG項目為保護極地生態環境,針對污水、廢氣及固體廢物等設計了專門的處理設備系統;2013年以來已累計完成761公頃土地的恢復工作,恢復后達到農業用地水平。
2020年年底,中國石油中緬油氣管道馬德島原油首站新建的“中國書架”圖書室正式投用。圖書室共有緬、英、中文圖書約1200本,同時配有可供32人同時閱讀的閱覽設施。“書架”自建成以來就受到緬甸員工的普遍歡迎,已成為當地員工閑暇時間了解中國文化、中國知識的重要渠道。
“走出去”更要“走進去”。在國際化經營中,中國石油注重將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中國石油文化與資源國文化和合作伙伴企業文化相結合,進一步豐富完善了海外“愛國奉獻、溫暖關愛、互利共贏、和諧融合、人本安全”的企業文化,同時通過跨文化融合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國際石油合作持續健康發展,深化了與當地人民的傳統友誼。
10月11日,由中國石油哈薩克斯坦PK項目贊助的哈薩克斯坦第十一屆比比古麗·圖里肯諾娃國際聲樂比賽在努爾蘇丹成功舉辦。年近92歲的比比古麗·圖里肯諾娃在接受采訪時表示:“PK公司是我們的長期合作伙伴,十幾年來,是他們的幫助使國際聲樂比賽的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有吸引力,我們非常感謝PK公司,他就像我們的家人。”
始終通過多種途徑搭建跨文化融合平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2020年1月20日,中油國際公司創新工作方法,首次舉辦主題為“MY?GOAL,OUR?FUTURE”的大型文藝匯演,來自9個國家的90余名外籍員工和100余名中國員工相聚北京參加演出,為中外員工呈現了一臺民心相通、合作共贏的文化盛宴,成為促進企業跨文化融合交流的一次有益探索。許多外籍員工表示,通過這次活動更加了解了中國石油,感受到中國的飛速發展,愿意繼續為公司發展貢獻力量。
在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中國石油積極在資源國推進人員本土化進程,不斷加大對資源國政府官員、國家石油公司人員、當地雇員等的培訓和使用力度。各海外項目公司結合各自實際部署本地化工作,推動本地化進程。
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尼日爾項目二期一體化項目,中國石油在采購、運輸、地面工程建設等各個環節都明確了本地化的要求。近年來,中國石油駐尼企業先后選派尼方員工和石油部官員近200人赴中國及其他國家進行專業學習,為尼日爾培養了一大批石油技術和管理人才。
哈薩克斯坦阿克糾賓項目自1999年以來,累計選派600余名管理骨干到中國石油大學等地培訓學習,組織上千人次優秀專業技術人員到新疆油田、大港油田參觀,學習中國先進的油田管理模式,了解中國改革發展情況和中國石油工業的發展現狀,培養他們對中國的情感。回到工作崗位后,這些員工成了很好的宣傳員,增強了哈方員工對中方管理思路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促進中哈員工的文化融合。
數據顯示,1997年以來,中國石油支出培訓費超過?1億美元,累計就地和來華培訓資源國各類人員超過10萬人次,其中80%進入了當地合作項目。目前,中國石油海外投資業務員工當地化比例超過92%,本土員工已經成為資源國石油工業發展的堅實力量。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作為“一帶一路”油氣合作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者和主力軍,中國石油將繼續堅持互利共贏、合作發展的國際合作理念,按照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的要求,堅定不移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西非公司乍得上游項目外籍員工在中油國際文藝匯演上表演非洲舞蹈《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