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靖園

經典長存??對于很多觀眾來說,《魯豫有約一日行》已經是一種細水長流的陪伴。
“看到奧運冠軍們的每一天都那么充實、努力,我非常感慨,我也想努力過好每一天,為自己的理想奮斗。”來自上海的90后網友宋倩倩表示道。這個冬天,在微博《魯豫有約一日行》的話題里,有許多像宋倩倩一樣的年輕網友都紛紛留言表示,自己從這個節目中獲得了很多正能量,并表示熒屏中的嘉賓們是他們學習的榜樣。
看到觀眾們能有所收獲,《魯豫有約一日行》的制片人許小滸深感欣慰?!芭κ怯袃r值的?!痹S小滸說道。她所指的不僅是“嘉賓們”身上所體現出的榜樣價值,還有《魯豫有約一日行》節目組多年來的付出與堅持。
今年,《魯豫有約一日行》已經成功走到了第九季,節目延續了此前“紀實真人秀+互動訪談”的組合創新手法,魯豫依舊秉承著她一貫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走進嘉賓的生活,激發他們的表達,多維度挖掘和展現受訪嘉賓的多面人生。
同時,節目在制作品質上進一步突破升級,圍繞東南衛視“家國情懷、人間煙火、青春表達”的頻道定位,在嘉賓選擇、表達方式等方面展現出更豐富的視野和更全面的視角。魯豫與嘉賓一同探訪“90?后”“00?后”優秀個人或團體,以及備受年輕人熱議與喜愛的新生活方式,發現年輕人的正能量,用青春注解家國情懷。
其實,作為一檔老牌訪談節目,為了契合觀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節目曾經歷過幾次升級轉型,挖掘在信息碎片化時代依舊受到觀眾喜愛和追捧的精神和內容,找到與時代共振的新通道。
2002年,《魯豫有約》節目采取了主持人嘉賓一對一的訪談模式,在舒適緩和的節奏中回憶歷史人物和熱點事件,一開播就受到了很大的關注。作為經典訪談節目之一,節目曾被很多傳媒類教材寫入了中國電視史。
到了2016年,各類型真人秀節目不斷豐富,觀眾對傳統的訪談節目日漸審美疲勞。在與東南衛視合作后,欄目組將紀實創作與深度訪談融合,讓主持人魯豫走進嘉賓的日常生活,用真實情境呈現人物的真實生活與真實情感,展現不平常人的平常面,也就是后來的東南衛視《魯豫有約一日行》。
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副主任王麗明表示:“《魯豫有約一日行》作為一檔深度人物訪談節目,堅持有價值的觀點輸出。東南衛視也始終秉承著‘家國情懷、人間煙火、青春表達’的定位,兩個品牌的訴求可以說是完全契合。”
行至今日,《魯豫有約一日行》已經采訪了各行業領軍人物萬余名,以充滿溫度和力量的目光與聲音,成為這個時代最耀眼的記錄者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節目不僅展現了受訪嘉賓的高光時刻,也去掉了所有所謂公眾人物身上的裝飾,讓嘉賓回歸普通人的家庭生活,讓觀眾能夠看到嘉賓們“接地氣”的一面。
節目組走進“冰上蝴蝶”陳露的家中,聽她分享自己的幸福生活。她坦言迄今為止人生中最大的成就,“不僅是職業生涯中所獲得的獎項,而且兩個懂事聽話的孩子也是我最大的財富”。乒乓球大滿貫得主王楠也攜全家集體亮相,上演了一場乒乓球親子熱身賽,其樂融融的樣子,讓觀眾看到了她退去奧運冠軍的光環后,第二場豐富多彩的人生。
而正是得益于這種貼近“人間煙火”的表達,節目也總能在采訪中收獲許多“意外”的內容。奧運冠軍吳靜鈺在魯豫面前敞開了心扉,坦言奧運摘金后撲面而來的榮譽與嘉獎,讓毫無準備的她短暫地失去了方向;出道二十載的謝霆鋒正視了自己的內心,直言曾與父親不和并在節目中發出了對父親的真情告白。
《魯豫有約一日行》找到了與普通觀眾在生活上、心理上和人生閱歷上的契合點,并將話題觸角伸進普通人生活的不同側面,讓觀眾不僅能夠看到嘉賓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還能從嘉賓的平凡日常中體悟人生百態的啟示,從中找到情感上的共鳴。
