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時代使閱讀的廣度增加,然而深度學習缺失卻是目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面臨碎片化、表層化和標簽化等問題,這與“兩性一度”金課標準嚴重不符。本文從最優體驗視域下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出發,結合近年來興起的心流心理學和深度學習研究領域的成果,分析深層次閱讀教學的教學設計和實踐?;谧顑烍w驗的大學英語閱讀深度學習可以有效促進大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并使大學生獲得語言、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綜合發展,為我國大學英語有效閱讀課堂教學改革提供資料和參考。
【關鍵詞】最優體驗;大學英語閱讀;深度學習
【作者簡介】尚文嵐(1976-),女,漢族,河南輝縣人,黃河交通學院基礎教學部,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外語教學、外語文學。
【基金項目】河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一般課題“最優體驗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英語閱讀深度學習的有效性研究”(項目編號:2021YB0453)。
引言
2018年12月,我國明確提出“兩性一度”金課標準,即高階性、創新性、挑戰度。《大學英語教學指南(2020版)》制定了三個級別的大學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在目前的信息化時代,隨著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的推廣,大學英語閱讀的廣度增加了,然而閱讀碎片化、思維表層化,閱讀缺乏深度;教改理念推行時,個別教學行為出現功利導向,使閱讀走向標簽化的誤區,只注重對閱讀結果的概括,而忽視了閱讀體驗的過程,大學英語閱讀深度學習嚴重欠缺。大學英語閱讀課的主要教學方法仍然是單向翻譯文本,給學生自主和思維的空間也較為有限,學生對閱讀課缺乏興趣。閱讀課學生不能進行深度學習,學習效果不理想。最優體驗模式下的閱讀教學可以助力于深層次解讀文本閱讀教學,使大學生獲得語言、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綜合發展,提升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一、最優體驗理論的重要概念
1. 最優體驗。美國學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1990年出版了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提出最優體驗的概念。2000年,米哈里與塞利格曼共創積極心理學,最優體驗是積極心理學的重要概念之一。最優體驗是內在動機的最佳形式,人完全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處于一種強大的吸引、投入和熟練的狀態中。要想達到最優體驗狀態,必須在任務的挑戰性和操作者的技術能力中建立起平衡。美國學者L ·迪·芬克在其教育專著《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歷》中指出:“最優”概念與設計合理的學習經歷有密切關系,無論這種學習經歷是自發的還是教師引導的。對大學英語閱讀課的實際調研中發現:不喜歡教師逐句翻譯課文滿堂灌的學生占絕大多數,大學生更喜歡深入思考文章內容以獲得人生啟迪。
2.精神熵、控制意識、專注力。精神熵(psychic entropy)是內心混亂、沒有節制、缺乏訓練的狀態。長期處于精神熵狀態不能集中注意力實現學習目標?;ヂ摼W+時代,信息巨大、更新速度快,豐富了大學英語閱讀內容,但是數字閱讀始終是跳躍式、瀏覽式、淺嘗輒止的閱讀,不符合大學英語教學循序漸進培養閱讀能力的宗旨。事實上,通過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的數字閱讀信息繁雜,注意力難以聚焦,閱讀碎片化,思維變得表層化,造成更大的精神熵。這種形勢下,學習者需要提高控制意識,學會控制精神能量,集中注意力從龐大的資訊中挑出相關的資訊,降低精神熵,進行有意義有挑戰地沉浸式深度學習。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于當前的閱讀任務上,完全投入進行深度學習,心理能量聚焦于閱讀任務,最終達到最優體驗狀態,即不需要學習者特意去控制學習過程,但一切卻在控制之中的心理狀態。
3.人際之樂與學習互動。人生而合群,向往人際之樂。通過與他人互動,獲得的資訊更詳盡,自我認知疆域擴張,進而促使自我成長。達到和諧的人際關系也可以有效改善情緒,支持性的師生、生生關系可以減輕學習壓力,憑借合作學習集中優勢資源,共同解決閱讀障礙、分享閱讀心得。關注學生情緒,真正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愿意和學習者進行互動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可以克服交流語境缺失以及情感上的畏難情緒,克服閱讀障礙和思維局限,實現互動優化、有效互補。
4. 明確目標、及時回饋、有適度挑戰性與主動學習。米哈里認為目標明確,能得到及時回饋,可促使完全的投入。確立合理的閱讀目標,進行有效的反饋,讓學生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表現。當挑戰與技巧運用層次都高時,學習者會覺得振作、精神更集中,他們往往更有創造力、更滿足。奮斗達到目標的學習者,成功的樂趣更大。金課標準規定課程要有“挑戰度”,即課程有一定難度,這對老師課前備課和學生課下自主學習都有較高要求。最優體驗是奮斗、迎接挑戰、堅持,是整合后的巔峰體驗,反映在閱讀學習上,就是不斷體驗挑戰性閱讀任務,并進行學習反思的主動學習。
