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旭珍
(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山西 晉中)
妊娠期是多數女性都會經歷的一個重要生理時期,從末次月經算起,大約280d 左右的時間[1]。整個妊娠期又可具體劃分為早期、中期和晚期,本研究選擇的目標均為妊娠晚期的孕婦。女性在此期間各類生命系統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助產士[2]是受過專業知識教育和技能訓練的護士,能夠獨立地進行接生,有相應的護理能力,并能夠較好地對產婦進行生產過程指導及處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突發情況。助產士在孕婦的孕期檢查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包括對孕婦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告知其產檢的具體時間及怎樣對自身進行護理以保證胎兒健康等。此外,在孕婦分娩后,將嬰兒護理及保健知識和技能教授給產婦,并密切觀察產婦產后情況,看有無產后出血和交叉感染[3]等情況發生。給予孕婦恰當的護理能夠使不良妊娠結局大大減少,本文中,對本院2018 年2 月1 日至2019年2 月1 日就診的孕婦展開研究,探討有效的護理措施。
選擇在本院就診的孕婦142 例,時間為2018年2月1日至2019年2月1日,以隨機方式對孕婦進行分組,分成各包含71 例的觀察組、對照組。對照組年 齡22-32 歲,平均(27.43±1.05)歲;分娩時孕周38-41 周,平均(39.61±0.27)周。觀察組年齡20-31歲,平均(25.69±1.32)歲;分娩時孕周37-41 周,平均(39.75±0.46)周。將上述資料進行比較,結果為P>0.05,兩組間數據無統計學差異,研究可行。
兩組孕婦均實施常規的產前檢查,對照組檢查過程中實施常規的產科門診護理,告知孕婦注意營養和心理狀態的調整。
觀察組實施助產士門診護理模式,定期對孕婦進行門診咨詢宣講,具體內容如下:(1)將妊娠期間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向孕婦及其家屬說明,糾正其不正確的認知;就自然分娩和剖宮產兩種生產方式的利弊向孕婦及其家屬進行講解,提高其認識,并能正確進行分娩方式的選擇。(2)結合孕婦實際情況對其進行飲食和運動方面的指導,告知其規范、合理飲食的重要性,鼓勵其適當運動以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自然分娩。
對兩組分娩方式、妊娠結局[4-6]、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分析,滿意度的評估采用問卷形式,問卷各項評分為100分,分數的高低和滿意程度呈正比。
統計分析軟件:SPSS 20.0,研究所得包括計量和計數資料兩種,前者表示方法為均數±標準差,行t 檢驗,后者表示方法為%,用χ2檢驗,將P<0.05 作為數據有統計學差異的標準。
在自然分娩率上,觀察組相比于對照組顯著較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不良妊娠結局上,觀察組出現了巨大兒和宮內窘迫患兒,但只有4 例,相比于對照組顯著較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總體評分達到了(92.26±3.02)分,而對照組為(81.11±7.01)分,觀察組更具優勢,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及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的情況下,醫療護理服務也面臨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孕婦是一類比較特殊的人群,應該受到更加人性化的對待,護士在整個孕期都應為其提供人性化的服務,助產士門診在孕婦完成妊娠、分娩和產后恢復等一系列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7,8]。從本次研究的結果中可以看出,對孕婦進行助產士門診護理干預能夠使孕婦的不良妊娠結局大大減少;且加強對產婦產前的知識宣教,能夠提高其認識,并做好思想上的準備,身心更加放松,促進分娩更加順利地進行,使產婦承受的痛苦大大減輕[9]。
助產士門診模式具有一定的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具有豐富的門診內容;(2)具有多種多樣的交流形式,重點信息容易掌握和記憶;(3)具有較長的時間跨度,為期2 個月的產前門診時間并不能滿足產婦的要求。在產檢的過程中有的產婦認為門診的介入時間較短,應該適當地進行延長,盡量將孕早期、中期、晚期都包含進去,以對產婦及新生兒進行有效的檢查,保證他們的健康。助產士門診提供的咨詢與服務拉近了與孕婦的關系[10]。同時也使得孕產婦的保健意識得到有效提升。在孕婦妊娠的36 周時助產士可以與孕婦及家屬探討分娩計劃,且采取的是一對一的方式,讓孕婦及家屬都對分娩有個充分的認識,并講解分娩鎮痛的技巧。根據孕婦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分娩計劃[11,12]。
本研究中觀察組中的孕婦采取的是助產士門診護理模式,與未實施此種護理模式的對照組比較,有更高的自然分娩率,且大大減少了不良妊娠結局,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滿意度更高,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結果充分證實了助產士門診護理干預有效改善了孕婦妊娠結局,顯著提高了自然分娩率,贏得了孕婦及家屬的滿意[13]。
綜上,助產士門診護理有利于促進自然分娩率的提高,并有效改善妊娠結局,孕產婦對此種護理干預模式更為滿意[14,15]。