從研究采訪對象、與嘉賓團隊碰檔期、雙方共同商定拍攝計劃,到節目組拍攝前的各種準備工作,以及之后的剪輯成片。每一位采訪對象,“基本都是幾個月時間,沒有低于一個月的”。
尤其是在正式采訪和拍攝之前,整個團隊要做大量的“功課”,而這也是直接決定了最終節目好看與否的關鍵,許小滸將其概括為“笨功夫”?!岸嗨鸭?,勤思考,團隊成員之間不斷地去碰新鮮的想法,最終把我們好奇的、存疑的,甚至是猜想的,通過正式的采訪過程,去證實或證偽?!?/p>
許小滸印象最深的是謝霆鋒這一期節目。因為在與經紀人霍汶希女士溝通嘉賓日程后,節目組將采訪時間定在了兩天后,這就意味著要在一天時間內做好以前20天完成的“功課”。“當時團隊也好、魯豫也好,幾組人同時準備起來,全身心地投入進來‘做功課’,這才讓大家最終看到了這期節目。”許小滸說道。
為什么在傳統訪談類節目日漸式微的當下,《魯豫有約一日行》歷經九季的迭代,卻依然能收獲大眾的關注?這是許小滸經常被問到的問題。
“真實?!彼龜蒯斀罔F地說,“盡可能趨近真實,應該是所有媒體人的追求,全媒體時代信息冗雜,越發凸顯真實的可貴。《魯豫有約一日行》將‘真實就是生命’的創作理念執行到魯豫的每一次出行訪談中,用‘笨方法’去吃透人物,約嘉賓,錄節目?!?/p>
尋找最大公約數
《魯豫有約一日行》第九季的主題詞來自陳魯豫的新書《還是要相信》:“在自己和世界的分寸感之間,尋找最大公約數,是我們既保持體面、尊嚴,又能維系人情的唯一方法?!蹦敲慈绾蝸砝斫狻白畲蠊s數”的意義?節目主創們從平臺、節目、觀眾三個方面為我們解讀了它的內涵。
平臺賦能、合作共贏是《魯豫有約一日行》第九季成功的關鍵。作為一個有文化功底的、有創新能力的平臺,東南衛視秉承主流媒體的責任感,立足集家國情懷、人間煙火、青春表達于一體的定位,堅持做有價值的傳播;而第九季節目將繼續貫徹平臺精神,立體真實地聆聽嘉賓的成長故事,傳遞出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對于新一季的《魯豫有約一日行》,許小滸評價:“我們和東南衛視都在尋求改變和突破,想保持健康的發展和不斷迭代?!?/p>
而復盤這一季內容,節目在嘉賓的選擇上不唯流量論,而是緊跟時代的步伐,為觀眾呈現了豐富多元的嘉賓陣容。今年是奧運大年,節目適時地邀約到了諶利軍、呂小軍、陳露等體壇名將展現“中國力量”;走進了王楠、吳靜鈺等退役運動員的家庭,讓觀眾看到了沒有掌聲與鮮花后多彩的新生活;也從前央視主播徐俐當下的鮮活日常切入,讓節目與社會、時代共振。
在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衛視中心副主任王麗明看來,“節目中的嘉賓代表了時代浪潮,給觀眾一種在與時代進行對話的感覺。并且,嘉賓的選擇不是臉譜式、標簽式的,更能夠體現同一個群體的個性化、多樣性和包容度”。
這些來自不同領域、跨越不同年齡層的嘉賓,為節目帶來了更開闊、更豐富的視野,同時也吸引了不同年齡層觀眾的關注。節目播出后,如陳露最后一場比賽要用中國音樂、吳靜鈺說奧運失利后被網友感動等內容,在社交網絡平臺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和討論,影響力可見一斑。
并且,不同于此前網友更熱衷于討論明星的隱秘,從節目內延伸至社交平臺的正向討論,也同步帶領觀眾進行思考、探討,從而達到價值引導的目的。如在東京奧運會上,吳靜鈺在女子跆拳道49公斤級復活賽不敵塞爾維亞選手博達諾維奇,錯失爭奪銅牌的機會,職業生涯謝幕戰無緣領獎臺。節目中,她坦言自己在失利后已經做好了挨罵的準備,但她翻看網友的留言后,幾千條安慰的話語讓她備受感動。
“現在,我和我80歲的奶奶一起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最新一期的《魯豫有約一日行》,甚至,我們已經開始期待明年新一季度的節目。”90后的上海姑娘宋倩倩說道。這一季度的節目,已經給她帶來深刻影響:“我每一天都會勉勵自己,沒有人的收獲是不需要付出的,而這些付出,與每一日都息息相關。看了《一日行》節目后,我也格外珍惜自己每一天的‘一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