5. 追尋生命的意義與有意義的閱讀。閱讀是最常見的最佳體驗活動,不僅關涉文字和語法元素,更是讀者和作者在感情、歷史、文化方面的交流。創造有意義的英語閱讀深度學習經歷,把自己的行動整合成最佳體驗??隙ㄈ松幸饬x的人會確立有挑戰性的目標;有意義的文本具有感染力,能讓學生在深度閱讀中體驗快樂、悲傷等情感,進而推動認知內驅力,進而提高大學英語閱讀學習效果。
二、基于最優體驗的大學英語閱讀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指在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全身心投入,獲得健康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最優體驗可以促使大學英語閱讀深度學習,主要體現在語言知識學習、閱讀內容、閱讀分析、閱讀評價這四個方面。
1. 閱讀中的語言知識學習。閱讀雖然是靜態的活動,但已經在全世界得到公認是能帶來樂趣的行為。語言知識學習是基礎學習,教師需要關注學生情緒,進行有效互動,集中學生注意力,降低學生精神熵,使學生了解文字規則。教師逐步增加用英語和學生互動的機會,加強語言知識和技能的訓練,培養外語思維以及外語交際能力。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和互動,可以影響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動機,使學生發揮積極情感能量聚焦閱讀目標。閱讀課后,挑選學生感興趣且具有挑戰性的段落讓學生積極記憶鞏固。
2.閱讀內容。閱讀內容應有意義、具有人文性,課程思政是人文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外語教育工具性能力要通過人文性教育來達成,比如,大學英語教師對大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關注可嵌入到文化上。簡單的英語句型操練枯燥無趣,會使課堂單調不具有吸引力,而人文性的東西往往自帶光環,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各種情感,同時還能讓學生樂在其中。比如,學生如果閱讀的是 Edgar Snow的《西行漫記》,就會體驗到中國紅軍長征的偉大。
閱讀內容應有挑戰性。閱讀的樂趣與所讀文章在內容、語言方面蘊涵的挑戰息息相關。當選擇具有挑戰性的閱讀材料時,克服挑戰會使外語學習者語言能力和技巧提升,把適度的閱讀困難轉變為有樂趣的挑戰能力,塑造有獨特閱讀體驗的自我,從而完全投入,享受閱讀樂趣,把挑戰都視同磨煉新技巧的機會。
閱讀課深度學習是一系列有意義且有挑戰性閱讀相互銜接的活動,培養定期深度閱讀習慣是很有必要的。為解決閱讀淺表化的問題,教師可采用支架式教學,通過搭建閱讀支架,使學生拾級而上提高閱讀水平。
3.閱讀分析。從大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閱讀文本分析促進學生把握英語語言形式、規則,培養學生客觀分析的能力,發展學生基礎性思維能力。以閱讀文本為基礎理解、分析閱讀內容,對閱讀文本信息進行篩選、提煉以及整合,探尋表面上散漫的閱讀材料如何聚焦于主題,培養學生解決有一定難度閱讀問題的綜合能力,可以采取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共同完成閱讀理解或文本分析任務。課堂設計時創建競爭性活動,比如;通過同伴互助或者小組競賽性活動,使學習者與閱讀內容產生共情,理解背景、預測情節變化,體驗作者風格。
4.閱讀評價。大學英語閱讀課是一個具有人文性的基礎課程,學習者對于閱讀文本應有整體的觀照,閱讀評價可以培養學生的整體閱讀能力和思辨能力。給學生布置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比如批判性地思考一個問題,可以鍛煉學生思辨能力。事實和邏輯是閱讀評價的核心,有理有據進行有效論證,著眼于閱讀文本思想建構、文化理解以及審美判斷,重在提高評價和鑒賞等發展性思維能力。
結語
最優體驗促進大學生英語閱讀課深層學習,并且能夠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學英語閱讀深度學習需要確立一個適度挑戰的閱讀目標,關注學生情緒,降低精神熵,重視師生交流,開展同伴互助、小組活動。課程內容體現時代意義、具有思政人文性,且具有一定難度,通過閱讀分析和閱讀評價提升大學英語閱讀綜合能力,使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具有高階性、創新性,以及挑戰度。
參考文獻:
[1]David Nunan.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設置——第二語言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
[2]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M].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7.
[3]徐浩.外語教師教育重點問題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
[4]L·迪·芬克.創造有意義的學習經歷[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5]王鎮平,金利民.英語知識課程教學與思辨能力培養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6]朱正才,曹藝,張利東.大學校本英語水平考試中的幾個核心語言能力構念[J].外語教學理論和實踐,2021(1):54-60.
[7]任慶梅.大學生英語課堂學習投入多維評價體系的理論框架[J].外語界,2021(2):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