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文章提出了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以真正突顯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基于此,文章首先簡述了“先學后教”的內涵,并結合實際案例探究了“先學后教”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以期望在有效策略的指導下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并為學生日后更高層次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英語;“先學后教”;教學研究
【作者簡介】鄒永秀,福建省三明市建寧一中。
“先學后教”是一種以學定教的教學模式,它可以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利用先學后教模式開展英語寫作教學,并非教師單純地向學生傳授寫作知識,而是根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內容,逐步引導,在此過程中通過教師的輔導,讓英語寫作教學更具針對性,進而取得不錯的教學成果。文章立足高中英語,從“先學后教”視角出發,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闡述。
一、“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內涵
1. 以學為本。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是一切教學活動開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在英語寫作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留出自由探索的空間,而教師則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只有讓學生自主進入到知識探索中來,才能發散學生思維,才能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比如在教學“Travelling around”這本節內容的時候,首先要求學生自主閱讀文章,了解文章結構、語言表達、自主劃出重難點。在教學課堂中,學生基于自己的薄弱點一直保持積極的狀態,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自己學習中的不足,并通過深入學習形成自己的知識見解,然后再將其應用于自己的作文中,可以為文章增添亮麗的色彩。只有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知識才會深刻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
2. 以學定教。在英語寫作課堂中,教師起著引導作用,學生經歷自主學習可以明確知識難點、重點,并在教師的幫助下解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并非將學生疑難點直接告訴他們,因為這樣學生在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依然無從下手,進而會加劇學生的學習負擔。例如針對學生寫作中思維發散力不夠的問題,教師可以設置相應的話題,通過頭腦風暴的模式,讓學生自由表述、列舉觀點、小組討論如何組織結構等來發散學生的思維,然后鼓舞學生根據列出的知識點編寫寫作提綱、打草稿,最終成文。
二、高中英語寫作“先學后教”的教學探究
寫作是高中英語的重要板塊,在英語教學中有著極高的地位。但文章通過調查研究顯示:因模式單一、忽視學生主體地位,寫作教學效果一直止步不前。文章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指導下,通過對英語寫作教學案例的反思提出了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期望將“先學后教”教學模式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文章以人教版高中英語“Teenage life”為例進行深入的闡述:
1. 編制導學案。導學案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包含寫作目標、預習學案、探究學案和訓練學案。
(1)寫作目標。
教師:We have learned the common troubles of young students in study and life, some are from the new environment, some are from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ne way or another,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must be found. The students in Class three, Grade One, want to know how to deal with problems. They are taking a test on the best way to deal with problems and then get the best answer.
教師:I also have some other different situations, can you tell me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How to integrate into the new environment faster?
What should you do in the face of problems in your study.
How to get along with people?
(2)預習案。預習案以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原則,設計符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并自主構建寫作框架,為成文做好準備。預習案包含詞匯、觀點、文章結構等。在預習案中,要為學生規定出構文的時間,使其按照要求完成預習案。
(3)探究案。文章的探究內容即結合導學案中的論述、設置的問題,擬定題目,然后將觀點列出來。
(4)訓練案。本節內容的訓練案從兩大方面展開:首先要閱讀文章,其次要找出文中的關鍵詞匯;最后在提煉出自己的觀點。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練習為學生構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以導學案為依托開展寫作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讓學生進入到導學案構建的寫作氛圍中來。在導學案的設計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本單元話題內容是青少年學生常見的問題,令人驚喜的是,在課堂教學中連日常內向的學生都紛紛舉手回答:“I don't know how to get along with my new classmates”“I want to back down when things go wrong”。
通過導學案的引導,通過輕松寫作課堂的構建,以書本知識為基礎,圍繞寫作主題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可以發散學生思維,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為高質量寫作打下基礎。
2. 構建情境,激發學生的合作探究。在“先學后教”教學模式指導下的英語寫作課堂中,教師要針對不同模塊靈活設置,為學生提供合作的平臺與機會,以喚醒學生的合作意識。本節的第二個內容是青少年基于自己生活或學習或與人交往中的困難寫一封信,以學會向他人提出建議。基于此,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劃分為8個小組,每個小組4-6人,做好分工。每個學生結合自己情況寫上3-4個成長中的煩惱,然后教給組長,組長組織大家共同討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問答或討論等任何一種形式,這樣不僅可以突顯學生的獨特視角,還能將學生的個性充分展示出來,最為重要的是還能實現學生勞動成果的彼此共享,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成就感。
在學生討論環節,從詞到句,從想法到觀點,從零散到系統,都可以由淺入深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進而建立完整的素材體系。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教師采取提問的方式對學生開展指導,引導學生從關注文章內容到關注文本結構,并在作文框架的輔助下,了解整個寫作流程。學生只要在準備階段梳理好素材、明確觀點,就可以很快地完成初稿。文章指出,在初稿階段,教師只要看學生寫作思路是否流程即可,無需苛責語法知識。
在學生完成初稿之后,進入到小組互評階段。利用多媒體顯示寫作評價表。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如何修改,并以畫圈的方式指出錯誤附觀點,引導學生從如下方面查錯修改:文章主旨是否契合主題,要點是否全面,條理是否清晰,格式是否正確,主謂和人稱、時代與語態等是否存在錯誤,單詞拼寫、標點符號應用是否有誤。學生根據教師所列出的點評內容,完成小組文章的修改。在這一過程中,大家取長補短,可以達到激勵的作用。
針對組員建議進行第二次的修改,這一環節以糾正語法、單詞拼寫、詞性等細節錯誤為目標。教師還可以整合學生初稿中的錯誤,并以多媒體展現出來。在學生二次修改的過程中還會產生新的靈感,這比教師直接講效果好很多。
3. 突破文本框架,拓寬學生的語言生成空間。利用“先學后教”開展英語寫作教學,要求教師從教“教材”向著創造性使用“教材”的方向發展。因此教師在設計英語課堂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整合英語課程資源,并大膽突破傳統框架的束縛,拓寬學生的語言生成空間。
在一次教研活動中,某位教師的教學過程如下:I have students writing works, everyone carefully observe, see which article is good, and hit their own scores.在完成這一環節后,可能很多教師認為結束了,而該教師則讓學生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對寫作要求的把握評判哪篇作文能得到高分,通過這一方式,學生在日后寫作中也會注重細節,這將會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并非短期之事,而是有賴于教師的指導和學生日常的積累。采取“先學后教”的模式開展教學,順應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有著充足的自我探究空間,可以自己安排、自己把握,產生問題之后可以自主尋找答案,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要做好對學生的引導即可,這樣才能讓學生體驗到寫作的樂趣,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更好地應對未來社會。
參考文獻:
[1]翁天彪.高中英語“先學后教”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雙語學習,2018(6):20-21.
[2]左華.新課標下高中英語寫作教與學的有效性探究[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15):68-69.
[3]張華.探討新課標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3):29.
[4]周峰.高中英語寫作教學課堂有效性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2017(46):111.
[5]羅東.新課程標準下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有效性途徑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8):13.
[6]強科燕.新課標下高中英語寫作教與學的有效性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7):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